学术投稿

针刺和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秦福兰;贾杰;郭学军

关键词: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针灸疗法, 运动疗法
摘要:目的:在合理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方法对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等项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A)、运动疗法组(B)、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C)、和单纯进行合理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D).历时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B、C 3组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而C组又明显低于A、B两组(P<0.05,P<0.01),各组血脂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针刺加上适当的运动能明显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素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显示治疗上的协同作用,及单纯药物和饮食疗法的不能替代性.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担截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担截法治疗中风132例,并与传统取穴风池、肩髃、曲池等44例作对照研究.两组均经20天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结果:担截法与传统取穴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担截法与传统取穴治疗中风疗效相同.

    作者:曹岱;赵辉;蒋中越;景治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灸防治肝癌概况

    概述近20年来采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及穴位敷贴对肝癌、肝癌疼痛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现状,并结合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作一评述和探讨,旨在为针灸防治肝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运宽;刁灿阳;胡幼平;金荣疆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求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成针刺麻醉组(针麻组)和药物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针麻组的Ⅰ级率为36.67%,Ⅱ级率63.33%;对照组的工级率33.33%,Ⅱ级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O.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麻达到了药麻的临床效果,表明了针麻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及优越性.

    作者:张道武;梁晓菲;吴红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头皮针为主治疗美尼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皮针治疗美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1995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美尼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配合头皮穴位针灸,穴取双侧足运感区、晕听区、感觉区、平衡区.结果:治疗组眩晕的完全控制率为87.9%,对照组眩晕的完全控制率27.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配合头皮穴位针灸治疗美尼埃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高雪平;倪海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外伤性面瘫36例

    外伤性面瘫是以颅脑部外伤后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本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36例,采用针灸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才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隔姜灸治疗急性腰痛65例

    急性腰痛为常见病、多发病,l临床治疗方法很多.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隔姜灸治疗急性腰痛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森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论针刺补泻的相对特异性

    为了探讨针刺补泻手法对人体的作用,通过古代文献记载,以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为依据,结合在针灸教学、临床上的体会,对针刺补泻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补泻作用产生的关键不是针刺补泻手法的本身,而是患者在针刺时机体的机能状况.补泻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调气表现出补泻的效应,说明补泻效果的产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有补泻效果,即对虚证病人可以产生补的作用,对实证病人可以产生泻的作用,补法和泻法对虚实病证均有治疗作用,但对虚证要首用补法,对实证要首选泻法.

    作者:高希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头皮针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头皮针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该病的佳方法.方法:将66例病人随机分成头皮针组35例、药物组31例,头皮针组主穴取额中线、顶中线,再根据不同的症状配穴治疗;药物组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3月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头皮针组与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

    作者:洪钰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21例

    笔者在1998~2001年的临床工作中,以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21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青松;李国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翳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60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其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小7岁,大7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医灸疗仪治疗上呼吸道疾病169例

    上呼吸道疾病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经常复发,易累及多个脏腑器官.笔者自1999年2月~2001年12月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BME-508型中医灸疗仪,配合灸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16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迟琳静;王媛;曲辉;蔡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翳风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呕吐36例

    36例患者中,年龄小23岁,大37岁;病程短1个月,长7个月.第1胎34例,第2胎2例.妊娠小于3个月24例,3~5个月8例,6~7个月4例.

    作者:张志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点穴加音频电穴位治疗足跟痛38例

    近年来,笔者用点穴加音频电物理因子穴位治疗足跟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秀芳;王雪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跷脉为主治疗翼状胬肉

    笔者在探讨针刺跷脉治疗高血压病眼球胀痛时,偶然发现患翼状胬肉的患者经针刺治疗后,血压下降,眼球胀痛消失,多年的翼状胬肉(以下称胬肉)也治愈.从2000年1月起至今开始用针刺治疗胬肉,并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税开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内关治疗心悸50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住院病人心悸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丽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对脑-心卒中患者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影响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的机制,观察不同腧穴组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观察组50例,针刺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2周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针刺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血浆ET、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可良性调整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中ET、NO水平,维持神经内分泌体液平衡,保护受损心肌,并且不同的选穴组方,其疗效有显著的差异.

    作者:傅立新;赵建国;赵红;高淑红;王伟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复溜治疗经行水肿39例

    39例患者中,年龄小28岁,大40岁;病程短2个月,长2年.全部经肝肾功能检查排除了营养不良及肝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

    作者:李晨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中冲治疗痛经

    本组共治疗50例,年龄小15岁,大46岁;病程短2个月,长11年.

    作者:张忆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络气道的验证研究

    目的:验证经络气道,阐明经络实质.方法:根据古典经络文献的有关论述,用多种实验研究验证经络气道有什么样的物质结构、功能和特征.结果:经络气道,有多种物质、宏观形态、经络路线、外部框架的间隙结构;有卫气运行、循经感传、血管变化、淋巴免疫的间隙功能;有低阻良导、双向运行、阻滞疏通、气道相通的间隙特征.结论:卫气营血的气血通道是广义经络,循经感传的卫气通道是狭义经络,经络实质是液气运行的间隙通道.

    作者:谢浩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磨牙症案

    余××,男,48岁,工人,2001年11月22日初诊.主诉:夜磨牙20余年,伴昼磨牙2年余.20多年前原因不明地出现夜晚入睡后磨牙,2年多前开始出现白天清醒状态下也阵发磨牙不能自控,曾经重庆市多家医院治疗2年余未效.

    作者:黄伟;洪代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