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52例

任彬;杨敏

关键词:针刺, 治疗, 骨性关节炎, 活动受限, 关节疼痛, 非特异性, 关节病, 临床, 病变
摘要: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梅花针局部叩刺并苍耳膏内服外敷治疗白癜风25例

    笔者4年来采用梅花针叩刺并苍耳膏内服外敷治疗白癜风25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光;刘淑美;梅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梅花针配合普鲁卡因治疗带状疱疹30例

    笔者从1991年10月至今用梅花针配合普鲁卡因治疗带状疱疹3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良;刘宪良;樊成恩;杨国标;刘晓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全息针灸配合吸氧治疗胸痹32例

    从2000年2月~2001年9月,笔者用全息针灸配合吸氧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山;赖洪康;卢梅生;唐志军;魏峥;富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通过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看针灸效应

    以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例,看体质学说及植物神经平衡的综合指标测定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与针灸治疗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针灸临床,尤其是小型针灸诊所可将植物神经测定作为体质分类及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由于针灸对植物神经的调整作用亦是对体质的调整,所以针灸疗法不仅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疾病,并且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朱江;马惠芳;付平;梁军;金春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口内三针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后遗症56例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积累,采用口内三针疗法,对于面瘫后遗症形成的三角嘴,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此疗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商榷.

    作者:孙六合;王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在美沙酮疗法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和美沙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戒断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戒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结论:针刺配合美沙酮较为明显地改善戒断症状.

    作者:宋小鸽;张浩;王振华;谷雨;刘辉;刘维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青少年近视1068例

    笔者从1985年3月~2000年11月,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方法,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1068例,2136只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生;刘世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辨经针刺为主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辨证归经针刺的方法治疗,并设28例为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疗效判定采用国际公认可信度高的MPQ问卷,1疗程后两组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01.结论:辨证归经针刺方法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王寿彭;王小帆;张大旭;夏萍;杨洪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推拿及电针治疗陈日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57例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是由三角纤维软骨、腕尺侧副韧带、下尺桡韧带、尺侧腕伸肌及其扩张部组成,它在尺骨与腕骨间起缓冲作用,防止尺骨与腕骨相互接触和月骨软化,并对下尺桡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作者:贾道福;冯承泉;杜道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对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及其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脑卒中偏瘫是中枢性瘫痪的一种,它的本质是运动模式质的改变,因此它的康复过程也就是运动模式质变的过程.本文将偏瘫康复过程分为3期,探讨了各期针灸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并指出传统的肌力练习并不适合于痉挛期,而应以抑制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发展、促进分离运动的形成为主要原则.

    作者:林滨;丁德谦;杨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瘙痒症

    治疗方法:穴取曲池、血海.操作:用5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4ml;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然后将针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将药液注入,每穴1ml,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耳根阻滞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验证耳根阻滞的镇痛作用,减少小儿手术的麻醉药量.方法:对103例择期小儿骨科手术中的52例行耳根阻滞,另51例为对照组,观察麻醉用药量及维持时间.结果:耳根阻滞组的麻醉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根阻滞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减少麻醉药量,从而减少麻醉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常庚申;邢群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埋线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针刺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40例,埋线组穴取手三里及压痛点,针刺组穴取曲池、手三里、压痛点等,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治愈34例,针刺组治愈25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埋线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治愈率优于针刺组.

    作者:郭元琦;陈丽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穴位免疫疗法的实验研究--不同注射方法对环磷酰胺造模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途径注射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对环磷酰胺造模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穴位免疫疗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造模大鼠,以大鼠胸腺、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含量为指标,通过穴位注射、肌肉注射rIL-2及穴位注射生理盐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造模大鼠降低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含量(P<0.05,P<0.001),以穴位注射rIL-2组指标改善意义显著(P<0.001);但3种方法对造模大鼠降低的胸腺指数的提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rIL-2疗效优于肌肉注射rIL-2.

    作者:杨骏;李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治疗皮肤瘙痒症

    取穴:1组取神门、肺、肝、内分泌;2组取心、胆、风溪、肾上腺、皮质下.

    作者:张杰;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寻求提高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共500μg,隔日1次;对照1组用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2组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4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显著优于对照1组(P<0.01)和对照2组(P<0.05).结论:弥可保优于VitB12,穴位注射治疗较肌肉注射疗效好.

    作者:苏秀海;王晓蕴;王元松;李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

    胆汁反流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是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引起胃粘膜病理性损害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者:周淑英;孙海勇;陈建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TCD下取穴治疗脑供血不足66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在TCD下电针取穴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6例脑供血不足的病人依据TCD分为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组,针对不同的系统供血不足,选择不同的穴位,并与20例口服尼莫地平组比较.结果:(1)电针对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在改善程度上有显著的疗效,并且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2)电针对视物旋转和偏瘫等伴随症状亦有很好的疗效,在改善耳鸣方面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结论:电针可以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头晕,并对伴随症状有好的疗效.

    作者:朱飞奇;张海燕;田有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矫正臀位妊娠63例

    目的:对比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63例臀位妊娠给予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治疗,并与对照组59例臀位妊娠行单纯膝胸卧位治疗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24.12,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加膝胸卧位法矫正臀位妊娠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膝胸卧位法.

    作者:林元平;张德清;郝永清;段晓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皮肤瘙痒

    方法:①穴取尺泽、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膈俞,毫针刺用泻法;②皮肤瘙痒局部用梅花针轻叩7遍;③用艾条灸患部2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

    作者:赵寿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