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瑞;张腾飞;马曙亮;周嘉;郁勤燕;杭燕南;孙大金
潘×,女,16岁,1990年10月5日诊.2月前因高压电线断落触及左颈部致休克,经现场急救并转某院治疗1月,因遗左上肢运动及感觉障碍,介绍来诊.
作者:袁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应用腕踝针治疗气胸5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邸树清;邸立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将150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氧针刺组、针氧组、针刺组3组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药氧针刺组总有效率98%,针氧组84%,针刺组66%.疗效对比,以药氧针刺组高,针氧组次之,针刺组低,3组相互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作者:康国喜;苏庄员;许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皮肤瘙痒为皮肤病临床所常见,多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针刺为主治疗各类伴有瘙痒症状的皮肤病38例,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兰;韩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杵针大椎八阵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与常规针刺方法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蒋振亚;李常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揭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分子杂交的技术,观察了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缺血区脑组织HSP70mRNA的转录水平,并观察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区脑组织HSP70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发现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增加梗塞区皮质、纹状体、海马HSP70基因的表达.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后的脑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常规针刺法,揭示了该法保护脑细胞的部分分子机制.
作者:马岩;王舒;鲁斌;张春红;韩景献;石学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直肠粘膜内脱是指直肠粘膜下端向下脱垂堆积肠腔,但未脱出肛门外,患者自觉肛门下坠感明显,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便质无硬结的一种疾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松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状况.方法:从辨证分型、取穴、治疗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结论:因该病病程缓慢,且目前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因此必须考虑整体因素,开展远期疗效观察,选择佳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安玉兰;付云蕊;冀来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假性球麻痹即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临床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进食发呛为特征.笔者自1990年开始采用颈三针为主治疗中风并发假性球麻痹4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泽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8年2月~1999年8月,笔者用耳穴贴压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失眠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霞;张秀莲;潘素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选择HAMA测查,凡得分>14,确诊焦虑症状的患者采用神门透刺少海,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8例(26.7%),显著进步16例(53.3%),进步6例(20.0%),总有效率100.0%.治疗前和治疗后HAMA平均得分为19.83±4.857,9.40±2.810;P<0.01.结论:神门透刺少海穴治疗焦虑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避免长期服用苯二氮草类药物而产生依赖的替代疗法.
作者:乔岩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老年白内障较为多见,多发生于50岁以上,原因不明,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生视力逐渐减退,后仅存光感,同时常伴有头晕、目眩、恶心.笔者从1985~1998年对老年早期白内障用耳针埋压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淑兰;邹德运;刘力军;安风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浅表淋巴结结核,以往多采用全身抗痨治疗与局部切除疗法,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自1962年5月~1988年10月采用穴位截根术对352例颈项、腋窝、胸壁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核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湘治;方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有许多篇幅文字是论述针灸理论内容的,其中尤以<灵柩>记载的有关资料多,古代曾称之为<针经>.为此,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针灸学在<黄帝内经>中的地位,以期为后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悦;孟庆刚;孔庆爱;杨宝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气亏虚兼痰凝血瘀证患者31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组31例,单纯中药治疗组31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针药并用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P<0.05或P<0.0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ET、cGRP及TXA2、PGI2水平比较,针药并用组改善和调控上述指标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均P<0.01).提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中医综合疗法为佳.
作者:赵艳玲;唐晨光;章薇;黄洁;刘剑勇;王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将4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极板组、药麻组,观察组采用穴位电刺激与药物麻醉相结合;电极板组单纯采用穴位电刺激;药麻组采用单纯药物麻醉.结果:前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药麻组,心、血管抑制轻,苏醒平稳,恢复快.结论: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唐育民;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尹志礼;万德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以泻热解毒、宣肺通窍为治疗大法,应用针灸、刺络放血、走罐三法配合辨证分型治疗西南非流感186例,取得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9.7%.
作者:骆燕宁;孙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运用针刺手法和穴位的作用,辨证论治本病143例,随机分4组.针灸组45例,有效率93.3%;针灸中药组31例,有效率93.5%;中药组35例,有效率77.1%;西药组32例,有效率75.0%.统计学用χ2检验处理:针灸疗法明显优于西药及中药疗法,P<0.05;针灸疗法与针灸结合中药疗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施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深刺白环俞,配以针刺肾俞、中极、三阴交,针后白环俞、肾俞加拔火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20例,经3个疗程治疗,有效率为90.9%,其中治愈率为61.8%.并与口服前列康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深刺白环俞加拔火罐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前列康片的疗效.
作者:葛继魁;葛书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自1991年4月~1999年10月间,针刺治疗脚气4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崔殿库;高振安;刘金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