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慧海;吴永林;刘少文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我院的宫颈癌放疗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准护理.采用简明健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生存质量水平的差别.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在量表的各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放疗后的各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金花;郦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FTS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d、3d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术后3d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1d、3d的CR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买买提艾力·赛来;阿布都伟力·玉苏甫;库尔斑尼沙·亚合甫;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行为的核心,对手术室无菌间管理进行优化,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无菌间管理中利用精益工具并建立工作流程,做好醒目标识,实施5S管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无菌间精益管理使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平均缩短5分钟,手术室无菌间能够清晰优化,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精益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无菌间规范化管理,通过目视管理、水蜘蛛、5S等精益管理工具针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找到流程上的改善,有效优化,提高效率,确保了手术质量,树立了团队文化.
作者:林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一2018年0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确诊,并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15)以及重度组(n=11),对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T1WI、T2WI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为800s/mm2,对不同序列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结分析,患者采用T1WI+T2W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79.31%),低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共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共检出病灶89个,其中T1WI+ T2WI序列病灶检出率为69.66% (62/8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病灶检出率为91.01% (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12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及局部Cobb角,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78.6%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局部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疼痛程度中重度疼痛比例百分比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更好的减少对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损伤,康复快,预后好.
作者:王治兵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盱眙县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盱眙县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占据比例为29.80%,革兰阴性菌占据比例为65.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在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是81.69%以及46.97%.相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流行播散对临床病人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作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上述相应治疗后均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7.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有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学峰;陈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本文介绍高子平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临证以清热、化痰、开郁为要,清热、开郁贯穿始终;并强调审证察因,分型论治;同时注重内外同治,协同增效;生活方式调节,事半功倍.
作者:陈杰;胡丹;杨雨晴;张芝源;高子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被随机分配至两组,联合治疗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进行联合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53.57%)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37.50%)和总有效率(83.93%),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向静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给予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全面护理,能降低患者感染及不良瓦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张颖;王丹;李鑫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分析清金定喘汤与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清金定喘汤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清金定喘汤与机械随气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雄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度逐渐增高,群众对于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常规的药品供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药学工作者采用其专业水平对公众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直接的药物相关服务愈加关键[1].因此,社区药学工作人员要以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为服务理念来发挥药品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同时以患者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药学服务才能够满足现今群众对于药学的需求.下面就我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问题和思考作一介绍.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7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87%、79.4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疲劳感知评分分别为(6.25±1.0)分、(11.0±1.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手术患者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桂梅;郑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研究组予以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研究组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联合行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中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策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的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社区普通医生常规干预)与观察组(40例,给予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121.82士4.93)mmHg、舒张压(73.25±5.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38.25±4.34、89.53±5.84)mmH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中老年高血压综合防治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雯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理技术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理科技术室规章制度、病理技术人员、标本收集、危化品管理、档案资料进行质控管理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病理技术工作质量有无改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病理技术各项工作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理技术质控中能有效提高病理技术工作的质量.
作者:赵剑萍;高冬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术前教育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中心行肝移植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术前宣教分为两组I组(41例)进行常规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护理,II组(54例)采用全面针对性进行术前宣教,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术前教育,两组焦虑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术前教育沟通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配合程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行术后2小时及术后1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I组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早期进食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I I组(P<0.05).结论:术前教育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快速康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蓉;郝保兵;张月悦;王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观察组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共49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采用埃索荚拉唑治疗胃溃疡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价值更高.
作者:梅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抗哮喘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观察组则为9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P<0.05)进行治疗前两组IL-10、TNF-α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对照组IL-10因子水平低于观察组,TNF-α因子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临床效果更好,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能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刘文凤;高青;肖锦秀;钟晓莉;徐翠容;贾坤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80%治疗有效率明显的差于实验组的97.5%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经过严格对比存在统计学为(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可采取活血化瘀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