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炜;王丽平
方法:采用夹脊穴注射药物加毫针围刺病损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并与针刺治疗28例及西药治疗3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为81.2%,总有效率为100.0%,后两者分别为32.1%、78.6%和33.3%、80.0%.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分别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两者.结论:本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作者:魏玲;苑贵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并对比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产生副作用.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相近(P>0.05),远期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1).副作用产生针刺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头穴足运感区是治疗脑血管病后便秘的良好方法.
作者:周炜;王丽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GaAlAs半导体激光照射膝眼穴治疗和采用英国产碳棒式红外线治疗机治疗.两组均治疗5次及10次时评定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5次时有效率比较,U=4.32,U>2.58,P<0.01;治疗10次时有效率比较,U=4.36,U>2.58,P<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GaAlAs半导体激光照射膝眼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见效快,痊愈率高,适宜推广.
作者:张悦;王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通过文献整理和实验研究,探讨了原穴和脏腑的相关性.发现五脏原穴与五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特异性,确实反映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以治疗相应五脏疾患.但不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相关的实验研究来看,六腑原穴与六腑无显著的相关特异性,就六腑原穴与六腑下合穴而言,下合穴与六腑的相关性则更突出.因此,将六腑之原穴作为六腑的代表穴位有待商榷.
作者:黄建军;程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选用带有不同极性的磁极针,采取两针(N极针和S极针)相距2~3 mm同时平行刺入面部阿是穴的对极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结果:治疗后面肌痉挛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缩短,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每天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0.6%.结论:依据磁极针的特点,采取特殊的刺法,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进而为使用该针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雷正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均系吸毒成瘾自愿要求戒毒者,男24例,女9例;年龄小20岁,大38岁.其中轻症13例,重症20例.
作者:顾崇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方法:取腹泻穴(神阙穴下0.5寸处),四边穴(脐旁上、下、左、右各1寸处).急性腹泻用中强度刺激泻法或透天凉法,进针快,针刺较正常稍深;慢性腹泻用补法或烧山火法.用26号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四边穴以上、下、左、右为序,进针3~5分深,不留针.虚寒型取缓刺捻转法半分钟,实热型急刺捻转10秒钟.腹泻穴针3~8分深,不留针.以上穴进针方向均稍斜向脐中,针感向四周放散.每日治疗1次,重症者可每日针2次.
作者:王存周;吴也平;刘文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并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并以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30例,通过结肠传输试验观察结肠运动情况.结果:有效率为96.7%.结论:穴位注射并耳穴贴压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经结肠传输试验证实有确切疗效.
作者:杨国晶;富琦;霍毓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是青少年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该病治疗多采用封闭疗法、下肢固定休息、理疗、推拿、针刺、手术治疗等,疗效都欠佳.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推拿结合TDP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炎3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吉健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头皮针对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组、头针加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并对照观察.结果:头皮针组及头针加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及头针加中药均对多发性抽动症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单永华;姚维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1月~2000年1月,笔者采用针刺照海穴治疗子宫位置异状的不孕症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传伟;田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B超动态观察经针灸推拿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管内径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针灸、推拿、针灸与推拿结合3种治疗方法均能使椎管内径增宽,均能改变突出椎间盘与受刺激的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针灸与推拿结合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状.
作者:陈小凯;吴虹;周克力;赖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偏头痛是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阵发性一侧剧烈头痛.笔者以针刺悬钟穴为主治疗偏头痛12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学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方法:穴取天枢、足三里、章门、公孙.用30号1寸毫针速刺不留针,用平补平泻法,天枢、公孙直刺0.5寸,足三里直刺0.8寸,章门平刺0.8寸,手下有紧涩感后出针,每日1次.
作者:张凤琴;付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同时设传统针刺组(对照组)60例以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智商、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地形图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卞金玲;韩艾;贺军;来丽萍;金锦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Ⅱ型糖尿病(NID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opin releasing hormones,TRH)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与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组进行观察,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分别对2组治疗前后CRH和TRH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组作比较.结果:针刺治疗能明显降低CRH、TRH水平,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tic axis,HPT)轴分泌异常.结论:针刺可通过对下丘脑病理功能的调节,来阻遏脑梗死时的中枢神经组织受损,进而提高疗效.
作者:谌剑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方法:穴取天枢、阑门(脐下0.5分)、关元.操作:将患儿仰抱,裸露腹部,根据患儿胖瘦选1~1.5寸毫针,常规消毒,先针刺天枢、关元穴,针刺深度0.5~0.8寸;再向下斜刺阑门穴,针刺深度0.3寸,行温补手法;关元可在针后加艾灸25分钟(据病情而定).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经针刺治愈后,为巩固疗效,用参苓白术散调补.方法:用三枚大枣掰开加水煎沸数分钟后,去枣加入参苓白术散2~3包(据年龄体质而定),煎沸加红糖15~20g,1日分3~4次连渣温服.
作者:李鸿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探讨及早改善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任、督经脉的命门、腰阳关、曲骨、气海等与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腧穴和相应夹脊穴,针灸治疗本病13例,结合FIM和Ba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结果:获得84.6%的愈显率.结论:及早用针灸治疗创伤性排尿障碍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俞昌德;俞兰英;黄宗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治疗:①捏脊疗法,让小儿俯卧于家长的双腿或床上,取头高臀低位,术者用双手微握拳置于脊柱两侧,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双手同时进行边推、边捏、边提拿,自长强穴开始沿着督脉向上至大椎穴止为1遍,每次捏3~6遍.为了加强刺激,可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后用两拇指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穴处按摩1分钟以加强疗效.②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术者以拇指指腹沿患儿拇指桡侧缘至大鱼际近端向上直推200次.③按摩足三里穴:用双拇指分别按摩患儿双侧足三里穴1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
作者:陈天韵;周映萍;贺志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青少年,属祖国医学虚火乳蛾范畴.本病属慢性虚证,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能诱发风湿热、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全身性疾病,西医保守治疗无特殊方法,口服中药疗程较长,病人难以坚持.笔者采取针灸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世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