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体会

陆东明

关键词:细菌性, 肺炎, C反应蛋白, 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5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别设为细菌组、非细菌组和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经过检测后,细菌组患者的CRP浓度为(43.88±4.29) mg/L,与非细菌组和健康组的CRP浓度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细菌组患者的CRP检测阳性率为93.33%,非细菌组的阳性率为3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通过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骨伤复原汤结合锁定加压钢板用于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伤复原汤结合锁定加压钢板用于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以锁定加压钢板展开治疗为对照组,以骨伤复元汤、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展开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肢结痂与愈合时间,患肢机体功能及疼痛症状使用腕关节评分标准(PRWE)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肢结痂、愈合时间较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PRW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下段骨折采用骨伤复原汤与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患肢骨折愈合时间,有推广价值.

    作者:骆志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肛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 cm;坐骨结节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 ~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 ~ 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 ~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 ~ 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 ~2.70cm,平均为(2.21±0.26) 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 ~ 1.60cm,平均为(1.36±0.15) 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共200例,随机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前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谢光云;薛新敏;刘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就本院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的分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2例),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79.1%(34例)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情况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支气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病情缓解效果,进而促进其身体康复,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革、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间我院慢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反酸积分(1.02±0.36)分、嗳气积分(0.44±0.01)分、纳差积分(0.53±0.19)分、胃脘痛积分(1.33±0.09)分、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柱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胸腔镜(A方案)以及开胸手术(B方案)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入院治疗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胸腔镜组(n=50)和开胸手术组(n=50).对胸腔镜组病患给予A方案治疗,而开胸手术组给予B方案治疗,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对病患的尽早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王晖;吕占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针灸康复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作者:葛苹苹;夏清;袁海;曹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适应医保付费改革的医保创新管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直是医保管理的重要环节,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及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在医保管理、践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医院医保管理的方向.

    作者:余江平;王安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与防范策略探析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宣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作者:岑日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预算约束下医院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探讨

    从目前制约后勤管理合理化的因素入手,则需要加强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工作,即让身处后勤岗位中的员工都能参与到岗位成本控制中来.合理化模式具体为:加强部门动员推动全员参与下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强化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重点解决预算约束短板、完善后勤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增大预算管理绩效权重.

    作者:陈新刚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老年人普遍药物不良反应及科学用药的方法探究

    近几年,老年人普遍存在药物使用错误导致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年人的药物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关于老年人药物使用的相关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老年人药物的研究力度的投入,以期改善我国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授权理论健康教育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对其并发症认知及行为影响

    目的:分析授权理论健康教育在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110例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剔除后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授权理论健康教育)49例.记录家属并发症知信行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知信行分值更高,并发症发生率(3.64%)更低,护理满意率(98.18%)更高.P<0.05.结论:授权理论结合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科住院患者家属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作者:戴艳;肖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对产妇实施家属陪产和导乐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应用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之间本院接收的500例产妇,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250)和常规组(n=250),常规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行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护理,将两种护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在各个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护理满意度上,全部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应用于产妇,可加速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徐光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在广西百色开展壮族八段锦宣传推广的实践研究

    本实践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课题的一部分.在经历了一年的壮族八段锦的学习后,笔者同项目组成员前往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进行为期7天约14小时的宣传推广和实地教学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1)学习壮族八段锦的以社区退休老人为主;(2)社区应引入专业人士,适时纠正动作调节呼吸;(3)壮族八段锦在社区可借助一些大众媒介来宣传推广.

    作者:詹银鑫;韦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新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治疗途径分为两组,各29例.基础组西地兰治疗,观察组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比基础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更为优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不仅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肝和脾异位妊娠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肝及脾异位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肝及脾异位妊娠患者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HE染色结果均见绒毛及滋养叶细胞,免疫组化表达:P57(+),Ki67(10 ~ 30%+).结论:肝和脾异位妊娠少见,临床容易误诊,术后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

    目的: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备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肝胃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崇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空勤人员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空勤人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这一非创伤性检查诊断手段,来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以保障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方法:以38名男性飞行机组人员为调查对象,按40岁分成二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透、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全套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数据上看,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作者:李彦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辨证疗法,是牙科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病症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因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惠个体素质及病症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为此,在牙科临床上围绕着中医药辨证疗法对于牙周炎病症治疗展开了深度的研究,中医药辨证疗法也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能够更好地为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患开展中医药辨证治疗,还需从牙周炎病症发病原因上入手,进而对中医药辨证疗法针对于牙周炎病症的临床治疗,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让中医药辨证疗法更具有效性、科学性,不断提高牙周炎病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