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张翠娟

关键词:中医药, 治疗, 牙周炎, 研究, 进展
摘要:中医药辨证疗法,是牙科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病症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因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惠个体素质及病症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为此,在牙科临床上围绕着中医药辨证疗法对于牙周炎病症治疗展开了深度的研究,中医药辨证疗法也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能够更好地为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患开展中医药辨证治疗,还需从牙周炎病症发病原因上入手,进而对中医药辨证疗法针对于牙周炎病症的临床治疗,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让中医药辨证疗法更具有效性、科学性,不断提高牙周炎病症的治疗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法综合治疗的进展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处方点评干预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的影响趋势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其干预措施,重点评估梳理处方点评干预下对处方病例的影响变化.方法:本次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对两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系统统计对比两组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急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门急诊注射剂处方比例、门急诊联用处方比例方面,点评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院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点评干预,并不断规范和优化处方点评方法、标准,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可强化有效监督,大限度保证临床各科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作者:王玉紫;陈丹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在运动功能与MMSE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睡眠障碍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智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李伟;王燕燕;李惠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析晚期前列腺癌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用汽化电切、内分泌治疗方案联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2018年6月间收治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患者50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制定汽化电切、内分泌对症干预联合方案,对患者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联合手段对此类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对于干预前,接受联合干预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诸如残余尿、膀胱压力、尿流率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等均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前列腺癌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采取联合治疗即汽化电切、内分泌时症干预手段,对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胡小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病区中的应用研究

    共同参与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本文意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中西方共同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和挑战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观察袋鼠式护理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我院行足跟采血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血前10s两组新生儿心率级血氧饱和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采血中及采血后10s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新生儿痛苦表情及啼哭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DAN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显示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胡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象纳入方法是月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为对象,将其以单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对照组孕妇,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对其自身与围生儿的结局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空勤人员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空勤人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这一非创伤性检查诊断手段,来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以保障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方法:以38名男性飞行机组人员为调查对象,按40岁分成二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透、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全套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数据上看,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作者:李彦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产生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容诊治的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这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然后应用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等相关不良症状显著减少或是消失,通过CT检测,患者的重症胰腺炎的有关炎症反应消失,本次研究中的40名重症胰腺炎患者都病愈出院,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相关并发症状况.结论: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手段,获得了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综合的优质护理干预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恢复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何秀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ERCP术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清除率分析

    目的:探讨ERCP术联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清除率.方法:选取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ERCP术联合LC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ERCP术联合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洪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效果

    目的:探究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声门型喉癌患者84例,所选取患者均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选择常规裂喉开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选择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喉癌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同时评估两组疗效,并且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5.69±10.34ml<50.31±12.82),并且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0.48±0.58min<84.66±0.26min,6.46±0.18d<12.39±0.53d),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共有41例(97.6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9例(72.50%),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2.38%<21.4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可显著提升疗效与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世同;朱国臣;肖大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革、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产后尿潴留应用康复仪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仪在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内本院接收的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康复仪联合诱导排尿、仅诱导排尿.对比护理效果及治疗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来说,产后可采用康复仪进行治疗,极大的改善了尿潴留症状,促进了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威像的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并判断其是否具有评判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经临床病理确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检查显示: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28例,Ⅲ期21例;病理类型:鳞癌59例,腺癌6例;分化程度:低分化7例,中分化35例,高分化23例.65例患者都给予平扫+增强MRI扫描、DWI检查及进行凝血功能的测定,记录宫颈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凝血功能的指标与MRI DWI参数,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MK、MD、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Ⅲ期与Ⅰ期、Ⅱ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与低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的M[、MD、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K、MD、ADC值分别与凝血功能指标(Fib、PLT)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显示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参数值对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分化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赖淑贞;孙俊旗;刘欣;郭明江;刘玉兰;胡红波;何剑芬;徐晓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肿瘤放射科实习的84名临床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L组(n=42,传统教学方法)和对照组(n=42,PBL教学法).于实习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教学质量及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法可改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彭强;徐惠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能够改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的影响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手术治疗,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实验组术后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营养干预的结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TLC、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对其免疫功能改善,降低其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吴珊;熊图;李双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盐酸咪达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96例.通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使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获得良好的控制.

    作者:王新鹏;张国刚;李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醋酸优利司特的合成

    以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为原料,经过酯化、乙二醇保护、环氧化、格式反应、水解制得醋酸优利司特,总收率40.1%,纯度99.6%.工艺中的多步反应未经分离纯化直接投入下步反应,而通过重结晶等方式获得较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因此本方法在提高产率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反应的后处理操作,且反应溶剂循环使用无需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佟萌;李绍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