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法综合治疗的进展

吴丽军

关键词:老年膝关节炎, 多种针具综合治疗, 针刺法
摘要: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锡地区不同性别的青年脑出血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无锡地区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个体化一、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地区青年脑出血病例,对引起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与女性相比,与男性青年脑出血相关更密切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饮酒、吸烟、肥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仅肥胖、高甘油三酯与女性青年脑出血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无锡地区来说,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产生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容诊治的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这40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施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然后应用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以及电解质等生命体征状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等相关不良症状显著减少或是消失,通过CT检测,患者的重症胰腺炎的有关炎症反应消失,本次研究中的40名重症胰腺炎患者都病愈出院,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相关并发症状况.结论:对于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手段,获得了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综合的优质护理干预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恢复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何秀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法综合治疗的进展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综合医院护士职业生涯与工作投入相关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为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使护士能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降低离职率,积极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家在职临床基层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找到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解决护士的工作负荷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环境、负性情绪等问题,以提高临床基层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鼓励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加强医院与护士的沟通平台,有效抵抗压力,提高专业思想素质的稳定性,促进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作者:曹霆蔚;陈鸣明;金丽萍;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新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治疗途径分为两组,各29例.基础组西地兰治疗,观察组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比基础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更为优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不仅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体会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5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别设为细菌组、非细菌组和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经过检测后,细菌组患者的CRP浓度为(43.88±4.29) mg/L,与非细菌组和健康组的CRP浓度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细菌组患者的CRP检测阳性率为93.33%,非细菌组的阳性率为3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通过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东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对药房以往药物发放的数据统计,分析药物发放差错的原因,由此提出对于药物发放出现差错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整理的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具的100份常见药品的药方进行分析,找出药品发放出现差错的药方,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我院100份药方当中有36份出现药品发放错误,错误率36%,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因素、相关医务人员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结论:造成药房药品发放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且人为因素较大,因此加强对于此类情况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闫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合理运用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0例,中西医结合),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升高,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可及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殷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嘉兴二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女性患者占73.3%,患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瘙痒感和结膜充血,且以重度为主.结论:过敏性结膜炎女性发病率高,但也可能因为女性就诊率高而出现一定的统计偏差.瘙痒感、结膜充血是过敏性结膜炎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阻止疾病的潜在发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以1例继发性高血压病例的确诊谈谈分级诊疗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慢病分级诊疗中高血压未控制患者分级诊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1例,通过社区医师转诊至上级医院,明确诊断,血压达标后再次转诊至社区医生处管理.结果:通过分级诊疗后患者诊断明确,高血压病得到治愈.结论:社区医师对于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予以针对性干预可治愈.

    作者:郑淑萍;胡哲;陈歆;初少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06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等速运动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的膝功能评分、伸膝大角度及屈膝大角度差异并不大(P>0.05),但是,训练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金鑫;王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对2017年4月-2018年6月52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或治疗导致无法进食、需静脉营养的行PFG术营养支持,予以相应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结论:经皮胃造瘘术是一项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创伤小的治疗技术,可在家庭自行注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国平;熊江琴;苟小霞;付丽;陈曦;王素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讨论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选取我院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将这5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阿米替林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疏肝解郁腹安汤进行治疗,评判标准:各项症状指数、总有效率、SAS评分与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指数、总有效率、SAS评分与SD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疏肝解郁腹安汤可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治疗效果,且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全来;白富宝;宋文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的影响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手术治疗,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实验组术后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营养干预的结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TLC、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对其免疫功能改善,降低其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吴珊;熊图;李双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间我院慢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反酸积分(1.02±0.36)分、嗳气积分(0.44±0.01)分、纳差积分(0.53±0.19)分、胃脘痛积分(1.33±0.09)分、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柱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6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王静;闵宝妹;胡庆兰;郑园华;谢丽娟;严彩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以来收治的8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来疗效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与慢性肝病特异性评分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比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凌;张洁;陈建杰;李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肿瘤放射科实习的84名临床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L组(n=42,传统教学方法)和对照组(n=42,PBL教学法).于实习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教学质量及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法可改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彭强;徐惠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革、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