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的影响

吴珊;熊图;李双娇

关键词:胃癌,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 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手术治疗,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实验组术后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营养干预的结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TLC、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对其免疫功能改善,降低其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咪达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96例.通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使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获得良好的控制.

    作者:王新鹏;张国刚;李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人体皮肤在水里存在呼吸功能,有开发的潜力

    目的:偶然发现在温泉里自由潜水,屏气时间远远大于在凉水中屏气时间,产生了“人体皮肤在水里是否存在呼吸功能”的想法,通过实验验证.方法:分别在温泉、凉水各进行三次屏气计时实验.结果: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P<0.01,两组数据有本质差异.结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讨论,间接表明皮肤在水里存在呼吸功能,有开发潜力.并联想到COPD患者,皮肤出现明显毛细血管、微小血管增生,猜测:很可能是人体长期缺氧,而代偿,出现皮肤呼吸的结果.

    作者:余光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以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为69例;对照组患者以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以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DAS28评分下降更明显,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晋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病区中的应用研究

    共同参与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本文意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中西方共同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和挑战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针对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目的: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评价.方法:以本校2016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教改组,以本校2014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以循环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为内容,传统教学组按五门独立课程教学,教改组以自行开发的疾病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并采用教师团队的方式教学.以教学课时量和考试成绩来比较评价效果.结果:(1)相同的知识内容,教改组所需要的课时量比传统教学组减少30%;(2)两组学生的考试总分、综合知识和案例分析教改组均高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使用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潘晓明;郭方明;李春燕;周爱君;陈浩浩;林益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重症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责任重容错率低的一种护理内容,在重症护理过程中应用超声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病情管控.现阶段超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病情的评估的准确性,为重症护理患者的穿刺护理和置管护理等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重症护理中应用超声技术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现简要对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沈静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就本院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的分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2例),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79.1%(34例)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情况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支气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病情缓解效果,进而促进其身体康复,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无锡地区不同性别的青年脑出血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无锡地区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个体化一、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地区青年脑出血病例,对引起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与女性相比,与男性青年脑出血相关更密切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饮酒、吸烟、肥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仅肥胖、高甘油三酯与女性青年脑出血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无锡地区来说,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醋酸优利司特的合成

    以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为原料,经过酯化、乙二醇保护、环氧化、格式反应、水解制得醋酸优利司特,总收率40.1%,纯度99.6%.工艺中的多步反应未经分离纯化直接投入下步反应,而通过重结晶等方式获得较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因此本方法在提高产率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反应的后处理操作,且反应溶剂循环使用无需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佟萌;李绍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共200例,随机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前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谢光云;薛新敏;刘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适应医保付费改革的医保创新管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直是医保管理的重要环节,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及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在医保管理、践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医院医保管理的方向.

    作者:余江平;王安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7.8%更高;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上升,胃泌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龙竹青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慢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大量的文献证明,心理干预不仅对慢性病患者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慢性病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型,慢性病的斗争也不再是生物医学科学的孤独斗争.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红艳;吴秋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未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实验组,两组均抽查300份麻醉药品处方,50份病历,对比两组麻醉处方不合格率.结果: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后,处方随意涂改率(0.7%)、药物无规格率(0.7%)、药物名称不全率(0.3%)、药物无剂型率(0.3%)、药物用法用量未注明率(0.7%)、审核人未签名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7.3%、5%、4.7%、4.7%、1.7%.结论:麻醉科对麻醉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提高麻醉药物服务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进隆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对2017年4月-2018年6月52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或治疗导致无法进食、需静脉营养的行PFG术营养支持,予以相应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结论:经皮胃造瘘术是一项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创伤小的治疗技术,可在家庭自行注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国平;熊江琴;苟小霞;付丽;陈曦;王素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芬;王荣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大承气汤加减对ARDS机械通气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其机械通气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13±0.54)天短于对照组(6.88±0.85)天,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氧合指数(283.65±18.56)高于对照组(265.65±18.12),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姚让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能够改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已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实验将选取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诊治时间均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随机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10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两组分别实施立止血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作为观察组)和止血敏和复合皮移植术联合应用(作为对照组)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x2值为5.32,P值为0.02,观察组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血情况相比,观察组出血量更少更低、出血时间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止血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中能够减少出血量,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新立;江波;颜洪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