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隆
目的: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备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肝胃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崇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作者:葛苹苹;夏清;袁海;曹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作者:徐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芬;王荣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 cm;坐骨结节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 ~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 ~ 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 ~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 ~ 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 ~2.70cm,平均为(2.21±0.26) 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 ~ 1.60cm,平均为(1.36±0.15) 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伤复原汤结合锁定加压钢板用于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以锁定加压钢板展开治疗为对照组,以骨伤复元汤、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展开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肢结痂与愈合时间,患肢机体功能及疼痛症状使用腕关节评分标准(PRWE)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肢结痂、愈合时间较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PRW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下段骨折采用骨伤复原汤与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患肢骨折愈合时间,有推广价值.
作者:骆志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清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分离胶采血管采集20例志愿者血样,每人两管,分成两组,分离血清后及时对任一组血样进行常规生化项目检测,检测后一组置宣温保存,一组置4℃冰箱保存.室温放置血样分别于24小时后和7天后再次检测同样项目,4℃冰箱放置血样于7天后检测同样项目.检测结果分别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放置24小时与4℃放置7天后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所有项目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7天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除Na,C1,GLU,GGT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结果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采血管血清4℃保存条件下,常规生化项目可稳定一周,不宜长时间室温条件下保存.
作者:姚秀菊;李广权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报道一款安瓿掰折器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安瓿掰折器,上方有一把手,后侧固定一砂轮,用于掰折安瓿前摩擦安瓿蓝点掰折处,下方有针对不同大小安瓿配套设计的孔洞,用于放入安瓿,作为支点.结果:前端有一滑盖,用于将掰断收集入掰折器的玻璃碎屑开盖后倒入锐器盒.结论:安瓿掰折器简便易操作,砂轮可更换.同时在掰折安瓿和丢弃玻璃碎屑时均避免了玻璃碎屑导致手损伤,减少职业暴露的几率,安全、便捷.
作者:蒋雯雯;温娟;李维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在运动功能与MMSE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睡眠障碍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智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李伟;王燕燕;李惠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康复仪在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内本院接收的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康复仪联合诱导排尿、仅诱导排尿.对比护理效果及治疗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来说,产后可采用康复仪进行治疗,极大的改善了尿潴留症状,促进了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声门型喉癌患者84例,所选取患者均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选择常规裂喉开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选择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喉癌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同时评估两组疗效,并且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5.69±10.34ml<50.31±12.82),并且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0.48±0.58min<84.66±0.26min,6.46±0.18d<12.39±0.53d),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共有41例(97.6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9例(72.50%),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2.38%<21.4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可显著提升疗效与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世同;朱国臣;肖大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跌倒、压疮、坠床以及错误服药事件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南;李波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的效果,为神经衰弱失眠症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12例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艾司唑仑片治疗以及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的治疗1个月后效果以及治疗期间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深睡眠、浅睡眠、睡眠总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艾司唑仑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整体优势更为突出,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蒙繁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0例,中西医结合),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升高,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可及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殷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6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王静;闵宝妹;胡庆兰;郑园华;谢丽娟;严彩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能够改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以来收治的8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来疗效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与慢性肝病特异性评分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比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凌;张洁;陈建杰;李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胸腔镜(A方案)以及开胸手术(B方案)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入院治疗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胸腔镜组(n=50)和开胸手术组(n=50).对胸腔镜组病患给予A方案治疗,而开胸手术组给予B方案治疗,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对病患的尽早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王晖;吕占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ICU护士46名,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3名,分别采取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和传统护理教学,对比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程度和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士满意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优势明显;教学后,对照组考核成绩低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应用于ICU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提高护士的成绩,值得推广.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