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蒙繁华

关键词:养心安神汤, 刮痧疗法, 神经衰弱失眠症, 睡眠时间, 艾司唑仑片
摘要:目的:评价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的效果,为神经衰弱失眠症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12例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艾司唑仑片治疗以及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的治疗1个月后效果以及治疗期间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失眠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深睡眠、浅睡眠、睡眠总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艾司唑仑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养心安神汤配合刮痧疗法治疗整体优势更为突出,具有推行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妇在分娩之后,身体会处于一段时间的虚弱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理,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中医药在产后康复方面能发挥较大的优势,其具有有效、便宜、方便、安全等特点,利用中医药方法,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向艳华;刘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06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等速运动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的膝功能评分、伸膝大角度及屈膝大角度差异并不大(P>0.05),但是,训练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金鑫;王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55.26%,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白细胞的减少程度明确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使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避免发生并发症并早日康复.

    作者:夏婷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增加小青龙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EF、FEV1、FEV1/FVC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对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小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法综合治疗的进展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的4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以及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低,住院时间短,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梅;李晶;梁夷凤;张秋敏;侯宜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老年人普遍药物不良反应及科学用药的方法探究

    近几年,老年人普遍存在药物使用错误导致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年人的药物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关于老年人药物使用的相关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老年人药物的研究力度的投入,以期改善我国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肛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 cm;坐骨结节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 ~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 ~ 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 ~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 ~ 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 ~2.70cm,平均为(2.21±0.26) 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 ~ 1.60cm,平均为(1.36±0.15) 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82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划分方法,均等把金部病患分成两个小组,确保每组病患人数的一致性.依次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对划分的两组病患施以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及时控制病患咯血的病情,把中药和西药良好结合,实现了化痰止咳和标本兼治,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贾修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析晚期前列腺癌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用汽化电切、内分泌治疗方案联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2018年6月间收治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患者50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制定汽化电切、内分泌对症干预联合方案,对患者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联合手段对此类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对于干预前,接受联合干预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诸如残余尿、膀胱压力、尿流率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及IPSS评分等均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前列腺癌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采取联合治疗即汽化电切、内分泌时症干预手段,对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胡小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能够改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进展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林月保;黄东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在广西百色开展壮族八段锦宣传推广的实践研究

    本实践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课题的一部分.在经历了一年的壮族八段锦的学习后,笔者同项目组成员前往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进行为期7天约14小时的宣传推广和实地教学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1)学习壮族八段锦的以社区退休老人为主;(2)社区应引入专业人士,适时纠正动作调节呼吸;(3)壮族八段锦在社区可借助一些大众媒介来宣传推广.

    作者:詹银鑫;韦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未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实验组,两组均抽查300份麻醉药品处方,50份病历,对比两组麻醉处方不合格率.结果: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后,处方随意涂改率(0.7%)、药物无规格率(0.7%)、药物名称不全率(0.3%)、药物无剂型率(0.3%)、药物用法用量未注明率(0.7%)、审核人未签名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7.3%、5%、4.7%、4.7%、1.7%.结论:麻醉科对麻醉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提高麻醉药物服务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进隆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病区中的应用研究

    共同参与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本文意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中西方共同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和挑战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的影响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手术治疗,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实验组术后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营养干预的结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TLC、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对其免疫功能改善,降低其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吴珊;熊图;李双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中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早期胃癌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 Ⅰ、PG Ⅱ、PG 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 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 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 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高.PG 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 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作者:戴彦苗;徐宏伟;徐倩菲;吴坚芳;徐进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肿瘤放射科实习的84名临床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L组(n=42,传统教学方法)和对照组(n=42,PBL教学法).于实习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教学质量及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法可改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彭强;徐惠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