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莉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为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使护士能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降低离职率,积极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家在职临床基层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找到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解决护士的工作负荷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环境、负性情绪等问题,以提高临床基层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鼓励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加强医院与护士的沟通平台,有效抵抗压力,提高专业思想素质的稳定性,促进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作者:曹霆蔚;陈鸣明;金丽萍;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者都是2016年9月一2017年4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并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慢性胃溃疡的42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6例患者采用普通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6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上继续实施中药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专业比较.结果:当经过一段治疗后,观察组5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作者:孙林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 cm;坐骨结节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 ~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 ~ 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 ~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 ~ 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 ~2.70cm,平均为(2.21±0.26) 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 ~ 1.60cm,平均为(1.36±0.15) 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四肢骨科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设置压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122名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自填问卷式调查.结果:多数医生和护士均认为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4/122)或根据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67/122),并均未选择参考患肢肢体周径.45.08%的医生和护士根据专科工作经验选择止血带压力,34.43%的医生和护士选择采用厂家提供的参考值,仅20.49%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结论:加强对国内外期刊文献的利用,及时了解气压止血带使用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钱小红;丁磊;黄玲;金小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NIH-CPS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11.01±2.03)分,NIH-CPSI评分为(9.01±2.23)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佳;王开翔;黄贵闽;曹贵华;刘光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共同参与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本文意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中西方共同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和挑战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 Ⅰ、PG Ⅱ、PG 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 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 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 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高.PG 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 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作者:戴彦苗;徐宏伟;徐倩菲;吴坚芳;徐进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无锡地区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个体化一、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地区青年脑出血病例,对引起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与女性相比,与男性青年脑出血相关更密切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饮酒、吸烟、肥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仅肥胖、高甘油三酯与女性青年脑出血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无锡地区来说,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从目前制约后勤管理合理化的因素入手,则需要加强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工作,即让身处后勤岗位中的员工都能参与到岗位成本控制中来.合理化模式具体为:加强部门动员推动全员参与下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强化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重点解决预算约束短板、完善后勤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增大预算管理绩效权重.
作者:陈新刚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中医药辨证疗法,是牙科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病症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因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惠个体素质及病症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为此,在牙科临床上围绕着中医药辨证疗法对于牙周炎病症治疗展开了深度的研究,中医药辨证疗法也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能够更好地为患有牙周炎病症的病患开展中医药辨证治疗,还需从牙周炎病症发病原因上入手,进而对中医药辨证疗法针对于牙周炎病症的临床治疗,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让中医药辨证疗法更具有效性、科学性,不断提高牙周炎病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均为扁桃体患者,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选取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其评分差异则相对较大,观察组的评分较低,表现为P<0.05,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炎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因混合痔术后出现肛门坠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因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出现的肛门坠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术后针刺联合艾条艾灸治疗)和对照组(术后只进行针刺治疗不用艾条艾灸治疗),每组40例.两组进行治疗共两个疗程.随访70天,并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病例、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0天内观察组治疗肛门坠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可有效缓解肛门坠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郭红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威像的参数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并判断其是否具有评判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经临床病理确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检查显示: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28例,Ⅲ期21例;病理类型:鳞癌59例,腺癌6例;分化程度:低分化7例,中分化35例,高分化23例.65例患者都给予平扫+增强MRI扫描、DWI检查及进行凝血功能的测定,记录宫颈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凝血功能的指标与MRI DWI参数,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MK、MD、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Ⅲ期与Ⅰ期、Ⅱ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与低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的M[、MD、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K、MD、ADC值分别与凝血功能指标(Fib、PLT)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显示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参数值对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分化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赖淑贞;孙俊旗;刘欣;郭明江;刘玉兰;胡红波;何剑芬;徐晓南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象纳入方法是月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为对象,将其以单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对照组孕妇,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对其自身与围生儿的结局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的应用对全麻苏醒期留置尿管男性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及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本院进行全麻手术需留置尿管的10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A组全麻后用石蜡油常规进行导尿,观察组B组全麻后应用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导尿.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及导尿过程基本顺利,对于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及复苏期的血压心率更为平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对全麻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有利于降低麻醉苏醒过程中尿道刺激症状,减少患者复苏躁动,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梁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评价.方法:以本校2016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教改组,以本校2014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以循环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为内容,传统教学组按五门独立课程教学,教改组以自行开发的疾病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并采用教师团队的方式教学.以教学课时量和考试成绩来比较评价效果.结果:(1)相同的知识内容,教改组所需要的课时量比传统教学组减少30%;(2)两组学生的考试总分、综合知识和案例分析教改组均高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使用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潘晓明;郭方明;李春燕;周爱君;陈浩浩;林益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革、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就本院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的分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2例),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79.1%(34例)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情况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支气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病情缓解效果,进而促进其身体康复,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林月保;黄东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锡林浩特市法定传染病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开究方法对2017年锡林浩特市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锡林浩特市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48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为593.79/10万,病死率为0.40/十万.结论:我市在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的同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把提高性传播疾病重点人群的健康素质和自身防护行为和能力,作为控制性传播疾病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