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王静;闵宝妹;胡庆兰;郑园华;谢丽娟;严彩霞

关键词: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 操作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6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学校2015级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评价满意度情况.结果:学习结束后,实验组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学生的对教学管理、带教老师评价以及个人评价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实施PDCA循环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慧;文迪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均为扁桃体患者,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选取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其评分差异则相对较大,观察组的评分较低,表现为P<0.05,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炎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7.8%更高;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上升,胃泌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龙竹青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及新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治疗途径分为两组,各29例.基础组西地兰治疗,观察组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比基础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更为优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不仅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与防范策略探析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宣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作者:岑日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针灸康复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作者:葛苹苹;夏清;袁海;曹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处方点评干预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的影响趋势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其干预措施,重点评估梳理处方点评干预下对处方病例的影响变化.方法:本次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3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对两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系统统计对比两组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结果:干预后门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急诊处方合格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门急诊注射剂处方比例、门急诊联用处方比例方面,点评干预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院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点评干预,并不断规范和优化处方点评方法、标准,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可强化有效监督,大限度保证临床各科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作者:王玉紫;陈丹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膝痛宝”解剖型中药护膝在膝关节急性损伤快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附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膝痛宝”解剖型中药护膝对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快速功能康复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膝痛宝组、跌打膏组、护膝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膝痛宝”治疗、跌打郁金膏外敷、护膝治疗5周,比较三组疗效.结果:膝痛宝组优良率达100%,优于其他两组.结论:“膝痛宝”解剖型中药护膝对膝关节急性损伤功能康复中,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性强,恢复快,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曾伟清;唐刚健;杨斌;靳嘉昌;柴晟;吕青;车小乔;徐智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使用地高辛治疗,B组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B组为94.7%,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B组改善效果优于A组.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采取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吴建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产后尿潴留应用康复仪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仪在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内本院接收的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康复仪联合诱导排尿、仅诱导排尿.对比护理效果及治疗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来说,产后可采用康复仪进行治疗,极大的改善了尿潴留症状,促进了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3例患者)与实验组(6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管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精细化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评分、物品管理评分、护理记录评分及无菌评分、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楼森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6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培训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亦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操作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王静;闵宝妹;胡庆兰;郑园华;谢丽娟;严彩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未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开展规范化麻醉药品管理作为实验组,两组均抽查300份麻醉药品处方,50份病历,对比两组麻醉处方不合格率.结果: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后,处方随意涂改率(0.7%)、药物无规格率(0.7%)、药物名称不全率(0.3%)、药物无剂型率(0.3%)、药物用法用量未注明率(0.7%)、审核人未签名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7.3%、5%、4.7%、4.7%、1.7%.结论:麻醉科对麻醉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提高麻醉药物服务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进隆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ICU睡眠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作者:徐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荷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芬;王荣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82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划分方法,均等把金部病患分成两个小组,确保每组病患人数的一致性.依次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对划分的两组病患施以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及时控制病患咯血的病情,把中药和西药良好结合,实现了化痰止咳和标本兼治,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贾修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对药房以往药物发放的数据统计,分析药物发放差错的原因,由此提出对于药物发放出现差错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整理的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具的100份常见药品的药方进行分析,找出药品发放出现差错的药方,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我院100份药方当中有36份出现药品发放错误,错误率36%,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因素、相关医务人员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结论:造成药房药品发放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且人为因素较大,因此加强对于此类情况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闫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已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实验将选取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诊治时间均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随机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诊治的10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两组分别实施立止血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应用(作为观察组)和止血敏和复合皮移植术联合应用(作为对照组)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x2值为5.32,P值为0.02,观察组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血情况相比,观察组出血量更少更低、出血时间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止血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中能够减少出血量,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新立;江波;颜洪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大承气汤加减对ARDS机械通气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其机械通气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13±0.54)天短于对照组(6.88±0.85)天,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氧合指数(283.65±18.56)高于对照组(265.65±18.12),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姚让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