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清;唐刚健;杨斌;靳嘉昌;柴晟;吕青;车小乔;徐智强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学校2015级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评价满意度情况.结果:学习结束后,实验组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学生的对教学管理、带教老师评价以及个人评价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实施PDCA循环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慧;文迪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林月保;黄东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45例,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5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别设为细菌组、非细菌组和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经过检测后,细菌组患者的CRP浓度为(43.88±4.29) mg/L,与非细菌组和健康组的CRP浓度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细菌组患者的CRP检测阳性率为93.33%,非细菌组的阳性率为3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测定,通过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东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嘉兴二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女性患者占73.3%,患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瘙痒感和结膜充血,且以重度为主.结论:过敏性结膜炎女性发病率高,但也可能因为女性就诊率高而出现一定的统计偏差.瘙痒感、结膜充血是过敏性结膜炎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阻止疾病的潜在发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共享经济是中国社会当下的发展热点,目前共享护士的兴起现象就是好的例证,共享护士有哪些内涵,它是如何在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多种经济繁荣进步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对于共享护士该持何种态度,本文会在后续行文中给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焦喜存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一2018年5月收治的1 30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基础治疗)与实验组(65例:基础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呼气量(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其机械通气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13±0.54)天短于对照组(6.88±0.85)天,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氧合指数(283.65±18.56)高于对照组(265.65±18.12),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姚让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带安全气囊约束带在重症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入住的重症躁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采用自制带安全气囊约束带.观察两组舒适度(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1.57±0.43),显著低于对照组(4.21±1.22) (P<0.05),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明显较对照组(60.00%)低(P<0.05).结论:带安全气囊约束带应用于重症躁动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清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分离胶采血管采集20例志愿者血样,每人两管,分成两组,分离血清后及时对任一组血样进行常规生化项目检测,检测后一组置宣温保存,一组置4℃冰箱保存.室温放置血样分别于24小时后和7天后再次检测同样项目,4℃冰箱放置血样于7天后检测同样项目.检测结果分别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放置24小时与4℃放置7天后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所有项目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7天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除Na,C1,GLU,GGT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结果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采血管血清4℃保存条件下,常规生化项目可稳定一周,不宜长时间室温条件下保存.
作者:姚秀菊;李广权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四肢骨科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设置压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122名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自填问卷式调查.结果:多数医生和护士均认为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4/122)或根据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67/122),并均未选择参考患肢肢体周径.45.08%的医生和护士根据专科工作经验选择止血带压力,34.43%的医生和护士选择采用厂家提供的参考值,仅20.49%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结论:加强对国内外期刊文献的利用,及时了解气压止血带使用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钱小红;丁磊;黄玲;金小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NIH-CPS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11.01±2.03)分,NIH-CPSI评分为(9.01±2.23)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佳;王开翔;黄贵闽;曹贵华;刘光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96例.通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使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获得良好的控制.
作者:王新鹏;张国刚;李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在运动功能与MMSE评分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睡眠障碍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智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李伟;王燕燕;李惠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均为扁桃体患者,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选取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其评分差异则相对较大,观察组的评分较低,表现为P<0.05,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炎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 cm;坐骨结节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 ~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 ~ 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 ~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 ~ 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 ~2.70cm,平均为(2.21±0.26) 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 ~ 1.60cm,平均为(1.36±0.15) 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间我院慢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反酸积分(1.02±0.36)分、嗳气积分(0.44±0.01)分、纳差积分(0.53±0.19)分、胃脘痛积分(1.33±0.09)分、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柱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ICU护士46名,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3名,分别采取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和传统护理教学,对比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程度和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士满意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优势明显;教学后,对照组考核成绩低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应用于ICU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提高护士的成绩,值得推广.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无锡地区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个体化一、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地区青年脑出血病例,对引起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与女性相比,与男性青年脑出血相关更密切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饮酒、吸烟、肥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仅肥胖、高甘油三酯与女性青年脑出血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无锡地区来说,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共同参与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本文意从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核心概念、中西方共同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和挑战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