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生
目的:观察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3例患者)与实验组(6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管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精细化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评分、物品管理评分、护理记录评分及无菌评分、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楼森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妊娠期对母婴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对近年妊娠合并TTP的诊治及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林月保;黄东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96例.通过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使用盐酸咪达普利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获得良好的控制.
作者:王新鹏;张国刚;李钊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者都是2016年9月一2017年4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并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慢性胃溃疡的42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6例患者采用普通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6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上继续实施中药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专业比较.结果:当经过一段治疗后,观察组5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作者:孙林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象均为扁桃体患者,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共选取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其评分差异则相对较大,观察组的评分较低,表现为P<0.05,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炎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VA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朱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胸腔镜(A方案)以及开胸手术(B方案)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入院治疗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胸腔镜组(n=50)和开胸手术组(n=50).对胸腔镜组病患给予A方案治疗,而开胸手术组给予B方案治疗,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对病患的尽早恢复健康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王晖;吕占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以来收治的8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来疗效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与慢性肝病特异性评分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比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凌;张洁;陈建杰;李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对老年性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临床疗效及MCP-1、PTX3的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SH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俯卧位通气(PPV),连续7天.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aO2、PaCO2、氧合指数(OI)、LAC、hs-CRP及PTX3、MCP-1水平的变化,以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SHAP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Pat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PaO2、OI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组LAC、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PTX3、MCP-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对SHAP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ICU对SHAP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成;郑国营;姚淑雯;许卓谦;李东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评价.方法:以本校2016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教改组,以本校2014级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的45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以循环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为内容,传统教学组按五门独立课程教学,教改组以自行开发的疾病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并采用教师团队的方式教学.以教学课时量和考试成绩来比较评价效果.结果:(1)相同的知识内容,教改组所需要的课时量比传统教学组减少30%;(2)两组学生的考试总分、综合知识和案例分析教改组均高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使用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临床综合课程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潘晓明;郭方明;李春燕;周爱君;陈浩浩;林益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中选取64例.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口服十三味通络止痛胶囊(加减宣痹汤:防己、黄柏、连翘、半夏、生薏苡仁、滑石、苦杏仁、通草、豨茜革、苦参、甘草、百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属湿热痹阻证)患者,观察其关节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实验室检查项目(ESR、RF、CRP)等,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相比较,对照组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证明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性高.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以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为原料,经过酯化、乙二醇保护、环氧化、格式反应、水解制得醋酸优利司特,总收率40.1%,纯度99.6%.工艺中的多步反应未经分离纯化直接投入下步反应,而通过重结晶等方式获得较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因此本方法在提高产率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反应的后处理操作,且反应溶剂循环使用无需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佟萌;李绍顺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器械的保养维护.方法:对362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选择跟台护士进行术中配合、术后仪器设备的保养以及设备故障维修,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经验.结果:本组362例次手术均成功.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8.5%,术后无严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设备故障4次,主要原因包括测漏漏气,激光激损镜前端,转向器损坏.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也成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熟练掌握手中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是保持其性能完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雨涵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象纳入方法是月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为对象,将其以单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对照组孕妇,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对其自身与围生儿的结局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作者:葛苹苹;夏清;袁海;曹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手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42例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治疗措施;实验组泪道探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探通手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潘婧;张兆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本实践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课题的一部分.在经历了一年的壮族八段锦的学习后,笔者同项目组成员前往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进行为期7天约14小时的宣传推广和实地教学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1)学习壮族八段锦的以社区退休老人为主;(2)社区应引入专业人士,适时纠正动作调节呼吸;(3)壮族八段锦在社区可借助一些大众媒介来宣传推广.
作者:詹银鑫;韦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使用地高辛治疗,B组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B组为94.7%,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B组改善效果优于A组.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采取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吴建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为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使护士能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降低离职率,积极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家在职临床基层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找到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解决护士的工作负荷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环境、负性情绪等问题,以提高临床基层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鼓励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加强医院与护士的沟通平台,有效抵抗压力,提高专业思想素质的稳定性,促进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作者:曹霆蔚;陈鸣明;金丽萍;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间我院慢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反酸积分(1.02±0.36)分、嗳气积分(0.44±0.01)分、纳差积分(0.53±0.19)分、胃脘痛积分(1.33±0.09)分、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柱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药房以往药物发放的数据统计,分析药物发放差错的原因,由此提出对于药物发放出现差错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整理的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具的100份常见药品的药方进行分析,找出药品发放出现差错的药方,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我院100份药方当中有36份出现药品发放错误,错误率36%,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因素、相关医务人员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结论:造成药房药品发放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且人为因素较大,因此加强对于此类情况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闫巍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