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囡;汪先春
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性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C)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实施,临床可控性强,因而具有更直接、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IPC已经作为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可用于不可预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故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以下就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近研究进展做总结性回顾.
作者:马启刚;柳兆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面临许多问题,如疾病知识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会再次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影响预后、术后6~9个月仍有较高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等,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电话访问式健康教育是以护士为主导的途径,提供保健、康复、护理、生活指导,促进患者出院后自身行为的改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再次住院率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120例冠心病PCI 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访问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贾俊格;姜艳丽;阴晓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1],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作者:袁华;张景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内翻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退行性膝内翻患者采用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28~48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截骨全部愈合.结论 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方法 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程建华;笪虎;冯大军;薛书生;顾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放疗期间给予顺铂40 mg/m2,第1天,每周1次,连续7周;观察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后给予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800 mg/m2,第1~5天,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3~4级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疗,32.1%(18/56)患者完成7次同期化疗;78.6%(44/56)患者完成6次同期化疗,89.3%(50/56)患者完成5次同期化疗.结论 局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区域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单纯放射治疗好,可明显提高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消退率,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丁照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柱后正中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23例腰、腿痛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1例,Ⅰ~Ⅱ度退变性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和长肌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电凝剥离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显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黄韧带外侧缘和横突根部,行局限减压;对需要行内固定者则清除髓核,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调整椎间隙,有滑脱者进行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腰、腿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85分降至术后1.44分;滑脱获得复位,无螺钉植入失误,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正中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能够大可能保留脊柱的原始解剖结构,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文波;邝铭业;赵小泉;陈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治愈52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不可逆性休克、严重颅脑损伤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重症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加强院前急救,尽早明确诊断及适时、恰当的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兴海;梁兴忠;马成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F波在GBS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准北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至2009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且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7例患者,对其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 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检测,共检测 329条运动神经及235条感觉神经,F波329条,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病1周内54%患者的F波出现不正常,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仅有6%,38%的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57%患者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30%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21%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未发现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早期F波较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杨静;赵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病例1:28岁,足月妊娠自然分娩后4+月于经后第5天来我院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前查体无手术禁忌,按手术步骤放置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术中顺利,术后无异常.半年后计划生育查体发现宫内节育器下移,来我院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
作者:刘敬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预防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的时效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年龄70~85岁.手术时间在45 min之内结束为Ⅰ组;手术在1.5 h之内为Ⅱ组,于手术一开始就缓慢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手术时间在60 min及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推注速尿20 mg进行处理;手术时间>2 h为Ⅲ组,手术开始前充盈膀胱,于耻骨上3 cm处穿刺造瘘,其余同Ⅱ组.开始估测手术时间不符的排除实验,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2 h(T2)、4 h(T3)时点各采患者肘正中静脉血3 ml,取少量测血糖(Glu),其余测定电解质.结果 三组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前列腺增生电切综合征.Ⅰ组与术前比较各时点Na+、K+、Cl-和Gl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两组与术前比较,各时点K+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Na+、Cl-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Glu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预防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应采取以下的治疗措施:①手术时间应限制在1 h左右,如不能完成手术,应预防性的使用高渗盐水和利尿剂,手术时间更长或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膀胱造瘘灌注,并保持畅通;②高龄老年患者或术前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用5%甘露醇作为灌洗液,甘露醇不含电解质,只有6%~10%被吸收代谢掉,其余被肾脏滤过并以原形排泌于尿液中;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应加强对血钠和血糖等的监测,一旦出现明显异常,应尽快给予对症处理治疗.
作者:吕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DD)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60例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并随访患者的病情.结果 160例患者有2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术前DD的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7 d的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动态监测对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慧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与评价经皮肾镜下应用第四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复杂性肾结石 136例 (单侧 107例,双侧29例),腹部平片(KUB)测量结石长径2.2~6.6 cm.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采用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对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均一期建立经皮肾通道,手术总的结石取尽率为 90.2%,泌尿系梗阻解除率为 100%.平均手术时间 53 min.术中失血 10~300 ml,平均90 ml.单发肾结石取尽率为95%.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2 d.13例残石,6例二期碎石;4例术后 1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6例术后短期发热.随访 2~10个月,无大出血、感染、肾周积液.结论 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碎石、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湘;张雪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起源于胎儿红细胞血型从父亲方面遗传了母亲没有的抗原,胎儿这些红细胞在母亲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的IgG血型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诸多溶血病的症状和合并症.国内外报道这类病例比较多,笔者就2010年期间收集的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37例,结合国内已报道的资料,对HDN三项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锋;马红丽;刘君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科于2010年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35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1]:年龄3~12岁,男女不限,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痰多、舌苔黄腻等表现.
作者:孙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的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56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NO水平,同时对上述患者的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单眼有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DON组.结果 正常对照(NC)组患者NO含量高(P<0.01),DON组NO含量低(P<0.05).结论 NO水平在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晖;任建功;胡雪剑;张文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药配方颗粒组(以下称中药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高烧时退热,营养支持,合并细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等治疗,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中药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结果 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中药组有效率为90.00%.中药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上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效果好,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郝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活动期SLE,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 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 CTX+VCR+Pred) 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 ( CTX+Pred ),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血沉(ESR),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 B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ESR、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C3、C4,AL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感染、肝功能损害、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SLE,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 与细胞周期非异性药物(CTX) 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 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诱导疾病缓解.
作者:汪学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开封市鼓楼结核病医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培菲康420 mg,每天3次,联合舒丽启能20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疗程4周;B组仅给予舒丽启能20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种方法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50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B组5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并且治疗前后完成肝功能检查的病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3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高1例治疗5 d后下降至11.6 g/L.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后,通过某种机制,可以引起血浆白蛋白浓度较用药前有所下降.
作者:李雪萍;黄艳霞;冯建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达英-35与归肾丸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将41例确诊的PCOS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达英-35,每日1片,同时服用归肾丸,每天一剂,连服21 d为1个周期,停药待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下一周期.要求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第2~4天测定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睾酮(T)、催乳素等生殖激素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记录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每月记录经量、痤疮、多毛的变化.结果 23例月经减少者中18例经量较前增多,26例痤疮者中1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19例多毛者有13例症状明显改善.血LH、FSH 水平明显下降(P<0.01),LH/FSH恢复正常(P<0.01),T明显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达英-35与归肾丸联合应用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症状,使异常升高的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作者:要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