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体会

李金山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综合治疗,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所2015年1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治疗对象,总结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风险,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结论坚持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眼睑松弛症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了解眼睑松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眼睑松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眼睑松弛症患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结论:对眼睑松弛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行双重睑设计切口,分析眼睑解剖结构,更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果,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治疗还达到了眼部美容之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谭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伸护理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从社区中选取3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由社区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以及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组成的护理小组给予的延伸护理措施,对比受试对象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受试对象护理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以及掌握情况显著改善,且受试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比上,护理后要显著优于护理前,P< 0.05.结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以及掌握情况,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且能显著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临床指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邱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为主,其次为听力丧失(85%)、眩晕(80%);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W1提示右侧顶枕叶呈片状低信号、左侧额叶顶叶呈斑点状低信号、压水像提示右侧顶枕叶片状高信号、左侧额叶顶叶呈斑点状高信号.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袁现及影像学特点各异但均均不具有特异性,将二者结合将有助于降低误诊发生率.

    作者:韩春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直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对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效果作为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周到细致的护理,50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平均20d治愈出院,随访护理满意率为95.2%.结论通过合理的心理辅导和高效的术中护理在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万玉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于早期接受系统的降压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早期系统的降压治疗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临床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早期接受系统降压治疗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仁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10U/ml肝素盐水组)、C组(50U/ml肝素盐水组)和D组(100 U/m1肝素盐水组)各30例,比较四组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46.66%,20.00%,30.00%,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2±0.42)d,(2.90±0.43)d,(2.93±0.32)d,(2.97±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U/ml肝素盐水组发生率高.结论: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封管,既不会增加留置针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苏小林;阳华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环境因素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之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在许多国家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无论给个人还是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自身因素、遗传、心理、生理因素等.在人群的遗传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哮喘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管书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饶学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8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等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试验组患者结合心理护理进行治疗.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的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 0.05.结论:临床应用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有重要的价值,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金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生理盐水联合金霉素眼膏预防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研究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联合金霉素眼膏在预防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感染的效果,为尿道下裂患儿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与护理,避免术后发生尿路、伤口感染,降低尿道成形术的失败率,有效减少尿道狭窄、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减少护士日常工作量.方法:对40例患尿道下裂的儿童进行历史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仅在有渗出物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试验组在用生理盐水棉签清除尿道口的分泌物后均匀地涂抹金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涂抹的范围包括尿道支撑管与新尿道口的交界处和原尿道下裂的开口处.于术后每周的第三天早上7点采集患儿中段尿送检,以尿中出现5个以上白细胞为阳性指标.收集的数据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运用x2检验的方法.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尿道下裂患儿术后三周的尿检结果显示未涂金霉素眼膏的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的机率分别为:40%、45%、35%,而试验组术后三周的尿路感染发生机率分别为:10%、15%、5%,试验组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生理盐水联合金霉素眼膏在预防尿路感染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效用,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伤口感染、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率,还可有效的减轻患儿反复就医的痛苦和手术的打击,为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肖日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穴位敷贴联合止吐预防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

    目的:评价穴位敷贴联合止吐在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36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防治方法不同分为采取穴位敷贴联合止吐治疗的观察组与接受止吐单用方案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治疗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控制率为88.8% (16/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2% (13/18)(P<0.05).结论:胃肠肿瘤化疗恶心呕吐副反应采取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作者:凌国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促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临床助产分析

    目的:探析临床助产在促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75例,分成A组(75例)、B组(50例)、C组(50例),A组仅采用催产素给予促宫颈扩张处理,B组采用人工破膜助产,C组采用人工破膜引产与滴催产素联合助产,对比三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先露下降速度以及宫口扩张速度.结果:A组、B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的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C组所需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C组相对于A组、B组来说,其活跃期先露下降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与人工破膜技术联合用于产科临床中,可达到缩短产程、加快宫颈扩张速度等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戴林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对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研究

    在医学领域,解剖学是极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医学知识.关于解剖学的教学,可以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两个方向.随着医学设备的不断创新,以及CT、MRI等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也要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剖学这门学科.文章在分析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结合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两种解剖学模式实行结合教学的方法,以期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和振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例,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入院的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辛伐他汀配合治疗,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试验结果、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运动所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在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工作中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在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组,各组48例,观察康复护理成效.结果:康复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传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结论: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周康复护理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洪英;夏莘;廖化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治疗的102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资料,依据治疗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予弹力套治疗的47例设为对照组,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的5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行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为降低盆腔炎反复发作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反复发作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统计35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在盆腔炎反复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控制盆腔炎的反复发作,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10例患者症状有改善,3例患者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35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5例患者比较满意,4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8.6%.结论:采用盆炎汤剂治疗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昌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就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绒毛膜癌患者共280例,采用掷骰子的方式随机分为奇数组(n=140)和偶数组(n=140),奇数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化疗,偶数组则应用介入性动脉化疗和栓塞疗法,对比其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措施不同,偶数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奇数组少,此外,血清β-HCG指标的变化及恢复时间均较对奇数组短,经比较,有统计性的差异(P<0.05).结论:目前,就临床上绒毛膜癌患者给予介入性动脉化疗并且联合栓塞疗法治疗的临床优势显著的优于静脉化疗,治疗措施可以值得患者去选择和信赖.

    作者:官静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饮用萝卜汤对子宫全切病人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饮用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式子宫切除患者70例,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人.术前一日晚22:00后禁饮进食,术后六小时后进食,观察组少量频次饮用萝卜汤,对照组饮用四磨汤.结果:观察组患者三次服药人数比率为57.14%,四次及以上服药人数比率为34.29%;对照组患者三次服药人数比率为42.86%,四次及以上服药人数比率为54.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19±0.92)h,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2.87±1.46)h,观察组患者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用萝卜汤对子宫全部切除术后病人的通气有积极的作用,且病人乐于接受

    作者:程敏;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科学家揭示T细胞的免疫特质并绘制肝癌免疫图谱

    北京世纪坛医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以及美国AMGEN公司的欧阳文军研究组,在《Cell》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对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是国际上迄今为止针对T细胞的规模大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