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林;阳华玉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2015.5月间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进行手术期一般护理,于2015.7月-2016.8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结果:研究组膝关节恢复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负重恢复用时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较高.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患者骨折愈合及机体完全负重用时较短.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认识行为治疗,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共计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认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认知组进行医治,使用西医药物疗法对常规组病人进行治疗,将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手段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认知组病人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四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好的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乾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展开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日后的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各行业均通过对科技的利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以食品微生物检验为例,高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就现阶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仍有不少食品企业对该技术的了解水平较低,限制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特点和重要性加以阐述,同时重点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肖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饶学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采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115例患者中,107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3.04%,5例误诊,2例漏诊;经MRI检查,良性肿瘤21例,漏诊1例、误诊3例,检出率为80.95%;乳腺癌94例,误诊3例,无1例漏诊,符合率为96.81%;经病理学检查,115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为乳腺腺病、2例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2例为乳腺导管扩张、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为纤维腺瘤、6例为乳腺增生、25例为良性乳腺肿瘤、9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临床上运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较高,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沈兰;张顺源;李稼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体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B组和A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4例,B组进行常规护理,A组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相对于B组的满意度和心功能改善情况,A组更好,P<0.05;相对于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A组的更高,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体位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郑桂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在社会的现状是,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医院也更能将信息系统使用的更好,提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救治医疗方面也带来了方便.然而,用处越广泛,隐患相对来说也会越多,万一发生事故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就诊的病人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就需要医院对信息系统有个全面的管理,既能做到正常的使用,也能防止发生事故无法挽回的局面.本文主要的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更好的安全管理利用做出分析和看法.
作者:黄冬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口炎的症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小儿口炎中常见的类型,归纳了其常见症状与治法.结果:小儿口炎分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症状.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口炎应当分清种类,进行开方治疗,促进伤口痊愈.
作者:成光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分析和腹膜穿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在患者确诊后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其中有被诊断为急性水肿型的患者有75例,被诊断为出血坏死型的患者有25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有效诊断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昌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对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本院选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320例,对照组160例进行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对比两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对比(P>0.05),观察组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效果明显,改善肝肾功能.
作者:雷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饮用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式子宫切除患者70例,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人.术前一日晚22:00后禁饮进食,术后六小时后进食,观察组少量频次饮用萝卜汤,对照组饮用四磨汤.结果:观察组患者三次服药人数比率为57.14%,四次及以上服药人数比率为34.29%;对照组患者三次服药人数比率为42.86%,四次及以上服药人数比率为54.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19±0.92)h,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2.87±1.46)h,观察组患者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用萝卜汤对子宫全部切除术后病人的通气有积极的作用,且病人乐于接受
作者:程敏;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评估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双盲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取另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侯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中医症侯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77.78%.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目前家庭医生同理心水平、签约病人的自强能力水平以及两者的相关因素,探索一种借助提高医生同理心来加强病人自强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中心服务效果评估量表,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门诊和全科门诊各600名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比照全科门诊,家庭医生由于与病人的良好沟通能够让医生能更大程度的激起同理心,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对病人表现出关心友善;家庭医生制度支持下慢性病签约患者的自强能力水平明显高出对照组的病人.数据分析发现家医制度的建设不仅仅要发展青年医生,也要发展资深医师;同时应注意到对家庭医生在常见慢性病方面都要展开系统培训.结论:同理心良好的医患沟通大大提升病人的自强能力.病人看诊医生后能够明白他们的健康问题,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且能够提高面对、处理他们的身心问题的能力,避免盲目就诊及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作者:殷秀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广泛、种类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洪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意外事件,也没有出现髓内感染、切口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尽早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并非偶然,甚至认为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或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密切关联;即潜藏在胆道系统的隐性细菌性感染.
作者:戴准;杨志江;罗旭东;律东;陈康杜;林举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也是许多肾衰竭病人生存与延长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护士在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探讨并总结目前危害血透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具体有效的措施,维护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段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风痴呆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31).为甲组实施西医基础治疗方式,为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方辩证施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HDS-R)积分.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与93.5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前(HDS-R)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数据对比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就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绒毛膜癌患者共280例,采用掷骰子的方式随机分为奇数组(n=140)和偶数组(n=140),奇数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化疗,偶数组则应用介入性动脉化疗和栓塞疗法,对比其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措施不同,偶数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奇数组少,此外,血清β-HCG指标的变化及恢复时间均较对奇数组短,经比较,有统计性的差异(P<0.05).结论:目前,就临床上绒毛膜癌患者给予介入性动脉化疗并且联合栓塞疗法治疗的临床优势显著的优于静脉化疗,治疗措施可以值得患者去选择和信赖.
作者:官静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