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研究进展

王颖

关键词:微生物快速检验, 临床, 感染
摘要: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广泛、种类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放果.方法:将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性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对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相比P> 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评分相比P< 0.05.并且试验组产妇术后恢复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在肝胆管结石治疗过程中,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治疗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医院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48名患者结石得以取净,治疗痊愈率为96.00%;2名患者未取净的残余结石,残余率为4.00%.治疗后进行10个月的跟踪回访,48例结石取净病例共两例患者出现肝胆管结石复发现象,复发率为4.17%.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联合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具有很高的痊愈率,同时复发率较低,应用价值较为优良.

    作者:蒋绍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机械外骨骼能防老人意外滑倒/电子烟对人体危害不容小觑/脑扫描或可早期诊断儿童自闭症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路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护理效果,可推广运用.

    作者:贺书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分析和腹膜穿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在患者确诊后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其中有被诊断为急性水肿型的患者有75例,被诊断为出血坏死型的患者有25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有效诊断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昌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艾灸舒缓腰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艾灸舒缓腰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痛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艾灸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效果差异.结果:在疼痛评分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舒缓腰痛可以达到一定改善效果,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嗅觉测试助诊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早和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嗅觉受损.一项研究提出,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丧失的原因.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称有嗅觉功能障碍,而几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气味鉴别障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我院自制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按文化程度的差异对比患者健康教育相关需求及教育方式情况.结果: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患者在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等健康教育内容的自检得分逐渐降低(P<0.05),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倾向于直观性简洁的健康教育方式,而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倾向于主动性自主学习方式.结论: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应给予不同宣讲方式讲解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高效、合理的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屈珍;徐锐;张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试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现在社会的现状是,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医院也更能将信息系统使用的更好,提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救治医疗方面也带来了方便.然而,用处越广泛,隐患相对来说也会越多,万一发生事故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就诊的病人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就需要医院对信息系统有个全面的管理,既能做到正常的使用,也能防止发生事故无法挽回的局面.本文主要的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更好的安全管理利用做出分析和看法.

    作者:黄冬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2015.5月间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进行手术期一般护理,于2015.7月-2016.8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结果:研究组膝关节恢复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负重恢复用时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较高.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患者骨折愈合及机体完全负重用时较短.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婚夫妇婚检婚育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婚夫妇婚检婚育知识调查情况.方法:随机挑选2015年2月-2016年7月686名初婚未育已登记结婚男女,对其实施婚检婚育知识调查.结果:686例中,认同婚检且完成婚检者384例(55.98%),302例(44.02%)并无进行婚检;婚检者的婚育知识综合知晓率为94.30%明显高于未婚检者的婚育知识综合知晓率为36.29%,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x 2=18.752,P<0.05).结论:参与调查人员的婚检认知程度并不高,未进行婚检往往导致婚育知识知晓率明显降低,因此应加大婚检婚姻知识的宣传.

    作者:朱程英;潘庆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0例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所2015年1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治疗对象,总结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风险,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结论坚持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CI术后桡动脉穿刺皮下渗漏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PCI)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造影剂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心脏介入导管室(DSA)发生桡动脉穿刺部位造影剂渗漏血肿患者50例,对其中28例患者选择给予早期针刺联合中药消瘀膏敷贴使用及止血器减压法作为观察组,另外22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湿敷加弹力绷带加压法作为对照组.以干预3天时间为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血肿明显消散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上肢肿胀麻木明显减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桡动脉穿刺出血血肿及皮下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应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穿刺处疼痛麻木,促进血肿消散,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门诊实施院工流产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白利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老年痴呆患者64例,对照组32例应用加兰他敏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多奈哌齐治疗,经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智力、认知功能等进行评分对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的定向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计算力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认知能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都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都低,但多奈哌齐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余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值判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5.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检验危急值标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判定,能够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鹏;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认识行为治疗,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共计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认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认知组进行医治,使用西医药物疗法对常规组病人进行治疗,将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手段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认知组病人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四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好的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乾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整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来我院妇产科住院就诊的患者468例,其中产妇218例,人工终止妊娠患者146例,急慢性妇科病患者10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中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术围期输血量、住院时间、疗效、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产后抑郁症、术围期输血患者明显少于参照组;参照组所有输血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实验组要长;实验组有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肖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析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40例平分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临床疗效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 (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出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廖霓;张国英;熊梓宏;周芹;王孟;赵亚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