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

余秀

关键词:认知功能, 老年痴呆患者, 多奈哌齐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老年痴呆患者64例,对照组32例应用加兰他敏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多奈哌齐治疗,经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智力、认知功能等进行评分对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的定向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计算力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认知能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都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都低,但多奈哌齐优势更为明显.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度为95.12%,对照组为70.73%;青年且病程短的患者遵医度为100%,中老年且病程长的患者为79.1%;高文化水平患者遵医度为97.3%,低文化水平为73.33.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科学家揭示T细胞的免疫特质并绘制肝癌免疫图谱

    北京世纪坛医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以及美国AMGEN公司的欧阳文军研究组,在《Cell》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对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是国际上迄今为止针对T细胞的规模大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直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对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效果作为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周到细致的护理,50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平均20d治愈出院,随访护理满意率为95.2%.结论通过合理的心理辅导和高效的术中护理在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万玉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

    目的:关于社区儿童保健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社区0~6岁儿童家长200例,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再予以其健康教育,之后在对其儿童保健知识,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结果:在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前,其对于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一般,且进行预防接种的人数也较少,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其儿童保健知识了解人数显著增长,且其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人数也显著增加,优于之前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保健知识教育,以及预防接种疫苗教育,有助于帮助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及时带适龄儿童取接种疫苗,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元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口炎的几种常见病症与施治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口炎的症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小儿口炎中常见的类型,归纳了其常见症状与治法.结果:小儿口炎分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症状.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口炎应当分清种类,进行开方治疗,促进伤口痊愈.

    作者:成光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016年9月该院94例脊柱外伤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47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平片诊断方式,研究组进行MRI诊断,诊断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研究组脊椎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前纵韧带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诊断价值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脊柱外伤患者诊断方案的选择上,采用MRI对脊柱外伤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术后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GCS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切口疝(4.17%)、脑膨出(0.0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7%、20.83%)(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志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临床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索分析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以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均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明显更少,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仅为6.58%,明显性低于对照组的30.26% (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侯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放果.方法:将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性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对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相比P> 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评分相比P< 0.05.并且试验组产妇术后恢复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产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环境因素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之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在许多国家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无论给个人还是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自身因素、遗传、心理、生理因素等.在人群的遗传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哮喘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管书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初探

    本文展开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日后的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各行业均通过对科技的利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以食品微生物检验为例,高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就现阶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仍有不少食品企业对该技术的了解水平较低,限制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特点和重要性加以阐述,同时重点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肖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对产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68例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她们划分为西医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人数34例,对西医治疗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医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罗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为降低盆腔炎反复发作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反复发作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统计35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在盆腔炎反复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控制盆腔炎的反复发作,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10例患者症状有改善,3例患者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35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5例患者比较满意,4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8.6%.结论:采用盆炎汤剂治疗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昌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0例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所2015年1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治疗对象,总结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风险,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结论坚持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刺五加注射液不合理应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作者:罗忠俊;张海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儿童手足口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儿童手足口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事实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饮食、运动、用药、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洪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较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添加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有较显著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绪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在肝胆管结石治疗过程中,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治疗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医院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的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名肝胆管结石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48名患者结石得以取净,治疗痊愈率为96.00%;2名患者未取净的残余结石,残余率为4.00%.治疗后进行10个月的跟踪回访,48例结石取净病例共两例患者出现肝胆管结石复发现象,复发率为4.17%.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联合运用电子胆道镜进行肝切除具有很高的痊愈率,同时复发率较低,应用价值较为优良.

    作者:蒋绍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机械外骨骼能防老人意外滑倒/电子烟对人体危害不容小觑/脑扫描或可早期诊断儿童自闭症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