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梅;刘桂梅;王蜀湘
目的:探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及观察组(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2%,满意度9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0%、满意度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莉;阿不力克木江·阿不都如苏里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应用于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t6年1月接诊的52侧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X组(31例)和Y组(21例)并分别给予经腹和腹腔镜的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留置尿管时间外(P>0.05),其它方面及治疗有效率比较Y组均优于X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治疗Ⅱ期子宫内膜癌方面效果理想,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赵银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针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皮肤抓伤及留置针脱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抓伤(0%)、输液留置针脱落(7.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37.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皮肤抓伤、留置针脱落等情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过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患者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对其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的改变,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均显著升高,胰腺体积减小,出血、坏死病灶部分或完全吸收,渗出逐渐吸收,肾前筋膜变薄,且治疗后的CT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且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仕福;王虎;税波;刘洋;邓纯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行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出现复发问题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此次以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我院行根治性放疗方案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46例出现复发问题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并对其整体护理情况深入分析.结果:46例复发患者中,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从78.26% (36/46)升至95.65%(44/46),(P<0.05);SAS从(47.01±7.22)分降至(38.12±2.28)分,(P<0.05);SDS从(46.12±7.34)分降至(39.02±1.75)分,.(P<0.05).结论:对于患有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予以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如果有复发问题出现,需加强对患者的优质护理,在对其病情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其SAS分数以及SDS分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放疗后康复效果,可推广.
作者: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脑血管疾病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x 2=5.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一周、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均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退.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临床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卫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激光门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健康宣教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三十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Nd∶YAG激光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患者术后一周平均视力为(0.68±0.31),明显高于术前的(0.23±0.15)(P值<0.05);术后1天、7天、30天、90天六边形细胞比例低于术前30分钟数据,P值< 0.05,内皮细胞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P值>0.05.结论:激光门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同时配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
作者:黄胜;苗丽;李沙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每陛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陛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施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14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4例,入院时,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微创手术78例,其他患者开展去骨瓣手术、骨窗手术,对症治疗,11倒患者联合早期压低温治疗,25例联合高压氧疗.针对并发症:轻中度低钠血症4例口服补钠,3例进行静脉补钠,1例经鼻饲补钠;中枢性发热8例物理降温治疗;应激性溃疡24例,发病期间,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榆注,进行胃液酸碱值分析,调整用药策略;肺炎5例,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干扰、镇咳排痰.免疫支持等,颅内感染1例,验性应用抗生素,而后改为敏感抗生素治疗;脑积水,发生5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其余均采用分流术,癫痫5例,采用手术治疗,均采用致癫痫病灶切除,2例进行皮层热灼术,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结果:所有并发症均获得控制,出现1例难治性癫痫、1例重症肺炎,其余均痊愈,随访未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类型繁多,按照时间可分为早发、迟发,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内环境对于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对分组分层级管理进行应用临床价值.方法:以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需求、护理人员实情为依据,将我科护理人员分层五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对护理工作进行开展,分析实施效果.结果:分组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我科护理质量评分为(92.3±3.6)分,与实施前的(82.7±5.3)分比对明显较高,且实施后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实施前高,(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采用分组分层级管理进行护理管理,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小儿哮喘总共71例,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4例患者.另一组设观察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7例患者.治疗后两组比较疗效.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气和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淑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比较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46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RRT组和IHD组各23例.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治疗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CRRT组尿素氮、尿肌酐、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IHD组(t=2.219 ~2.938,P<0.05)低血压等不良反应30.43%明显低于IHD组60.87%(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 vs 17.39%)(P>0.05).结论:CRRT和IHD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CRRT相对而方疗效与安全性更好.
作者:权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测定李施德林漱口水中薄荷脑、桉油精的含量.气相色谱法.FID测器,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柱温:110℃.氮气流速:1.0ml·min-1.结果:桉油精、薄荷脑回收率分别为、99.2%、98.7%.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冬杰;梁慧敏;牵澄;巫醒晗;梁巧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恢复等是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胃瘫是可以自愈的.
作者:秦思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与改良置管相结合对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术后随访.结果:128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119例完全治愈,治愈率92.97%,复发率7.03%,复发对象经二次手术后也完全康复.膝关节功能(伸直、弯曲、活动度)术后和术前相比有较大改善.细菌学涂片检查细菌的覆盖率由97.63%减少到2.57%,P< 0.05.结论: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茶晓锋;周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某社区退休及贫困妇女86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纽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疾病防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结果:观察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应用之后,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和治疗妇女宫颈疾病的水平和质量,且能为防治宫颈疾病提供科学的临床医学,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代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实际疗效.方法:我们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15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各有7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出血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与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出血纠正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确切,患者的出血状况得到纠正,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对于低位结肠癌患者提供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间收治58例低位结肠癌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29例与研究组29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后肠造瘘口护理服务,为研究组患者提供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术后肠追瘘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9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士为结肠癌术后患者提供造瘘口系统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术后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方艳华;陈凤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地处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大道155号,其前身为巴州区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1月,2007年11月更名为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主要职能为一体的县级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职责.
作者:吴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的药物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给药方式(阴道后穹窿给药100例,舌下含服给药100例,空白对照100例)观察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对子宫收缩,扩张宫颈及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结果:用药组患者子宫收缩及宫颈扩张效果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好(P<0.05),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组间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及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有助于子宫收缩,扩张宫颈及减少术后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正敏;高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