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白血病强化后出现类白血病反应20例分析

杨声坤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现报告如下, 类白血病
摘要:总结我院近年收治急性白血病(AL)行强化后出现类白血病反应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脏围手术期的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观察心脏手术对心肌损害的程度和恢复的时间.方法:心脏术后病人分为轻、重两组CTnI动态测定.结果:心脏术后病人CTnI均升高,2~5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术后5~7天恢复正常.有效的处理后,CTnI平均峰值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缩短.结论:CTnI对心肌损害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效的治疗对心肌损害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楼正亮;詹晓洪;楼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妊娠孕妇及30例育龄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比较,PT、APTT均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孕妇FbG、D-D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01).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产前行凝血功能测定对预测妊高征的发展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波儿;唐禹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3例体会

    目的:回顾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完成(LC)103例,中转开腹5例,7例肝下小网膜孔置引流管,术后中毒性休克1例,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严格规范化培训,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安全开展LC的根本保证.

    作者:马成权;刘艳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静点联合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118例体会

    为探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减少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尽快改善症状,我科自1999年4月~2001年10月对收治的11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采用清开灵注射液静点联合黄连素、环丙沙星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廷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6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目前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头晕、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认为年老体弱或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而延误诊断.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误诊的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并发脑梗塞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并发脑梗塞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病例共21例,经补液、纠正高血糖、治疗脑梗塞等措施.存活13例.结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容易并发脑梗塞,死亡率高,需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作者:王思荣;吴穗;陈晓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SP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ASP(负荷量/维持量,mg)150/50(22例)、300/100(21例)、450/150(20例)和对照组(23例).ASP治疗各组于首日晨空腹顿服普通型ASP分别150、300和450mg.各首次剂量后每日分别顿服肠溶型ASP50、100和150mg维持13天.治疗组及对照组一般治疗相同,疗程14天.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不同剂型和不同剂量的ASP均可出现上腹不适、烧心、反酸和/或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胃镜下胃粘膜表现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05);胃液PGE2水平与胃镜下胃粘膜病变程度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李鸿彬;丁贯一;孔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首要的并发症,是难急重症之一.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使用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指导

    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72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影响疼痛的因素有: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乳房胀痛、留置尿管疼痛、体位限制引起局部疼痛等.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合理应用止痛药,减轻切口疼痛;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减轻子宫收缩痛;加强导管护理及生活护理;耐心细致的指导.

    作者:张凤珍;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群发性四季豆中毒25例报告

    我院于2003年5月26日收治了25例群发性四季豆中毒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智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功血4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40岁以上围绝经期功血病人46例,应用诊刮-炔诺酮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杨美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器官损害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儿童器官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重症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统一综合治疗标准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 200~500mg/k.d,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心肌酶、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恢复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CK-MB、LDH、ALT、AST、r-GT以及心电图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应用于重症感染病人安全、效果好,可干预重症感染器官功能损害,促进其恢复.

    作者:林洁英;林吉进;林郁生;陈俊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开封县1991~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回顾分析

    为了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探索预防保健措施,本文对近10年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宋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生理性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理起搏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9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中,生理性起搏者56例,非生理性起搏者35例,对其房颤的发生情况和心功能状况进行回顾性自身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生理性起搏患者起搏心脏LVEF明显增加(P<0.01),DDD起搏者E/A比值显著增加(P<0.01),AAI起搏者E/A比值增加(P<0.05);非生理性起搏(VVI)者LVEF明显降低(P<0.05),LAD明显增大(P<0.01),E/A比值下降.生理性起搏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VVI起搏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可以降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尤其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作者:邵庆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亚临床胆囊癌二期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胆囊癌(SG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处置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例不同癌级SGC采用不同的术式.结果:在二期根治性手术的病例中,PT1癌级的预后无明显影响,PT2癌级效果佳,PT3癌级病人的存活时间相对延长.结论:早期诊治是影响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二期根治性手术确能提高这一致死性疾病的生存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视为胆囊癌手术的禁忌.

    作者:施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d、3d、5d、7d、10d的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结果:血清CRP水平术后第一天即升高,第三天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修复和机体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清中的CRP对判定机体免疫状态、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希光;李爱民;陈覃;江伟;李宁;马逵;何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LDHLRS152例患者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结论:①应时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②根据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王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尿β2-MG、Alb在儿童肾脏疾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儿童肾脏疾病患者尿中β2-微球蛋白可早期发现患儿肾脏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敏感的ELISA定量方法.结果:肾病综合症组、肾炎组、过敏性紫瘢组β2-MG、Alb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结论:ELISA定量检测尿中β2-MG、Alb是早期检测肾脏损伤的一个简便、敏感、特异性强的指标.

    作者:陈会枝;王喜英;岳永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肺癌34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肺癌肺外表现少见.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确诊肺癌时,多数患者已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时机,因此要提高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自1980年1月至2002年1月本院收治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3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文;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