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脏围手术期的测定

楼正亮;詹晓洪;楼伟华

关键词:心肌损害, CTnI升高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观察心脏手术对心肌损害的程度和恢复的时间.方法:心脏术后病人分为轻、重两组CTnI动态测定.结果:心脏术后病人CTnI均升高,2~5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术后5~7天恢复正常.有效的处理后,CTnI平均峰值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缩短.结论:CTnI对心肌损害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效的治疗对心肌损害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LDHLRS152例患者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结论:①应时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②根据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王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首要的并发症,是难急重症之一.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使用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通脉酯、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通脉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并与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全良;程全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SP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ASP(负荷量/维持量,mg)150/50(22例)、300/100(21例)、450/150(20例)和对照组(23例).ASP治疗各组于首日晨空腹顿服普通型ASP分别150、300和450mg.各首次剂量后每日分别顿服肠溶型ASP50、100和150mg维持13天.治疗组及对照组一般治疗相同,疗程14天.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不同剂型和不同剂量的ASP均可出现上腹不适、烧心、反酸和/或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胃镜下胃粘膜表现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05);胃液PGE2水平与胃镜下胃粘膜病变程度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李鸿彬;丁贯一;孔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口服平息散致癫痫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农民.因面肌阵发性抽动7小时于2003年2月22日入院.

    作者:张孝超;江绍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用量100ng@kg-1@min1,每天连续使用5小时,连续5天,观察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肺动脉压与动脉压之比(pp/ps)、心脏指数(CI)、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结果:左右心射血分数较用药前明显改善,CI升高(P<0.05),肺动脉压力与主动脉压力之比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肺阻力指数低于用药前(P<0.01),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心肺功能均有异常,应用前列腺素E1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申红亚;胡亚兰;郭琳;郭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羊水栓塞死亡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孕2产1,以停经41周待产于2002年6月9日8时人院.末次月经2001年8月26日,预产期2002年6月2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感胎动,孕期产前检查均正常,既往健康.

    作者:侯爱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凯西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酒精性肝炎在我国逐渐增多,我们应用凯西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水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阿昔洛韦加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的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应用口服阿昔洛韦加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应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d、3d、5d、7d、10d的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结果:血清CRP水平术后第一天即升高,第三天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修复和机体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清中的CRP对判定机体免疫状态、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希光;李爱民;陈覃;江伟;李宁;马逵;何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群发性四季豆中毒25例报告

    我院于2003年5月26日收治了25例群发性四季豆中毒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智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一日清单制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下称一日清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每日发生的一切费用,按明细项目(包括药品费、注射费、床位费、化验费、取暖费等)逐项登记,列出清单.它是患者就医的明白卡,也是促进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的监督卡.实行一日清单两年来,我们不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以探讨一日清单实施的佳途径,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实施一日清单制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再出血的防治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将78例接受微创穿刺术患者作为研究时象,根据有无再出血进行分因素研究.结果: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再出血与手术时机选择、首次血肿清除量、血压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结论:选择适宜手术时机、适宜的首次清除量,合理控制血压,注意穿刺针的位置及抽吸时负压的控制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王五洲;王志利;李爱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6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目前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头晕、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认为年老体弱或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而延误诊断.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误诊的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髋关节脱位病人按照不同的年龄分别采取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牵引加手术等方法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降低了残疾程度.结论:强调手术前后的临床基础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安林芝;郭杨;吴若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脏围手术期的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观察心脏手术对心肌损害的程度和恢复的时间.方法:心脏术后病人分为轻、重两组CTnI动态测定.结果:心脏术后病人CTnI均升高,2~5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术后5~7天恢复正常.有效的处理后,CTnI平均峰值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缩短.结论:CTnI对心肌损害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效的治疗对心肌损害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楼正亮;詹晓洪;楼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穿刺插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我科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对32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插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皮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与开胸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经皮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日益增多,已部分取代了开胸于术.为了探讨该方法的效果,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我们搜集了我院同期进行的开胸PDA结扎术与之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涛;潘同国;杨勇;王作军;陈宝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心梗相关动脉再通后对QTd的影响.方法:回顾125例成功接受PTCA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的心电图测量,时比分析106例不适合或因各种原因未行PTCA或溶栓患者(对照组)不同时间QTd的变化.结果:PTCA再通组同对照组比较术前QTd、QTcd均明显延长,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TCA组术后24小时、3天QTd、QTcd同本组术前比较明显缩短(P<0.05),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于AMI患者,成功PTCA后QTd和QTcd明显缩短.

    作者:蔡志雄;徐荣和;陈平;朱稚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补钙致高钙尿症5例误诊分析

    我们于1999年~2001年共收治5例单纯由补钙导致的高钙尿症患儿,均被误诊,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王水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