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补钙致高钙尿症5例误诊分析

王水有

关键词:儿童补钙, 高钙尿症, 文献复习, 误诊, 患儿, 报告
摘要:我们于1999年~2001年共收治5例单纯由补钙导致的高钙尿症患儿,均被误诊,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3例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高度恶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易变性、多样化表现的特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被误诊的3例恶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雪琴;周兰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6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目前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头晕、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认为年老体弱或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而延误诊断.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误诊的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静点联合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118例体会

    为探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减少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尽快改善症状,我科自1999年4月~2001年10月对收治的11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采用清开灵注射液静点联合黄连素、环丙沙星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廷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并发脑梗塞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并发脑梗塞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病例共21例,经补液、纠正高血糖、治疗脑梗塞等措施.存活13例.结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容易并发脑梗塞,死亡率高,需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作者:王思荣;吴穗;陈晓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82例不同的冠心病人、25例正常人血清中常规血脂指标(CHO,TG,L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结果:①OX-LDLAb冠心病人显著高于正常人(P<O.05),各冠心病组间无明显差异;②OX-LDLAbOD值与LDL水平相关(γ=0.3338,P<O.05);③各冠心病血脂指标正常,其OX-LDLAb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OX-LDLAb与冠心病密切相关,OX-LDLAb与LDL浓度有关.OX-LDLA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高于CHO、TG、LDL.

    作者:徐岷;王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安定控制毒鼠强中毒抽搐发作46例临床分析

    毒鼠强中毒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强直性抽搐痉挛,甚至致呼吸肌痉挛麻痹窒息死亡.因此尽快、彻底控制抽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安定是控制毒鼠强中毒抽搐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其应用剂量及疗效报道差异较大,现将我们应用安定控制毒鼠强中毒抽搐发作46例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CT诊断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儿科1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头颅CT资料,以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清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下颈椎不稳症15例临床分析

    颈椎不稳症是指生理载荷下颈椎椎节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如果发生在颈2~3椎节以下则称为下颈椎不稳症,也有人称为下颈椎失稳症[1].该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再加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被误诊.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15例下颈椎不稳症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d、3d、5d、7d、10d的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结果:血清CRP水平术后第一天即升高,第三天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修复和机体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清中的CRP对判定机体免疫状态、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希光;李爱民;陈覃;江伟;李宁;马逵;何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氢氯噻嗪分别与缬沙坦或苯那普利联合应用降压疗效观察

    在高血压佳治疗HOT研究中,确定血压138.5/82.6mmHg(1mmHg=0.133kPa)为高血压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佳血压水平[1].据报道有近70%的高血压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我们对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联合应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Valsartan)、氢氯噻嗪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观察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正丽;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口服平息散致癫痫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农民.因面肌阵发性抽动7小时于2003年2月22日入院.

    作者:张孝超;江绍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2O例外伤出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

    外伤出血性休克是外伤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伤情重,抢救时机短,尽快尽早给予恰当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小影;陈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次/d,每次100mg,疗程半年.结果:治疗组的HBe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hild-pugh积分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抑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HBV复制,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

    作者:张连峰;尚杰;李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氯丙嗪治疗支扩大咯血80例分析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1~2001年底共收治120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选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氯丙嗪治疗者8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16~64岁,平均46岁,病程3~5天,首发48例,复治32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47岁,病程4~5天,首发32例,复治8例.

    作者:李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观察

    1997年2月~200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有30例拒绝化疗,采用对症治疗.在同期采用联合化疗的患者中,收集具有可比性资料30例作对比研究,观察联合化疗对晚期NSCLC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一日清单制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下称一日清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每日发生的一切费用,按明细项目(包括药品费、注射费、床位费、化验费、取暖费等)逐项登记,列出清单.它是患者就医的明白卡,也是促进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的监督卡.实行一日清单两年来,我们不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以探讨一日清单实施的佳途径,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实施一日清单制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SP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粘膜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ASP(负荷量/维持量,mg)150/50(22例)、300/100(21例)、450/150(20例)和对照组(23例).ASP治疗各组于首日晨空腹顿服普通型ASP分别150、300和450mg.各首次剂量后每日分别顿服肠溶型ASP50、100和150mg维持13天.治疗组及对照组一般治疗相同,疗程14天.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不同剂型和不同剂量的ASP均可出现上腹不适、烧心、反酸和/或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胃镜下胃粘膜表现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05);胃液PGE2水平与胃镜下胃粘膜病变程度及胃粘膜病理学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李鸿彬;丁贯一;孔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宏;邵素英;沈绚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补钙致高钙尿症5例误诊分析

    我们于1999年~2001年共收治5例单纯由补钙导致的高钙尿症患儿,均被误诊,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王水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首要的并发症,是难急重症之一.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使用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