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颈椎不稳症15例临床分析

王晓国

关键词:下颈椎不稳症, 颈椎失稳症, 生理载荷, 临床症状, 临床医生, 临床表现, 活动, 误诊, 患者, 病因
摘要:颈椎不稳症是指生理载荷下颈椎椎节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如果发生在颈2~3椎节以下则称为下颈椎不稳症,也有人称为下颈椎失稳症[1].该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再加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被误诊.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15例下颈椎不稳症患者,现总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3例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高度恶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易变性、多样化表现的特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被误诊的3例恶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雪琴;周兰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网状加强片对基托受力的影响

    加强义齿基托的受力,不增加基托的厚度,尽量减少异物感,一直是广大修复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近五年来,我院引进德国生产的义齿网状加强片,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加强片质地薄,韧性大,弹性好,易操作,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淑珍;尚君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2O例外伤出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

    外伤出血性休克是外伤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伤情重,抢救时机短,尽快尽早给予恰当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小影;陈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尿β2-MG、Alb在儿童肾脏疾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儿童肾脏疾病患者尿中β2-微球蛋白可早期发现患儿肾脏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敏感的ELISA定量方法.结果:肾病综合症组、肾炎组、过敏性紫瘢组β2-MG、Alb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结论:ELISA定量检测尿中β2-MG、Alb是早期检测肾脏损伤的一个简便、敏感、特异性强的指标.

    作者:陈会枝;王喜英;岳永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白血病强化后出现类白血病反应20例分析

    总结我院近年收治急性白血病(AL)行强化后出现类白血病反应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声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过期妊娠与延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底收治680例住院分娩产妇,其中过期妊娠50例,延期妊娠123例,现比较延期妊娠与过期妊娠对分娩方式及胎儿的影响.

    作者:郭翠芳;王晶;郭冬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3MU/次,肌肉注射,开始每日一次,连用30天,后改为隔日一次,总疗程90天.胸腺肽10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总疗程90天.A组干扰素+胸腺肽治疗,B组单用干扰素,C组单用胸腺肽.结果:疗程结束后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20(47.6)、8(25.0)、5(16.1),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P<0.01).疗程结束半年后,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18(42.9)、7(21.9)、4(12.9).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肝炎较单用干扰素或胸腺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守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器官损害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儿童器官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重症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统一综合治疗标准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 200~500mg/k.d,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心肌酶、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恢复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CK-MB、LDH、ALT、AST、r-GT以及心电图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应用于重症感染病人安全、效果好,可干预重症感染器官功能损害,促进其恢复.

    作者:林洁英;林吉进;林郁生;陈俊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麦普宁与脑活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

    麦普宁即注射用葛根素,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脑活素系脑代谢激活剂.我们将两药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宋丽雅;翟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指导

    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并发脑梗塞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并发脑梗塞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病例共21例,经补液、纠正高血糖、治疗脑梗塞等措施.存活13例.结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容易并发脑梗塞,死亡率高,需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作者:王思荣;吴穗;陈晓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阿昔洛韦加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的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应用口服阿昔洛韦加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应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髋关节脱位病人按照不同的年龄分别采取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牵引加手术等方法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降低了残疾程度.结论:强调手术前后的临床基础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安林芝;郭杨;吴若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内镜介入治疗方法对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4例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永久性金属支架扩张术组4例(A组),暂时性金属支架扩张术组12例(B组),经Savary-Gilliard扩张器扩张治疗8例(C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吻合口窄处直径0.1~0.8cm,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2~4级;治疗后吻合口窄处1.3~2.0cm,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0~1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8个月不等.结果:A组术后1年的随访患者中100%(4/4)复发吞咽困难.B组术后1年的随访未发现吞咽困难复发.C组术后2个月的随访患者100%(8/8)复发吞咽困难.结论:暂时性金属支架扩张术是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时间一般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作者:潘智伟;方军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力尔凡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临床分析

    自1999年10月~2002年5月我们用力尔凡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30例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相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由基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氧自由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的血清变化规律,探索其在HFR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96例HFRS患者的121例次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动态观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HFRS患者不同病期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热期SOD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少尿期SOD、MDA的变化为明显(均为P<0.01),在该期中有并发症组SOD、MDA与无并发症组SOD、MDA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P<0.01),在多尿期和恢复期SOD、MDA逐渐趋于正常.结论:自由基在HFRS各病期均有规律性异常变化,提示自由基可能参与了该病发病机制.该研究对进一步探讨HFRS的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相应的治疗、了解病情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作者:王培珍;张东辉;刘锦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用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组分变化,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法国SEBIAMG-300半自动电泳分析仪对217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217例肾脏疾病患者测得结果分别为:肾小球性蛋白尿69.1%,混合性蛋白尿14.7%,生理性蛋白尿13.9%,肾小管性蛋白尿2.3%,均符合临床诊断的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等的肾脏疾病.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于量化,无创伤性,灵敏度高,且样本可保存,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燕;周淑华;陈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首要的并发症,是难急重症之一.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使用中药加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3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昼夜血压节律消失、24hSBP、NSBP、SBPload、24hMBP、NMBP,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而PSBP、24hDPB、DDBP、NDBP、DBPload、DMBP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高为明显.24h平稳降压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降压方法.

    作者:谢爱霞;吴胜利;彭华;乔金彪;高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浆可溶性c-kit及SCF水平的测定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由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了,长期困扰着临床,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再障的发病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孟晓晖;冯剑飞;王军;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