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对在降低意外妊娠率中的应用

李新梅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 意外妊娠, 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对在降低意外妊娠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 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3,术后放置圆宫环宫内节育环)和试验组(n=43,术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环),对两组妊娠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无1例患者发生节育环脱落事件,其带环妊娠率、腹痛、性交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环有利于降低意外妊娠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 2015年9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进行就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结果:所有三组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肺部感染所致.结论: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和患者本身疾病无明显关系,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志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特色优质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为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80例,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95%同对照组患者的70%和72.5%相比,P< 0.05.结论:急诊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方法: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社区群众的日常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5%,围产期保健知晓率为81.2%,婴幼儿喂养知识知晓率为75.4%,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5%,均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社区群众关于日常健康知识、围产期保健、婴幼儿喂养、慢性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健康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110例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55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在进行宫腔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以及口服戊酸雌二醇,并对观察组添加使用妇科康复炎胶囊,在一定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宫腔恢复正常率以及子宫内膜增厚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复炎胶囊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宫腔,有效解决宫腔粘连问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红;麦日古丽艾尼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外洗合消炎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和消炎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洗、消炎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内痊愈者39例,好转者11例,未愈者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外洗和消炎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凯;尚如国;胡建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川贝枇杷露、清喉利咽颗粒两种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对比2014年用药金额和2015年用药金额,以及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结果;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P< 0.05).结论: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至2015年日销售金额和年度用药金额高,且口感好、服用方便、见效快,因此颗粒剂比传统液体制剂用药频率更高.

    作者:周谏开;郑秀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 2016年2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具体状况等,给予相应的个体化、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治愈34例,显效43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8%,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显示,满意度为94.6%.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萎缩、肌肉萎缩等情况.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有助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魏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25℃配伍8h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50∶ 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进样量:20 μ L.同时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双黄连注射液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放置8h对黄芩苷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宋慧;宋梅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出院随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2012年至201 3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选2014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痛患者4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出院随访,近进行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出院随访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的患者也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可以有效改变患者的依从状态,使患者熟练掌握冠心病的疾病知识,促进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黄妹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包括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进行科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改建,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必配的清洗、灭菌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流程.对管理控制前后无菌物品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改建和科学管理后,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无菌合格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 2015年6月,缬沙坦组、氨氟地平组各42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白昼SBP、DBP、FPG、UM、Scr低于治疗前,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夜间SBP、DBP、FPG、UM低于治疗前,缬沙坦SDP、DBP高于氨氯地平组,缬沙坦FPG、UM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血压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血糖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并不能增进血压控制效果,但可改善肾功能.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护理

    目的:分析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特征,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其中201 3年1月~2014年3月接收284例纳入改进前,2014年4月~ 2015年12月接收325例纳入改进后,2014年4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疾病相关危象、普通意外事件、创伤性意外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作者:罗元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5例)和实验组(5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OLBPDQ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华会;杜秀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体会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服用桂枝加葛根汤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究服用前后椎动脉的血流好转情况.方法:取经X线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桂枝加葛根汤的服用为每日一次,是将中药汤剂煎煮后,分两次服下,1个疗程为一个月.疗程过后,对患者进行超声经颅多谱勒检测.观察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前后的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发现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后,椎动脉的血流参数在各个方面都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不错的疗效,椎动脉的血流状况有所改善,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麦迪努尔·艾尼;艾尼玩儿·吾布力哈斯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目的:建立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英》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用常规法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用常规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查.结果:皮炎湿敷剂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回收率均>70.0%.控制菌中,样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检查出控制菌,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检出控制菌.结论:使用常规法可以去除皮炎湿敷剂抑菌作用,此法可以适用于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作者:何维;张丹;朱星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与空腹血糖(FPG)、及脂类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2DM患者HBA1C控制水平分为三组:控制较好组HBA1C≤7%;控制较差组7%<HBA1C<9%;控制差组HBA1C≥9%,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回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生化指标比较显示HBA1C与空腹血糖和呈正相关(P<0.05);与TG、TC、LDL-C呈平行升高趋势(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糖化白蛋白的控制水平是否达标与其血糖、血脂以及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注重HBA1C、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在T2D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十分有价值.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阻生齿拔除术致颌面部皮下气肿2例

    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而常见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以面部疼痛肿胀、创口感染和张口受限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高速气动涡轮机在拔牙术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皮下气肿时有发生.气体通过切开的黏骨膜进入面颈部皮下组织,并通过组织间隙往上可进入颞肌、颅底间隙,往下可进入胸部、纵膈.本文报道两例拔牙中使用高速气动涡轮机致颌面部皮下气肿的病例,并对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诊断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姚海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

    药物制剂是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是促使患者迅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药物制剂制作中,需要科学的对各类技术手段进行使用,促使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吸收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制剂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药物的药性和吸收水平,促使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以下本文对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并着重对纳米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药物制剂的吸收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