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海德堡大学跨学科神经科学中心Hilmar Bad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增加大脑中某种特定DNA重组酶水平可明显提高认知能力.小鼠实验表明,Dnmt3a2蛋白能提高记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方法: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社区群众的日常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5%,围产期保健知晓率为81.2%,婴幼儿喂养知识知晓率为75.4%,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5%,均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社区群众关于日常健康知识、围产期保健、婴幼儿喂养、慢性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健康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药物制剂是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是促使患者迅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药物制剂制作中,需要科学的对各类技术手段进行使用,促使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吸收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制剂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药物的药性和吸收水平,促使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以下本文对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并着重对纳米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药物制剂的吸收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服用桂枝加葛根汤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究服用前后椎动脉的血流好转情况.方法:取经X线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桂枝加葛根汤的服用为每日一次,是将中药汤剂煎煮后,分两次服下,1个疗程为一个月.疗程过后,对患者进行超声经颅多谱勒检测.观察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前后的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发现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后,椎动脉的血流参数在各个方面都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不错的疗效,椎动脉的血流状况有所改善,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麦迪努尔·艾尼;艾尼玩儿·吾布力哈斯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眼科疾病患者(2013年9月~2014年6月),动态随机化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以后的护理中有运用的价值.
作者:郝鹏;孙佳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微格教学也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多个可观察、易于操控的小项目,利用现代影音设备及电子教学手段来对各项教学项目进行反馈的教学方法[1].微格教学法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大潮.
作者:董伟;闫大志;王金玲;林晓瑜;汤英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脉三支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心绞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对一例冠脉三支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全程随访、回顾分析,观察麝香保心丸改善心绞痛作用.结果: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冠心病三支病变未行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作者:董国峰;高希春;伊文;周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与空腹血糖(FPG)、及脂类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2DM患者HBA1C控制水平分为三组:控制较好组HBA1C≤7%;控制较差组7%<HBA1C<9%;控制差组HBA1C≥9%,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回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生化指标比较显示HBA1C与空腹血糖和呈正相关(P<0.05);与TG、TC、LDL-C呈平行升高趋势(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糖化白蛋白的控制水平是否达标与其血糖、血脂以及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注重HBA1C、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在T2D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十分有价值.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中风后汗证病例均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35例中风后汗证病例,经过四周治疗,治愈24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长君;孟国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产妇不同引产时限下的分娩结局,寻求安全科学的胎膜早破引产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 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均分为12小时引产组(A组)、24小时引产组(B组),同等条件下实施引产,对比2组产妇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用药前宫颈成熟状况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妇阴道分娩23例、自然临产14例;B组产妇阴道分娩29例、自然临产27例,B组阴道分娩率及自然临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产妇25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15例,提升率60%;B组产妇11例未临产,用药前宫颈评分相比入院时提升≥3分9例,提升率81.9%,宫颈评分改善幅度大于A组(P<0.05).A组出现胎儿窘迫1例、产后出血1例,未见宫内感染;B组胎儿窘迫1例,未见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荐胎膜早破24h引产,以提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率,改善宫颈评分,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张敏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糖尿病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PBL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应用中,我们围绕PBL教学理念,除开展经典教学模式外,还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探索应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本文基于PBL教学理念,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探索实践了适合妇产科学实践教学特点的多种教学形式,以期促进PBL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王静;苏晶;陈志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头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颜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 2015年9月来我院呼吸内科进行就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结果:所有三组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肺部感染所致.结论: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和患者本身疾病无明显关系,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志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术后标本的病理切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者6例,位于颌下腺者1例,1例发生于咽部,1例发生于鼻腔,1例发生于耳后.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镜下所见3例呈实体型结构,5例呈实体微囊混合型结构,1例为乳头囊状型,1例位滤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EMA阳性,P63、CK5/6、SMA阴性,S-100部分阳性表达,3例Ki-67增殖指数<5%;1例高级别腺泡细胞癌中Ki-67增殖指数>30%.结论:涎腺腺泡细胞癌属于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女性患者.该肿瘤有一定的复发及转移率,术后需密切随诊.
作者:蒋淑婉;王艳芬;丁永玲;刘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在急性胆囊炎切除术中采用腹腔镜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9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84.18%患者需使用止痛药,观察组仅为17.81%,且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并发症方面,对照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14%,观察组发生率为1.2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切除术采用腹腔镜操作可显著提升手术效果,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舒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儿科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病历,并通过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比例为91.09%,单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为70.06%,二联用药者占29.54%,三联用药占0.4%.
作者:尹加珍;李国春;黄新武;伍伦玲;杨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癌痛患者采取无痛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癌痛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无痛化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癌痛的缓解率.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8.38%.且实验组疼痛缓解率为97.44%,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3.7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患者采取无痛化护理,明显控制癌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
作者:贾丽平;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