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效果影响分析

王微

关键词: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糖尿病性白内障, 泪膜
摘要:目的: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滴眼液,后者给予术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 rmer)评分,观察两组but及Schirmer长度.结果:研究组的but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长(P<0.05);研究组的Schirmer长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液分泌量,值得临床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能够适应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医学院应当进行积极改革,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故本次主要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对于医学与人文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其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赵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应用定喘汤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定喘汤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缓解其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分析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分析影响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对56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记录的全部高血糖(≥11.1mmol/L)84次,其中输注管路堵塞致高血糖11次,局部吸收障碍致高血糖12次,食物种类与餐前大剂量输注方式不当致高血糖8次,情绪激动致高血糖1次,胰岛素基础率或餐前大剂量不足致高血糖86次;出现低血糖(≤ 3.9mm0 1/L)10次,其中半夜(0:00-4:00)低血糖6次.采取相应的对策治疗后,56例患者血糖基本稳定在3.9~11.1mmol/L予以出院.结论: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观察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观察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的手足皮肤反应中的作用,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方法:对26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和疾病症状自评表分别于患者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患者在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自评结果以轻度为主,少数为中度和重度.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安全的参与性,有利于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现.患者及家属对症状的自评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减轻或者避免程度严重的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

    作者:祝小花;叶宛萍;肖海雄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1月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治疗组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期前收缩,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翟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试验研究

    目的:对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进行免疫每性试验,以判断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情况.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给豚鼠腹腔注射某中药注射液7.72ml·kg-1致敏,后一次致敏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取各组半数豚鼠静脉注射相应受试药物予以激发,受试药物的激发量是致敏量的2倍,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给予某中药三个批次药物的豚鼠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此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无潜在致敏性.

    作者:吴琪;杨程;赵越;刘梦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科学家发现增强记忆的蛋白质

    海德堡大学跨学科神经科学中心Hilmar Bad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增加大脑中某种特定DNA重组酶水平可明显提高认知能力.小鼠实验表明,Dnmt3a2蛋白能提高记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确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平均分为奥氮平与氯氮平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NASS)、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在奥氮平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氯氮片组,奥氮平可以使患者生活的质量显著提高,效果优于氯氮平.结论应用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患者均有效,奥氮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卓越;严卫国;王俊;徐霞;吕治宇;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维持治疗患者36例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复发时间12 ~ 16周复发1例,16 ~ 20周复发1例,20 ~ 24周复发3例.经维持治疗有效25例,镜下复发7例,Hp阳性4例.结论维持治疗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使第一年的复发率从80%左右降至20%左右,其中对症状性复发的控制尤为肯定.

    作者:鲁林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观察与治疗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80例出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黄体酮肌注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口服地炔孕酮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血清孕酮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产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出现出血症状与产妇自身病症有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先兆性流产的重要迹象,因此当产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此症状时需加以重视,立即入院接受全面检查.

    作者:曹天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B组患者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比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19.35%,满意率为88.71%;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6.45%,满意率为98.39%.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有助于降低约诊间痛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小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糖尿病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糖尿病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研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使用地诺孕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使用地诺孕素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痛经以及性交痛等情况的发生率,并且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较治疗前,患者的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的数据经过对比,结果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对所有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以及凝血情况等进行检查,药物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会较小幅度地增加患者的凝血酶原片段F1+2以及蛋白C等,使用统计学软件与治疗前相关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地诺孕素进行治疗,会产生较高的效果,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方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微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微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且行外科手术82例患者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57%(33/42)、92.50%(37/40)、71.07%、85.37% (70/82),超声诊断甲状腺癌36例病理证实33例声像图中出现微钙化占78.78% (26/33).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癌简便易行,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法;微钙化是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晓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试验组行辛开苦降法治疗,另46例为对照组行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与病理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并辅以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对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良率为87.04%;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0.58±11.26)分,显著高于手术前(28.45±7.54)分(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006~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2006 ~ 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将我地区2006 ~ 2015年收集的经常规分离方法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486株进行研究,均进行分离、纯培养,然后实施二十种生化试验,根据生化结果选取符合的菌株,实施血清鉴定,确定终结果,然后实施药敏试验,总结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结果:486株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终确定为志贺菌属425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多,其次为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迟缓发酵蔗糖较多,全部确定的425株中则有88株迟缓分解蔗糖,宋内志贺菌基本无分解蔗糖,但分解乳糖与蔗糖,鲍氏志贺菌中4型不分解甘露醇较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主要对痢特灵、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及红霉素作用强,敏感率均不低于85%.结论:志贺菌属有自身的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特点,应加强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永群;罗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透室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透室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血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患者焦虑抑郁评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血透室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郑芸;唐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SpO2、P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治疗后SpO2、PaO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氧和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董强;鲁平海;李少雄;周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