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标记物在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邹杰锋;柴华;薛绪潮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诊断
摘要: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以及食管癌等均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范畴.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中有2/3为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肿瘤并制定靶向性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活动中应用中医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常规治疗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活动中,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盛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治和口服硫酸镁及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作者:朱凡特;孟红旗;林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颅脑MRI检查在儿童脑性瘫痪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中的诊断价值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我院住院确诊的95例脑瘫患儿的临床与MRI表现.结果:95例CP患儿MRI异常表现率为90.52%,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弥漫性或局灶性脑萎缩,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髓鞘发育不良和侧脑室扩大.其中痉挛型CP主要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先天畸形为主,其中的偏瘫病例以脑裂畸形或脑穿通畸形及脑软化并脑萎缩多见.而不随意运动型以基底节苍白球异常信号多见.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CP的MRI表现则多样化.结论:颅脑MRI检查为早期脑瘫的诊断及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杨萍;王艳华;刘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0例肺曲菌球的CT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曲菌球的CT诊断要点和价值,提高对肺曲菌球CT征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曲菌球临床、病理及CT表现特点.结果10例曲菌球中可见“新月形透亮”4例,“环形透亮”5例,曲菌球可随体位移动3例.结论:空洞(腔)内可动性块影伴“新月征”或“气环征”是肺曲菌球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刘涛;王新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的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并从原料血的制备与选择、接驳点的位置、上机的操作方法、洗涤次数、乳糜血的制备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进行探讨.结果:保持冷链制备优质的原料血,选用保存期<14d的库存血,选择合适的接驳点,正确掌握上机操作手法,选择合适的洗涤次数,提高乳糜血液的洗涤质量,洗涤红细胞(MAP)质量得到提高.结论:以上方法是提高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

    作者:黄小琴;骆洁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在肾绞痛中的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在肾绞痛中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护理观察.方法:112例肾绞痛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比洛芬酯和杜冷丁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杜冷丁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氟比洛芬酯治疗肾绞痛,使用快捷方便安全,镇痛作用平稳持久,能够明显缓解肾绞痛症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药物.

    作者:祝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2例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观察组)与12例盲视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清宫手术时间观察组7.50±2.46min,对照组17.08±2.78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8.93,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2.58 ±2.19mL,对照组24.17±5.76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6.51,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在月经量减少、清宫不全、闭经、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部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荟;余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节软骨损伤的MRI检查研究应用与进展

    采用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其还能够作为术前关节镜的筛选工具,对关节镜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对关节软骨损伤的MRI检查方法、MRI在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优势、MRI在关节软骨研究的新进展等进行系统的阐述说明,对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检查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刘海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变基础为大、中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作者:江昕;邓华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22例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较轻.

    作者:王少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人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与分次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中轻度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3名70 ~ 78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左右半口牙齿分别进行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和分次牙周基础治疗.术后评价牙龈出血指数变化来判断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对特殊患者只要是轻中度牙周炎,在身体允许情况下还是可以进行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

    作者:张宇;樊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股动脉造影,选择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50ml,术后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股动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 ~ 24个月(平均15.5个月),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显示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股骨头颈区域血管数量增多或明显出现侧枝循环血管.结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作者:曹维军;高芸;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3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和骨折类型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临床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为95.2%,无早期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多伴有内科疾患,手术风险大,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选择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学坪;邵玉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平滑肌痉挛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者可至哮喘持续状态(重症哮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其发病与情绪、生理、社会等因素相关,近年来,护理研究显示,通过护理干预使哮喘患者身心舒适,对于哮喘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以往重症哮喘发作时的治疗及护理进行综述评价.

    作者:刘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内科治疗体会

    Ⅲ°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交界部的病理性绝对不应期占据交界部的逸搏周期的全长,致心房的下传兴奋绝无通过乃至除极心室的可能分离.

    作者:何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院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开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非常重要.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底对78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严华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秦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妇护理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科实行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生产的90例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抑郁测量表评分为(43.2±0.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55.6±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英;刘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Brucel los is)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尤其以北方16个省(市、区)为重.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并且布鲁氏菌能感染多种宿主,具有高度传染性[1],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对人有高度的致病性.在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广泛,尤其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人群分布以农民和牧民为主.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并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供结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研究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李慧娥;贾恩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