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曹维军;高芸;李博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股动脉造影,选择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50ml,术后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股动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 ~ 24个月(平均15.5个月),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显示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股骨头颈区域血管数量增多或明显出现侧枝循环血管.结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室护生心理需求与对策

    目的:在做好理论和实践带教的同时,了解临床护生的心理需求,分析讨论解决方法,增强护生的工作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2011年度、2012年度在我科室实习的150名本科、专科生护生发放问卷,以了解护生的心理需求.结果:掌握了护生在本科室实习的心理需求.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以解决护生的心理需求.

    作者:张永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变基础为大、中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作者:江昕;邓华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09-2013年资中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资中县近5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9-2013年的腮腺炎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资中县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0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6.50/10万,5~7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49.59%,男女性别比为1.75∶1,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25%,其中学生占51.16%.结论:加强15岁以下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履盖率,落实晨检和缺课追踪等综合措施,以有效防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黄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莫沙比利片.

    作者:徐新华;覃栗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从护理角度分析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并总结手术前后给予的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与指导80例80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实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术后体位指导及监督、术后眼压及疼痛的观察.结果:通过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及术后正确的护理及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视网膜复位率为85%.结论:通过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全程、全面的、专业的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作者:陈小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的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并从原料血的制备与选择、接驳点的位置、上机的操作方法、洗涤次数、乳糜血的制备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进行探讨.结果:保持冷链制备优质的原料血,选用保存期<14d的库存血,选择合适的接驳点,正确掌握上机操作手法,选择合适的洗涤次数,提高乳糜血液的洗涤质量,洗涤红细胞(MAP)质量得到提高.结论:以上方法是提高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

    作者:黄小琴;骆洁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188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88例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188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经临床有效护理,康复情况较好,如期出院,且没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泌尿外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显著,且经规范性、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2例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观察组)与12例盲视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清宫手术时间观察组7.50±2.46min,对照组17.08±2.78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8.93,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2.58 ±2.19mL,对照组24.17±5.76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6.51,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在月经量减少、清宫不全、闭经、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子宫前腹壁粘连伴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部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荟;余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食道颈椎病的34例临床诊断疗效观察

    目的:对食道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型颈椎病34例患者的基本病情及临床诊断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和归纳临床放射诊断在食道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对34名患者进行放射诊断,诊断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颈椎体前缘均出现了骨质增生的现象,而骨质增生的程度有所不同.其中,颈椎前缘骨赘高度5~ 6.9mm的有5例次,7~ 9.9mm的有12例次,10 ~ 12.9mm的有8例次,13 ~ 14.9mm的有5例次,15mm以上4例次.结论:食道颈椎病的临床诊断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施,临床放射诊断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诊断食道颈椎病的首选方式.食管吞钡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诊断方式既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患者又无痛苦,费用较少,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赵治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在肾绞痛中的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在肾绞痛中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护理观察.方法:112例肾绞痛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比洛芬酯和杜冷丁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杜冷丁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氟比洛芬酯治疗肾绞痛,使用快捷方便安全,镇痛作用平稳持久,能够明显缓解肾绞痛症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药物.

    作者:祝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金钱草与混用品及伪品的鉴别

    阐述金钱草正品、混用品的性状鉴别、显微及功效主治鉴别.金钱草作为常用中药,其药材为植物报春花科过路黄新鲜或干燥全草,也习称四川大金钱草、过路黄或大金钱草.混用品金钱草在市场流通比较多,常见的有:天胡荽、马蹄金、广金钱草等;而聚花过路黄和点腺过路黄则是金钱草的伪品.正品金钱草,性状鉴别要掌握形状、颜色等特征.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循证组,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 00例作为常规组.循证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常规组只是采取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胎儿影响的情况.结果:循证组中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更好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胎儿的健康,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严期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对后循环供血障碍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Vertebral-basilar artery stenosis stent angioplasty)对后循环供血障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评价其治疗价值.方法:对于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0名,随机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组及内科药物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结果支架置入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内科治疗可发生TIA、后循环梗死等并发症.结论: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能给后循环供血障碍患者带来更好远期预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飚;杜彦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活动中应用中医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常规治疗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活动中,常规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盛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22例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低剂量利培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较轻.

    作者:王少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四肢斑决状银屑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指数(PA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相对于单独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方法来说,更为有效.

    作者:徐基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0例肺曲菌球的CT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曲菌球的CT诊断要点和价值,提高对肺曲菌球CT征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曲菌球临床、病理及CT表现特点.结果10例曲菌球中可见“新月形透亮”4例,“环形透亮”5例,曲菌球可随体位移动3例.结论:空洞(腔)内可动性块影伴“新月征”或“气环征”是肺曲菌球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刘涛;王新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院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开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非常重要.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底对78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严华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神经导航系统在脑深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脑深部肿瘤是指距皮质深度超过25mm的肿瘤,肿瘤往往与脑内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尤其毗邻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术中寻找困难,反复或盲目探查,易造成较大的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飞速发展,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就神经导航系统在脑深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于百香;杜彦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两组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对策比对照组采用的护理对策好,组间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让其护理工作更为合理化、规范化,以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更为安全,大幅度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率,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刘君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