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王黎萍;田少江;刘滇军;叶婷婷;李骏峰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保守及抗凝治疗效果满意,1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死亡,5例转院治疗.结论:妇科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引起高度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对存在高危因素者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凝剂,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31Ⅰ首次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愈及出现早发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提高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次治愈率,降低早发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1Ⅰ首次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痊愈129例(54.9%),未愈78例(33.2%).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28例(11.9%).甲状腺质量>50 g者131Ⅰ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甲状腺质量<30 g者(P<0.01);高甲状腺吸碘率>85%者131Ⅰ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高甲状腺吸碘率<60%者(P<0.01);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131Ⅰ首次痊愈率,近期永久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者(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Ⅰ治疗剂量应根据患者甲状腺大小、高甲状腺吸碘率、毒性结节性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个体化给药.
作者:田志远;田丽霞;付秀玲;吴庆超;张曙光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解整合素样一金属蛋白酶8、血浆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对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浓度和EDTA抗凝血浆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浓度,行组间比较,以ROC曲线评价诊断价值并相互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浓度和血浆M2型丙酮酸激酶浓度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M2型丙酮酸激酶、癌胚抗原的AUC分别为0.85、0.87、0.90,诊断界值分别取328 pg/mL、16.5 u/mL、5 ng/mL时,其灵敏度分别为76.4%、75.0%、75.0%,特异度分别为83.4%,85.0%,86.7%.结论:解整合素样一金属蛋白酶8和M2型丙酮酸激酶栓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均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周燕斌;曾显声;薛聃;谭潇琼;黄茂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依据临床症状,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切标本的光镜所见、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确诊.2例早期治疗的患者,经3~5年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镜下癌腺体形态似良性,早期确诊率低.对有大量稀黏液性白带及宫颈明显肥大者,可在宫颈部深取活检或行宫颈锥切术.
作者:王在恒;于喜法;游国芹;龙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内固定加后路单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不稳定的疗效.方法:对18例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不稳定患者采用Ⅰ期后路单开门减压加侧块内固定、椎间小关节植骨融合术.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系统评定,拍颈椎X线片观察小关节融合情况.结果: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6个月复查推间小关节100%融合.结论:侧块内固定加单开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伴不稳定是疗效确切、术式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毅;赵炬才;刘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岁合并低肺功能的食管癌患者114例,观察组41例行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术;对照组73例,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手工端侧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14例均完整切除,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内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麻痹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吻合口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一胃颈部半机械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的手术方式,为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理想的选择.
作者:王明;杨光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内皮素-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皮素-1明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平滑肌细胞DNA合成;促进平滑肌细胞从G0期向S期的转变,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而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结论:内皮素-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关玲霞;张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AIDS患者尿液常规特点,探讨AIDS相关肾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IDS患者(AIDS组)及同期住院34例非AIDS/HIV感染者(对照组)尿常规资料,比较2组患者尿蛋白、管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结果:AIDS组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胆红素、尿胆原及尿糖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型及尿酮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并发肾损害较常见,加强监测尿蛋白、尿红细胞等,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HIV相关性肾病,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强占荣;蒋青林;林中;陈晓燕;周雪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8例(97眼)给予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视力、眼压较治疗前增高(P<0.05);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4眼(14.32%),部分消退70眼(72.16%),无改变13眼(13.40%);未出现眼内炎、白内障加重及水肿复发病例,72眼(74.23%)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均经治疗后控制.结论: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耱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作者:李金颖;邓伟力;张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价值.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40例,术后待患者出现痛觉时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根据所用镇痛药液的不同,分为L组(20例)和B组(20例).L组给予质量分数0.25%左旋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 mL;B组给予质量分数0.25%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 mL.2组首次负荷量均为5 mL,镇痛泵背景输注量2 mL/h,一次按压量2 mL,锁定时间为10min.比较2组镇痛起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L组镇痛起效时间较B组短(P<0,05),视觉模拟评分较B组低(P<0.05),2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宁江;沈立红;冯继泽;袁春晖;高恩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剔除保留子宫治疗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的方法.方法:将11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峡部捆扎止血带后将子宫体割开,剔除子宫峡部以上大部分子宫肌层,切除部分子宫内膜行子宫成形术,形成一完整宫腔,将浆膜层与黏膜层合并缝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痛经症状均消失,月经量均明显减少.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如孕3个月大者,可行病灶剔除、大子宫缩减成形术.
作者:王斌;谢俊敏;张亚琴;樊小凡;杨凤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各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无微血管病变组68例)与B组(微血管病变组60例),对照组(50例),检测各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细胞参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组血小板计数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细胞参数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晶晶;田晨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b期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巨块型宫颈癌47例Ⅰb~Ⅱb期(Ⅰ b期21例,Ⅱa 16例,Ⅱb 10例)患者采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38例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总有效率81.3%;13例肿块完全消退,7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未见残留癌,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106例(对照组)和1年期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08例(观察组)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结果:对照组106例中4例阳性.其中流感病毒A型3例,鼻病毒1例.观察组208例患者中88例检出107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2.3%.病毒株检出率51.4%.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高,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3%(87/107),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未见阳性.13例患者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毒:1例同时检出5种病毒,3例同时检出3种病毒,9例同时检出2种病毒.病毒感染者中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占34.8%(39/112),急性支气管炎47.5%(19/40),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55.0%(22/40),支气管扩张50.0%(8/16).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时间分布以一季度为高.结论:深圳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主,且具有一定比例的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率.
作者:周一平;陆学东;陈小可;杨来智;刘慧;喻海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又称黏液性水肿昏迷,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未及时诊治其病情发展的晚期阶段;虽然临床发病率低,但其病死率可达50%[1].本院2008年收治1例典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患者,经诊治痊愈.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静;孟桂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复合麻醉下,男性患者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双J管的评分及疼痛发生率.方法:体内留置输尿管双J管男性患者60例,分为局部麻醉组20例,全身麻醉组30例,复合麻醉组10例,置管后第3天比较VAS评分及疼痛发生率.结果:全身麻醉组未感觉疼痛,局部麻醉组疼痛发生率95%,复合麻醉组疼痛发生率80%,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复合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与复合麻醉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VAS评分6.20±2.07,复合麻醉组VAS评分3.10±1.07,2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时采用复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作者:邱智;孙玉成;张弋;朱丽珍;崔波;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胶囊(受试制剂)和多潘立酮片(参比制刺)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清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DAS2.0程序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11.0±5.0)h和(10.8±3.9)h,tmax为(1.0±0.4)h和(0.9±0.3)h,Cmax为(43.8±17.2)μg/L和(40.1±15.6)μg/L,AUC0-1为(248.50±102.44)μg·h/L和(244.26±107.62)μg·h/L,AUC0-∞为(280.16±111.46)μg·h/L和(270.83±108.42)μ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8±29.4)%.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伟;秦玉花;赵红卫;宋建伟;赵钰敏;樊鹏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辫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12 cm×8 cm~20 cm×13 cm,供区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9例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活,1例在皮瓣修复的周围软组织挫伤区出现坏死、二期行膝内侧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多显臃肿,4例行二期修整,无渍疡发生,感觉部分恢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踝周无合适局部皮瓣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的情况下,依据软组织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游离皮瓣修复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外观和功能要求.
作者:单乐群;马保安;张勇;郑联合;李军;王育才;范清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83%,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6例,宫角妊娠1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7例,宫颈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子宫肌壁闻妊娠1例.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怀疑该病应及时明确诊断,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资料.结果:3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10例肝静脉阻塞,27例下腔静脉阻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布加综合征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显示狭窄的部位、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观察手术效果.
作者:郭文清;杨龙;马桂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