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血液灌流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治疗与护理

吴盈盈;王芸

关键词:血液灌流, 中毒性, 表皮坏死松解症, 护理
摘要:总结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患者的护理要点,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重视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防治感染是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重要措施,其中保护性隔离措施及皮肤和黏膜的护理是关键.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55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下呼吸道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唐丽琦;陈丽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关于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已在我院确诊并入院治疗了7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单独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患儿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以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胺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金虎;白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术前洁芙柔松宁消毒液刷洗对足踝部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足踝部手术术前洁芙柔松宁消毒液刷洗对术后感染预防的分析,方法:前瞻性比较是否应用洁芙柔松宁消毒液刷洗对术后切口情况的影响,自2012年2月~ 2013年11月共开展足踝部手术84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足踝部损伤病人,按照术前是否应用洁芙柔松宁刷洗随机分成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指标: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洁芙柔松宁消毒液刷洗的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手术术前洁芙柔松宁消毒液刷洗可显著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作者:彭李华;张绍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切入点,总结如何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01月~ 2015年02月收取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予以分组,A组=B组=69例.其中,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在观察所有入选病患治疗情况的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是(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是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 (12/69),表明A组在上述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结论:就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选择锁定钢板方案可取得显著成效,还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可推广.

    作者:吴俊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知柏地黄汤治疗中老年妇女的外阴阴道炎症

    中老年妇女45 ~ 55岁过度到围绝经期,是每一个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即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阴道萎缩,性功能减退,阴道干涩、少津,阴道壁周围变化失常.中医中药治疗以滋阴清热,除湿止痒,知柏地黄方加减治疗妇女外阴炎、阴道炎160例,疗效显著.

    作者:蒋树容;蒋龙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满意度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一步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我院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患者手术人性化护理,对比两个组别,分析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手术的成功率.结果: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试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且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93.33%)也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来说,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显示临床效果较好,且手术成功率较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49例,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死亡0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的特点实施护理,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药物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PCOS患者50例,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月经周期第3~7天口服来曲唑(LE)2.5mg,对照组:月经周期的第3~7天口服克罗米芬50mg治疗,对比两组卵泡发育情况及妊娠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成熟卵泡数、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单卵泡排卵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促排卵效果类似于克罗米芬,但能减少其带来的抗雌激素作用,可提高单卵泡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

    作者:郭兰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辅舒酮与加减定喘汤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辅舒酮与加减定喘汤在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辅舒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减定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3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辅舒酮与加减定喘汤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当前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探讨缓解护士工作压力,降低护理风险的方法.方法:对120名在职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产生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结果: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职业因素、工作环境与时间、社会因素、医患关系、护理职业风险几个方面.结论:外科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不容忽视管理者应通过人性化关怀,优化护理管理模式等方面对护士工作压力进行疏导,以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杨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探讨脑血栓护理中舒适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经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记录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栓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71.11%,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仅为31.11%(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服务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杜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 2014年940例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等信息.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种类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695例患者联合用药,占73.9%,其中434例患者为二联用药,占46.2%,为主要联合用药方式.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合理,符合当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李淑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药学监护在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激素治疗中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监护是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长期使用及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对一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激素治疗进行的药学监护.

    作者:李寒馨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胎妊娠围生期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围生期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多胎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多胎妊娠产妇在围生期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5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多胎妊娠围生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路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秀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来分析超声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显示,所有患者中一共有145例急性阑尾炎,38例其它疾病;在超声诊断中,诊断出117例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是80.7%,诊断出28例其它疾病,诊断符合率为65.8%.结论:由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有效提高患者急性阑尾炎诊断率,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黄进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药效评价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以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瓦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8.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树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对策及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对策,并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进行护理干预15 ~ 20d后分别利用自评抑郁量表(即SDS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调查表(即GQOL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得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护理组的得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GQOLI-74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护理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葛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64排螺旋CT影像诊断

    目的: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35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64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肺窗和纵隔窗及薄层重建显示进行观察.结果:35例中,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3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有多个肺气囊15例,合并脑弓形虫感染7例,腹部淋巴瘤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肺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肺野辐射状扩展,而肺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处理及预防

    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情况,探讨继发性导管移位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生理盐水重力冲管、滴注、爬楼梯、过深的导管拔出到正常范围等处理.结果:12例导管继发性移位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3例导管拔除.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预防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冯丽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盆底肌康复护理新进展

    产后盆底肌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女性孕产妇患者由于妊娠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发生了异常.严重者会发生功能性障碍并且出现缺陷,在产科中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盆底肌功能受损后的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不仅伤害了患者的健康,并且给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盆底肌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