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热循环灌注加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探讨

王姣杰;张利霞;张福林;马玉亮

关键词:大量胸腔积液, 热循环, 灌注, 顺铂治疗, 恶性胸水, 药物治疗, 晚期癌症, 临床试验, 呼吸困难, 持续存在, 并发症, 胸闷, 死亡, 患者, 化疗
摘要:恶性胸水多为晚期癌症的并发症,通常胸水生长迅速,并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胸腔积液引起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治疗上比较棘手[1],我院自2001年3月~2001年9月开展了胸腔热循环灌注加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试验,观察治疗2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治疗

    原发性骶骨肿瘤较少见,由于骶骨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早期症状隐匿,就诊时肿瘤多已发展较大,巨大的瘤体突入盆腔压迫直肠、膀胱等脏器,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亦可与盆腔脏器粘连而使手术治疗困难.自1985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骶骨肿瘤16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君豪;牛腾峰;张云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厚特异性心电指标的探讨

    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CLBBB)常合并左心室肥厚(LVH),且LVH多被掩盖.以往多采用心电向量图(VCG)及ECG的QRS电压等指标进行诊断,其敏感性较低.本文旨在对CLBBB合许LVH的VCG及ECG的特异性诊断指标进一步探讨.

    作者:郝建华;邵磊;林予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吸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吸烟对某些药物的吸收、利用、排泄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陈述如下.1 吸烟与胰岛素Klemp等研究表明:吸烟后胰岛素的吸收在开始30min内平均下降11.3%.

    作者:李瑞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老年迟发性癫痫的临床脑电图与脑CT分析

    中老年迟发性癫痫并不少见.本文通过对其临床脑电图与颅脑CT扫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中老年迟发性癫痫的病因、脑电图及CT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保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合麻醉临床应用体会

    异丙酚、异氟醚均具有诱导迅速、可控性好、苏醒快的特点.术中单纯异氟醚吸入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恶心、呕吐较多.我们利用异丙酚的药物特性,以异丙酚静脉滴注、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与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培红;田斌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卒中后抑郁36例临床分析和治疗评价

    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康复治疗是脑卒中病人重返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而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故早期识别和治疗卒中后抑郁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36例卒中后抑郁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党雷;刘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脑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MD CBACV-300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仪,对27例脑梗死患者和32例正常人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等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流速、大流速和小流速都低于对照组;脉搏波波速和特性阻抗都大于对照组;脑血管阻力和动态阻力增大;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减小.治疗后,这些异常改变明显好转.结论:脑梗死患者表现有多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异常,这种异常改变可能在脑梗死发生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这种异常改变是可以纠正的,纠正这些异常可能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

    作者:史晓红;王江桥;索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常见原因.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联合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柴葛艽麦汤治疗小儿发热64例

    发热为儿科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多数发热患儿经用解热剂后很快退热,但有些发热患儿则缠绵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笔者自1997~2001年针对由于上感引起的顽固性发热自拟柴葛艽麦汤治疗6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应瑞英;窦中伟;刘俊香;吕建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随着GINA方案在全世界的推广,糖皮质激素吸入法治疗哮喘已成为常规,但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尤其是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国内外研究较少.

    作者:刘艳霞;赵辉;王新庭;张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鼻微波热凝蝶腭、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微波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86例(治疗组)并与单纯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3例(对照组)进行中、近期疗效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为92.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微波热凝蝶腭、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宇;赵保晔;田向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6-羟基多巴胺诱发大鼠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自由基、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变化.方法: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生化方法,观察大鼠黑质细胞凋亡数量,纹状体多巴胺含量,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自由基和抗自由基酶的变化.结果:PD大鼠黑质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自由基反应增强,抗自由基酶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GDNF减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由基反应增强,营养因子缺乏及细胞凋亡参与了PD的发病,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朱晓临;童萼塘;孙圣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率<55次/min,符合CHF诊断标准、心功能Ⅱ~Ⅳ级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心先安注射液治疗组(n=58)与硝酸甘油对照组(n=53).记录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分级、LVEF、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9.8%(P<0.05);超声心功能LVEF、24h平均心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先安注射液治疗CHF伴心动过缓在发挥强心作用的同时,兼有心率保护和心率提高作用,避免了因心动过缓使心衰进一步加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使用安全.

    作者:金伟;魏卫华;许勤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术后发作性胸闷的临床意义

    射频消融术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根治方法,但有一部分病人术后表现为阵发性胸闷、头昏、乏力或心慌,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透无特殊改变,酷似血管迷走性昏厥的先兆表现[1].

    作者:王晓;关怀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浆直接分离法即时测定电解质

    电解质测定一般需采用静脉血清,然而从静脉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再到分离血清测定,分析得出结果,需时40~60min,这对于急诊抢救病人非常不利.本人就直接分离血浆能否进行电解质分析,以及结果可靠性、准确性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黄孝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A)是性传播疾病之一,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接触性传染病.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民;赵毅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多主张1~3d短疗程、高浓度的冲击给药法,并选用价格便宜、毒副反应小、或无毒性,且对某些常见的致病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作者:郭秋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生长抑素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6mg/d,连用5~7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3.33%)高于对照组(38.10%)(P<0.05);对照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14.29%)高于治疗组(6.67%),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病死率(47.62%)高于治疗组(20.0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抑素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郭长青;臧志强;楮燕君;李建生;李白云;刘国永;李继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34例Hun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为提高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并分析无环鸟苷(阿昔洛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确诊后设治疗组(21例)应用无环鸟苷治疗,对照组(13例)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该病的临床表现因病毒侵犯机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呈现多样性.早期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有效地提高了面瘫的恢复率,缩短了病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面瘫病人,尤其有客观性耳聋者应注意与本病的鉴别.早期应用无环鸟苷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子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58例妇科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我院妇产科1997年4月~2001年3月共收治55岁以上老年妇科疾病患者58例,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