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钟春燕;滕勇;陈宝炳;康云平
目的 研究浒苔多糖(EP)的分离纯化条件和结构特点.方法 以福建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纤维素)和Sephadex-100凝胶分离纯化浒苔多糖,用红外线光谱分析结构,用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结果 浒苔多糖经DEAE纤维素分离得到4个组分,EP1、EP2、EP3和EP4,其中EP2在所回收的多糖中所占的比例大,达到81%.EP2经Sephadex-100分离时,时呈现单一对称峰;红外线光谱分析显示,EP2为糖类化合物,且有硫酸酯结构;经气相色谱检测显示,EP2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各种单糖的比例为5.12∶ 1.32∶ 3.38∶ 1.62∶ 1∶1.03.结论 EP的主成分为EP2,EP2是一种含有硫酸酯的复合多糖.
作者:黄斌;林文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完善朝阳区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促进朝阳区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方法 对27家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各发放外部质控血清,定期回报外部质控血清S/CO值,绘制质控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检测日期分为三个阶段,质控血清W每个阶段S/CO值合格率均较高,且第三阶段合格率高.结论 通过外部质控的经常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各筛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检测方法有了新变化后,能够快速反映在外部质控的数据变化中.使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能够准确掌握各筛查实验室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外部质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朝阳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整体检测水平.
作者:李丽;王晨;刘丹;黄平;曾照丽;张晓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选取2008年-2009年间由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江西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了解南昌市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菌株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常规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对15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基因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ics软件.结果 经聚类分析,303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4个基因群(Ⅰ群、Ⅱ群、Ⅲ群、Ⅳ群)119个基因型.聚类分析得知,Ⅰ群占86.47%,可分成91个基因型;Ⅱ群占3.96%,可分成6个基因型;Ⅲ群占4.95%,可分成11个基因型;Ⅳ群占4.62%,可分成11个基因型.结论 江西部分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型为Ⅰ型.
作者:赵竟男;余琴;曾艳文;付军;赵秀芹;万康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集432例手足口疑似病例的咽拭子、疱疹液,粪便标本共723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核酸检测.结果 723份手足口病例标本肠道通用型阳性394份(54.50%),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160份(22.13%),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165份(22.82%).结论 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不同时期病原体呈现交替流行,患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明显,对手足口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析有助于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李芳;唐海丰;李勇;蒋潇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及艾滋病等问题使得结核病重新抬头[1].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仅局限于涂片找抗酸杆菌、培养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等,但都不甚理想.基于T细胞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是结核诊断领域期待已久的新技术[2],因其利用结核杆菌特有的2种分泌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ESAT-6)和培养滤过蛋白(CFP-10),理论上是诊断结核病的可靠实验.
作者:高卫红;徐晓珍;高国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快速蒸馏-自动pH电位滴定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的方法.方法 采用浸渍和过滤的方法预处理样品,使用半自动蒸馏仪快速蒸馏样品滤液,以不加指示剂的硼酸吸收馏出液,使用滴定仪自动完成样品馏出液的pH电位滴定.结果 挥发性盐基氮样品滤液的佳蒸馏时间为3 min,pH电位滴定的终点pH值为5.2,5种肉类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0%(n=7),不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肉类样品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对9种肉类样品使用本法及国标法分别测定,结果显示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蒸馏-自动pH电位滴定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该法还无需加入指示剂,和国标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该法适用于各种肉类及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
作者:陈翔;倪蓉;张燕;刘兰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年份CA16基因变异状况.方法 在同一地区用同一方法分离CA16;随机抽取第一代细胞分离到的病毒株,测定VP1区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和DNAman分子生物学软件对VP1基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2008年-2011年从104份标本中分离到47株CA16,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5.2%;4年来,8株CA16核苷酸同源性为90.3% ~ 100.0%,其中2010年分离的二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0.3%;8株CA16氨基酸同源性为97.9%~100.0%.结论 由于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分离的CA16基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选择CA16疫苗株时,应进行各种基因型及同一基因亚型中氨基酸变异较大毒株的交叉保护试验.
作者:郑官增;袁文平;李桂霞;裘丹红;沈伟伟;王金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查明杭州某县市一家幼儿园无菌性脑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 通过查阅幼儿园晨检、因病缺课记录;某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记录和现场个案调查展开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儿粪便、血清标本先通过荧光RT-PCR和ELISA方法初筛,然后选肠道病毒通用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上述培养物,并扩增埃可病毒9型(简称ECHO-9)VP1区全长基因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该幼儿园共累计报告病例18例,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从采集的7份样本中分离到ECHO阳性毒株2株,VP1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ECHO-9代表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相似性高,分别为73.5% ~ 93.6%、85.4% ~ 97.0%.结论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为ECHO-9.进化树分析表明与近年来已报道的ECHO-9相比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作者:邱晓枫;谢立;黄志成;杨旭辉;王婧;潘劲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HBV慢性感染者中乙肝前S1抗原与表面抗原(HBsAg)滴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152例舟山海岛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用ELISA法分别检测乙肝前S1抗原和表面抗原滴度.结果 乙肝前S1抗原阳性102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滴度≥1∶500的87例(85.29%);乙肝前S1抗原阴性50例,其中表面抗原滴度≥1∶500的2例(4.00%).两组比较,x2=91.37,P<0.01;乙肝前S1抗原阳性组表面抗原平均滴度为1∶707.95,阴性组平均滴度为1∶51.52(t=17.00,P<0.01).结论舟山海岛CHB患者血清中乙肝前S1抗原与表面抗原滴度呈正相关,是诊断慢性乙肝病毒血症的可靠指标.
作者:张全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应用德国Mediwiss敏筛(allergy screen)过敏原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6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2~18)岁和成年组(19 ~ 82)岁,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各组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6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总IgE阳性578例(85.00%),其中检测出有特异性IgE阳性489例(71.91%).阳性率高的前三位过敏原分别为户尘螨粉尘螨(326例,47.94%)、屋尘(168例,24.71%)和狗毛皮屑(83例,12.21%).不同性别间,各种过敏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户尘粉尘螨、屋尘、狗毛皮屑、鸡蛋白鸡蛋黄、牛奶、苋和混合霉菌(P<0.05).结论 杭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以螨、屋尘和狗毛皮屑为主,儿童与成人患者在过敏原分布上有所差异.
作者:陈松;钟春燕;滕勇;陈宝炳;康云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CA153、CA199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肺癌、良性肺疾病和健康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CEA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其余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 CA125、CA153在肺癌和良性肺疾病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CEA、CYFRA21-1、NSE只在肺癌组中升高,CA199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良性肺疾病作对照,这5项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CEA 52%、CYFRA21-1 60%、NSE 10.7%、CA125 48%、CA153 22.7%,特异性相对应分别为90.4%、75.3%、98.6%、72.6%、90.4%;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CA125和肺癌分期呈正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一个判别式,对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进行判别,判对率为61.3%.结论 CEA、CYFRA21-1和NSE仍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CA125有助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CA153、CA199对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蒋贝兰;沙杭;马劲夫;薛萍;曾繁睿;周银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展青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液质法(UHPLC-MS/MS)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果胶酶酶解,用乙腈水提取,提取液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镁-无水醋酸钠(4∶1)混合粉末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和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去除杂质,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展青霉素在5 ng/ml~ 250 ng/ml范围内与离子流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形方程为Y=5.37×103X+151,r =0.9998,回收率在71%~ 99%之间.药材中检测限为0.3 μg/kg ~0.5 μg/kg.结论 本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中药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作者:王少敏;张甦;毛丹;陈洁;季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不同精子质量与精浆果糖的相关性.方法 1390例患者分为弱精子症(691例)、正常精子组(422例)、少弱精子症(134例)、严重少精子症(6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39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24例)、少精子症(18例).患者均同时进行精浆果糖检测.统计分析不同精子质量与精浆果糖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间的精浆果糖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精子组比较,梗阻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患者的果糖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 <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引起的梗阻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可能与不育患者精囊病变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所处不同阶段有关.精浆生化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精浆生化应作为男性不育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毛金观;蔡文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分离培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血清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采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比对技术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选取2012年岱山县经荧光RT-PCR检测阳性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急性期血清6份在Vero细胞系中培养.用RT-PCR测定新型布尼亚病毒L、M、S三个特异性基因片段并对上述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确认.用DNAStar软件构建进化树与序列距离表.结果 从6份血清样本中分离到2株新型布尼亚病毒,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鉴定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株送浙江省疾控中心病毒所复核得到确认.结论 Vero细胞可用于新型布尼亚病毒分离培养,采用分子鉴定技术鉴定新型布尼亚病毒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良好效果,适用于基层疾控中心病毒分离与鉴定工作的开展.
作者:夏仕军;王忠发;李世波;任宜;虞吉寅;张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90 d喂养试验进行评价.结果 小鼠经口MTD大于12.0 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 d喂养试验未见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及脏器比有异常变化,肝脏、肾脏、脾脏、十二指肠、卵巢、睾丸等器官外观和组织切片均未发现实质性病理改变.大无损害作用剂量大于5.0 g/kg,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0倍.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无毒、无遗传毒性、无致突变作用的新资源食品.
作者:冯旭;赵龙;陈虹;周意;汤佳静;储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9年-2011年大连地区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初步探讨VP1、VP4、5'UTR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与不同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 从手足口病例、重症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获得9株EV71病毒株,RT-PCR扩增VP1、VP4、5'UTR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这9株EV71毒株均属于C4a亚型,其核苷酸之间的同源性为88.7% ~ 99.9%;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6.7% ~ 100%;9株毒株的VP4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对于5'UTR区在第208位核苷酸,重症来源的样品发生了碱基置换(G→A);在第254位核苷酸,重症来源的样品发生了碱基置换(A→G).氨基酸序列未发现一致性改变.结论 (1) 2009年-2011年大连地区分离的9株EV71毒株均属于C4a亚型.(2)基于VP4的基因分型与VP1的基因分型相一致,均为C4a亚型,且VP4序列高度保守.(3)在5'UTR序列上发现了第208位和254位核苷酸的碱基置换,这一结果还有待于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作者:吕秋月;韩炎;侯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植生克雷伯菌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的感染现状,以及该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分离鉴定的69株植生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植生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病房,且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耐药率>98%),仅对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显示了较好的体外活性,敏感率依次为98.55%、94.2%、89.86%及85.51%.结论 植生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临床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常引起严重的社区和医院感染,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儿科病房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和治疗难题.为了解儿科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从儿科病房入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2674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56株,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祝慧华;董通雨;金列峰;顾蓓菁;祝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腹泻病人便标本中的携带及感染状况,探讨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与临床病例之间的关系,为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及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集本辖区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病例便标本,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增菌液和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30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鉴定.结果 在410例腹泻病人便标本中,检出1株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0.24%.结论 腹泻病人便标本中可以检出单增李斯特菌,为了提高感染人群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需要进一步优化分离培养条件.
作者:高波;霍哲;胡三梅;白书媛;高秀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蔬菜中三大类农药的固相萃取-双柱双检测器-同一升温程序下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溶剂匀浆提取,Carb-NH2柱净化,样品间隔60 s进样2次,先经CP-Sil 5CB柱分离后进入NPD检测器进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测定,然后经CP-Sil 24CB柱分离后进入ECD检测器进行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测定,阳性样品双柱检测器端互换双柱验证.结果 三大类农药在0.01 μg/ml ~ 2.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001 mg/kg ~0.010 mg/kg,加标回收率在76% ~ 1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5% ~4.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能满足蔬菜中多种类农药残留同时分析的要求.
作者:胡浩军;黄方取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