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生儿预防接种的几点体会

张萍

关键词:新生儿, 预防接种, 体会
摘要: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分析新生儿家长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合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地进行。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注意沟通方式并了解总结新生儿家长想了解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新生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必要性了解度增加,配合度也相应增加。结论做好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前提,安全接种是新生儿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疾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46例患者中140院,6现并发症。结论在甲状腺围术期的治疗护理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时避免和减少各类并发症。

    作者:胡文馨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某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西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退药现象发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度的退药处方266张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原因、医师原因、住院或病情改变原因等。结论要不断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尽量减少退药。

    作者:刘丽慈;刘美好;杨冠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基层医院临床用血都存在着多少不同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医院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科学、合理。

    作者:卢国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预防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预防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预防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要点。

    作者:方静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探讨如意金黄散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阐述中药如意金黄散的复方组成配伍、现代药理作用[1]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疗效。

    作者:滕小华;陈洪光;向冬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分享工作体会。方法总结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与结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首先需要医院职能部门的支持,临床科室的多方面配合以外,还必须需要加深临床药师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专科临床药师的综合能力,才能使临床药学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黄少军;陈桂卿;白青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PDCA循环在终末病历护理记录质控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探讨PDCA循环在终末病历护理记录质控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000份归档的终末病历为观察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病历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质控护理记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质控。结果: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后质控缺陷率降至10%以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记录质控,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尤秀芝;许齐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小儿舌系成形术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讨论小儿舌系成形术的护理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有小儿舌系带短的患儿58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全程高级护理,对照组只采用普通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方案都满意,但是相比而下,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27.59%,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基本技能,由于手术对像比较特殊,需要护理人员积极配合。

    作者:沈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索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12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术中有3例(2.5%)出现胆管损伤,胆管穿洞性损伤1例,电灼伤致胆管缺损l例,胆管横断伤1例。穿洞伤患者经开腹侧修补术,现恢复良好;胆管缺损者经肝门空肠围套式吻合治疗治愈;胆管横断者行胆管I期断端吻合治疗,现已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中,术者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严格遵循手术的适应征与禁忌症,细致耐心操作才能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发生胆管损伤,应及时根据损伤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郭利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危重病患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及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荧光法测定SIRS组、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血清PCT、IL-6的含量于危重病患者发病后24h内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组中两项指标含量呈先升后下降趋势,高峰值出现在第6天,同时各时间段测值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危重患者SIRS发生后24h内PCT与IL-6等炎性因子参与了SIRS向MODS发生发展过程;SISR患者早期血清PCT、IL-6测定可作为并发MODS的评估指标。

    作者:徐盈;钟玲;高琴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如何科学合理用血

    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已成为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是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用血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献血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主要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它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因此,临床上应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血原则,大限度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水平。

    作者:何顺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并常伴有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现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玉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宜昌地区皮下组织真菌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宜昌地区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2012年五年间我科门诊180例皮下组织真菌病患者。结果①申克孢子丝菌仍是皮下组织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裴氏着色霉、白念珠菌。但近五年孢子丝菌病病例数明显减少,马尔尼菲青霉基本保持稳定②年龄构成患病数多的为30岁以上患者,近2年,15岁以下患者明显增多③易感因子中外伤常见,蚊虫叮咬伤、感染逐年增多。结论申克孢子丝菌仍是常见致病菌,但近年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儿童的皮下组织真菌病近年日益增多。

    作者:朱金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机构核心的内容,而检验质量是实验室生存的根本,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在各大院校均有开展专用课程介绍。而仅有少数的医学院校面向少数专业开始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课程,大多数医学生对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极其欠缺[1]。且多数实验室负责人对生物安全的管理不够重视和规范[2],本文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复评为契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作者:余建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小儿胸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154例小儿胸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维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有效抢救,及时胸腔闭式引流和必要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154例患儿手术治疗57例,非手术治疗97例,治愈率为97.4%;4例死亡。

    作者:金婷;廖爱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我院药品说明书中涉及儿童用药信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说明书中涉及儿童用药信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临床常用药品说明书300份。对涉及儿童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缺少儿童用药信息的179(59.7%)份,具体说明儿童用药量78(26%)份,标明儿童慎用或禁用43(14.3%)份。结论:说明书中缺少涉及儿童用药信息现象比较普遍,应当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作者:孙传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隐匿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X线与CT检查比较与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气管支气管瘘X线与CT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食管支气管瘘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对25例食道Ca病人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纵隔CT扫描,对比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25例食管C a病人,经X线钡剂造影与C T断层扫描,X线有20例显示为正常,5例显示为阳性,而C T扫描均显示为阳性。结论 CT扫描对隐匿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检出率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严钦义;张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的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8例尿道损伤的病例,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苏敏;吴小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6月在我院就诊的8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A1c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与未达标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满意度和依从性等相关资料,测定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总量( 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为患者血糖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初次就诊时HbA1c为达标率37.76%;3月后复查HbA1c达标率46.4%。未达标组患者的HbA1c、LDL-C、HDL、T-CH、TG均高于达标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我院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尚不理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患者的治疗、教育、随访和管理工作。

    作者:李莉;赵瑞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低海拔地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到高海拔地区眼压升高的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属于显微眼科中的一种高难手术,其对手术设备要求极高,由于手术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很容易对眼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1]。其手术操作主要是在眼球后进行浸润麻醉的情况下,采用玻璃体切割仪对患者的玻璃体进行切除,对眼部组织的裂孔采用光凝封闭,而后用硅油、C3F8气体、消毒气体进行玻璃体腔内填充,使视网膜复位,恢复患者视力。对该手术适应范围内的所有眼科疾病,及时地进行此手术是患者唯一有效的复明途径。但是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很多,尤其是在低海拔的地方做完该手术不能马上到高海拔的地区生活或工作,因为低海拔的地区的大气压与玻璃体内的是一致的,是平衡的,而高海拔地区的的大气压相对玻璃体内是负压,海拔高度差异越大,大气压的压力相差也更大。因此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很容易引起眼压突然升高而致眼疼和头疼。现就我科对近3年来53例在低海拔地区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回到高海拔地区眼压升高的眼科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漆艳;石晶;朱承坡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