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牡丹花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谢韬;范文今;杨鸿武

关键词:亚慢性毒性, 大鼠, 牡丹花
摘要:目的 通过90d大鼠喂养实验,了解牡丹花的亚慢性毒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 试验设3个试验组、1个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单笼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一般表现,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记录1次体重和2次食物摄入量,计算每周及总的食物利用率.连续灌胃90d,每周记录体重及摄食量,灌胃结束后,做血液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大鼠90d喂养试验:临床检查、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脏器称量结果表明各检验项目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雌、雄性大鼠的肝、肾、胃、肠、脾、睾丸、卵巢均未见与试验用样品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通过各项指标的观察,未见实验样品对雌雄大鼠有明显毒性作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拉曼散射光谱快速鉴别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目的 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样品的快速鉴别模型.方法 采用拉曼散射光谱法,激发波长785 nm,激光强度和积分时间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调整,对收集的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扫描,以替硝唑、葡萄糖为两个主成分,选择特征谱段,建立化学计量学模型:谱段为970 cm-1~1140 cm-1与1160 cm-1~ 1580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矢量归一与一阶导数(30点平滑);采用主成分光谱和主成分参考光谱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阈值为0.95,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所建立的鉴别模型对验证集中的样品能够作出准确无误的判别.结论 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模型结果准确可靠,所建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快速鉴别,适用于市场监督抽样.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锦州市2012年-2013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HIV、丙肝、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年-2013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HIV抗体阳性率为0.75%;梅毒抗体阳性者234例,梅毒感染率为29.25%、丙肝抗体阳性者5例,丙肝感染率为0.63%;性病以梅毒、生殖器泡疹的构成较高,分别占69.85%、18.81%.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中HIV感染率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性病患病率高,提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性病病人中的蔓延扩散.

    作者:田晶;张旭;白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分子变异研究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系统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 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结果用Clustal W2软件和MEGA 3.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009年的深圳毒株与同期国际疫苗株“A/Brisbane/10/2007”相比差异较大,在HA1区段共发生了7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62位的E突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A的144位点由N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B的158位点由K变成了N;173位的K变成了Q;抗原决定簇B的189位点由N变成了K;194位的P变成了L;213位的V突变成了A.值得注意的是N144K突变导致了144位糖基化位点的消失,这些突变可能已经造成了病毒抗原性的改变.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H3亚型流感病毒很可能是一个新的优势流行株.

    作者:黄福新;吕星;程小雯;吴春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GP73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实验共收集199例血清,其中肝恶性肿瘤患者83例,肝硬化患者40例,肝炎患者36例,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样品中GP73的浓度,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标本中AFP的含量.结果 GP73临界值取112.5 ng/ml时,诊断H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佳,分别为83.13%和77.58%,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5;AFP临界值取10 ng/ml时,诊断HC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90%和70.69%,AUC为0.756.两者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可达91.57%.结论 GP73可作为一项较好的肝癌诊断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陈素云;倪英玲;李俊;沈波;吴春龙;赵志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ini-MPN法在食品沙门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探索一种与传统定量方法比较,更具有实用性和准确性的沙门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牡丹江市400份肉鸡生产销售环节的样品进行沙门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比较了MPN法和Mini-MPN法对沙门菌检测率的影响.结果 Mini-MPN法共检出49份试样呈阳性,比MPN法多检出9份,阳性率为12.3%,比MPN法提高了2.3个百分点.用2个方法检测MPN值>3.8 MPN/g的试样均为9份,而用Mini-MPN法检测MPN值在0.3 MPN/g~3.8 MPN/g的试样为40份,比用MPN法多9份.结论 与传统MPN法相比,Mini-MPN法在沙门菌定量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工作量小、成本低等优良的特性.

    作者:吕昌武;吴双志;褚杨硕;冯春艳;沙丽娜;裘静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福州市乙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的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2006年-2012年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点及种系进化分布.方法 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选取部分乙型流感病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用DNASTAR MegAlign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基因种系进化特性分析.结果 2006年-2012年福州市人群中同时流行着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分离的Yamagata系毒株与B/Florida/4/2006比较,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3个~7个氨基酸替换.分离的Victoria系毒株与B/Brisbane/60/2008比较,在HA1区发生5个~7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福州市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与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代表株相比基因特性已经发生了进一步改变.

    作者:姚栩;张彩云;陈智伟;谢迺鸿;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测定在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浓度变化及其与肥胖、高血压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86例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G1组)、79例中心肥胖型无高血压患者(G2组)和82例正常对照者(G3组),分别测定血清FFA、胰岛素水平、血压及腰围等人体一般指标.结果 空腹状态下G1组FFA明显高于G2、G3组(P<0.05),G1、G2组INS明显高于G3组(P<0.05).口服葡萄糖2h后,G1、G2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G3组.空腹FFA与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口服葡萄糖2h后胰岛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并与其血压、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清胰岛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江永青;胡志坚;谷翔;唐新虎;谢福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合酶1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与环氧合酶1(cycloxygenase,COX-1)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引物3'端错配扩增阻滞(ARMS)原理,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探针)对经颅脑MRI及冠脉造影证实的380例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进行分组检测.结果 COX-1的22C >T、50C>T位点未见多态性,-842A>G基因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在AS组、ASR与AR组分布频率分别为70.3%,21.5%,8.2%;100%,0%,0%;94.1%,0%,3.7%,3种基因型在3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128G>A基因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GG、G/A、从)在AS组、ASR与AR组分布频率分别为72.0%,20.3%,21.5%,7.7%;70.2%,19.1%,10.6%;50.0%,,50.0%,0%,3种基因型在3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两基因单体型构建在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X-1的-842A>G、128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R发生无关联.

    作者:徐旭;梁国威;陈忠云;杨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白喉毒素竞争ELISA的定量检测

    目的 制备白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的竞争ELISA方法.方法 用白喉毒素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方法融合、间接ELISA筛选分泌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株,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4次,用稳定分泌抗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细胞株扩大培养,制备腹水.以含白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腹水进行竞争ELISA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结果 筛选出6株分泌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杂交瘤阳性细胞株,应用1株单克隆抗体,进行的竞争ELISA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的检测范围为3.2 ng/ml~ 50 000 ng/ml.结论 用制备抗白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白喉毒素竞争ELISA定量检测的免疫检测方法.

    作者:钱雯;代云波;黄微;江曼;马波;李作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凯氏定氮装置的改进

    1883年丹麦化学家凯道尔(Johan Kjedahl)首创了凯氏定氮法,为定氮分析经典方法,并列为AOAC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法,是我国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一法[1].同时,凯氏定氮装置的蒸馏提纯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分析在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2-6],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设备.凯氏定氮装置发展至今,各种品牌自动凯氏定氮仪相继问世,但自动凯氏定氮仪价格相对较贵,其内部结构管道较复杂,维护较困难,易发生故障[7].传统凯氏定氮装置由水蒸气发生器、反应室、冷凝装置、接收瓶4部分组成,基本上是玻璃磨口连接,使用中,效率较低,特别是蒸气发生器,采用电炉加热玻璃烧瓶,热效率低下,玻璃易碎,且在烧瓶中水烧干后,需待烧瓶冷却后补加水,必要时还要在热的电炉上卸下烧瓶冷却,操作很不方便[8],因此,导致样品蒸馏效率低下.本实验室在分析以上缺点后,采用市售电高压锅替代蒸气发生器,并采用三通连接,使蒸气通入、泄压、调节大小非常方便.应用该装置开展了食品中二氧化硫、甲醛蒸馏和奶粉中蛋白质测定,获得满意效果.接下来用定氮蒸馏滴定试验来考察凯氏定氮蒸馏装置改进后实用性.

    作者:李铁墙;袁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乳粉中的硒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提取测定大批量样品的乳粉样品中硒的方法.方法 样品不经传统的酸消化法而是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及双氧水对奶粉样品进行碱水解处理,直接超声提取,通过微孔滤膜过滤,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对乳粉标准物质及各种类型的配方乳粉的实际检测,得到方法检出限0.05 μg/L,奶粉样品按0.5g取样量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10 μg/kg,方法线性范围0μg/L~500 μg/L,相关系数(r)优于0.999,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4% ~1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0%,方法的各指标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乳粉样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作者:袁媛;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探讨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rs4646994和rs35397082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相关性,找出天津地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相应的检测指标.方法 用基因测序技术以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1例健康志愿者的ACE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血浆浓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rs4646994的插入型SNP与急性脑梗病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rs35397082的插入型SNP却只存在于脑梗死病人组中,比例高达40.91%,插入型的rs35397082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同时病人组的AC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天津地区rs35397082的插入型似乎为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血浆中ACE的浓度也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该初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预防天津地区的脑梗死发生提供一定的检验指标.

    作者:白雪莹;徐晨;杨立顺;刘津;张莹;刘运德;鲍会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在校大学生血脂等生化指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血脂等生化指标状况.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随机整群抽样的47名在校大学生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总计有17例生化指标异常,女生7人9项,男生10人17项,血清生化指标超出正常值范围的检出率依次为:总胆固醇(27.7%)、尿酸(12.8%)、甘油三酯(8.5%)、低密度脂蛋白(2.1%)以及低血糖(4.3%);总胆固醇合并甘油三酯异常的占总胆固醇异常的30.8%;女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值高于男生(P<0.05).结论 大学生五项血脂生化指标异常人数占调查人数的36.2%,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男生较女生问题严重,应当引起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足够重视.

    作者:段定吉;程莉;张萍;张加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鼻病毒(HR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的三重实时定量RT-PCR技术,为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提供支持.方法 以HRV的5'UTR、RSV和HMPV的L区为检测靶基因,设计三对引物和相应TaqMam探针,建立三重实时定量RT-PCR检测HRV、RSV、HMPV的方法,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比较其与单重荧光RT-PCR在临床快速诊断应用的差异.结果 该方法对HRV、RSV、HMPV的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重复试验Ct平均值变异系数均<5%,与单重检测方法比较,三重RT-PCR检测方法成本低,实验耗时短,2种方法的临床标本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重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可同时检测HRV、RSV、HMPV,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作者:李静媚;金玉娟;陈应坚;李文东;杨慧;周健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

    目的 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方法.方法 采用吹扫捕集器富集水中的环氧氯丙烷,在解吸温度为250℃、气相进样口温度为160℃条件下,DB-5MS 60 m×0.25 mm× 1.0 μm毛细管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选择特征离子57 m/z定量.结果 水质中环氧氯丙烷浓度为0μg/L~20.0 μg/L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按1.0μg/L、6.0 μg/L、10.0 μg/L浓度加标时回收率为84.9%、91.0%、104.3%,精密度(RSD%)为7.3%、6.5%、4.1%,检出限为0.04μg/L.结论 本方法能简便、快速、有效地分离检测水中环氧氯丙烷,并能同时分析其他30种挥发性有机物,满足生活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要求.

    作者:刘国平;黄诚;陈华宜;薛荣旋;周日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深圳梧桐山地区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梧桐山地区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污染状况,研究其规律.方法 采集2011年-2013年梧桐山地区代表性泉眼的泉水,同时以出厂末梢水为对照,利用固相萃取富集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PAEs含量,统计其特点与规律.结果 泉水中PAEs污染水平总体上不超标,中位值从“未检出”至1.296 μg/L,主要污染种类是DBP,DIBP,DEHP和DMP,其中有12.0%的泉眼水超过3.0 μg/L的DBP卫生标准,泉水PAEs污染水平大于出厂末梢水.结论 深圳梧桐山地区泉水PAEs污染水平总体上在国家标准安全范围内,但比出厂末梢水高,有未知健康危险.

    作者:吕海燕;曹小云;蔡俊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镰刀菌烯酮(Fus X)等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浸泡超声提取、227净化柱净化后,以水(A)和乙腈(B)为流动相经BEH C18柱(2.1 mm× 100 mm,1.7μm)梯度洗脱分离,串联四级杆质谱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下同时测定.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DON、3-ADON、15-ADON、Fus X、NIV5 ng/ml~900 ng/ml,r≥0.995,平均加标回收率75.2%~90.9%,精密度为3.4%~6.5%.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食品中的DON、3-ADON、15-ADON、NIV、Fus X的同时测定及确证.

    作者:张剑峰;孙艳芳;李健平;安宏;王晓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阳新县2010年-2012年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阳新县餐饮机构餐具消毒效果,为提高餐具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阳新县2010年-2012年各类餐饮单位、学校及餐具消毒中心监测样品7 656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2012年共监测样品7 656份,合格率58.0%,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45.6%、54.5%、69.3%,2012年合格率高.季节合格率分别为68.5%、51.8%、55.4%、56.5%,夏秋季合格率较低.各类机构合格率分别为59.0%、53.8%、58.7%、95.5%,以餐具消毒中心合格率高.结论 阳新县餐具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餐具消毒中心合格率高,大小型餐馆、学校及托幼机构合格率都偏低,总体结果不容乐观,需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全县餐饮机构餐具消毒水平.

    作者:赵新慧;周海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和二甲苯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被测有机物经活性炭管吸附,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FFAP(30 m×0.53 mm×1.2μm)色谱柱分离,初始柱温60℃,保持0 min,以10℃/min的速度升至120℃,保持2 min,分流比:20∶1,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所测9种化合物在7 min内能有效分离,定量分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分方法检出限在0.19 μg/m1~0.54 μg/m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7.5%~ 104.5%之间.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同时测定,大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作者:冯婉丽;李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

    目的 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方法 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季铵化纤维素(QC),运用500 μg/ml QC对毛细管涂层以抑制溶菌酶吸附,并对不同种类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QC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溶菌酶的吸附,显著改善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同时实现对人和鸡溶菌酶的定量检测.鸡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1,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22 mg/ml和0.073 mg/ml.人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16 mg/ml和0.053 mg/ml.鸡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4%(RSD =5.2%),人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7%(RSD =4.3%).3个浓度水平溶菌酶含量测定的日内精密度RSD(%)为2.7% ~6.5%,日间精密度RSD(%)为3.9%~7.0%.实际样品分析对溶菌酶含片和人泪液中溶菌酶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 该方法适合生物、医药制剂等样本中溶菌酶的检测.

    作者:赵凌国;丘汾;李可;周海涛;梁肇海;谢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