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张巍巍

关键词:流感监测, 细胞培养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流感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以密云县医院为哨点医院,收集流感监测病原学,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共监测流感样采集648例,分离流感病毒104件,分离阳性率为16.0%,其中B型Victoria系毒株70株(67.3%),B型Yamagata系毒株21株(20.2%),H3N2亚型毒株13株(12.5%);2012年1月-2012年3月份位流感流行高峰期;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16岁~ 25岁年龄组和26岁~5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分离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期间流行的高峰期在2012年2月份,主要以B型Victoria系为主,易感人群集中在中青年和女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对血尿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在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BX51和UF-100尿沉渣仪分别对189例血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相差显微镜检查按3种判断标准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畸形红细胞总数≥70%且畸形红细胞种类≥3种,或者棘形红细胞≥5%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81.1%,特异性89.1%,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标准.UF-100的敏感性(91.6%)高于相差显微镜(81.1%),相差显微镜的特异性(84.8%)明显高于UF-100(58.7%).结论:相差显微镜和UF-100尿沉渣仪联合检查能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作者:陈孝倩;廖俊捷;郑建建;吕吟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河南省首次发现的科瓦利斯沙门菌的鉴定与探讨

    目的:对一株从鸡胴体中分离的罕见沙门菌血清型进行鉴定与探讨.方法:按照GB4789.4-2010方法进行沙门菌鉴定以及血清学分型.结果:该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血清学分型鉴定为科瓦利斯沙门菌,抗原式为8,20:Z4,Z23:-.结论:该菌是一株罕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国内首次从鸡肉中发现,河南省首次报道.

    作者:刘杰;杨如璞;黄淑华;陈磊;张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甲胺磷残留量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剂,杀虫范围广.甲胺磷是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属高毒杀虫剂,曾适用于水稻、果树和蔬菜[1].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为了控制高毒农药喷施,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米中甲胺磷的残留量.该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重复性高,可为农产品中甲胺磷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

    作者:吴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疸对磷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疸对磷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的影响.方法:选择293例黄疸标本,根据《诊断学》标准,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μmoL/L~ 170 μmol/L),中度黄疸(含总胆红素171μmoI/L~340 μmoL/L),重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0 μmoL/L),黄疸标本分别在雅培AEROSET和贝克曼LX20两台生化仪上分别进行血清无机磷测定,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程度的黄疸标本在两台全自动生化仪上所测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均为0,P<0.01),且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黄疸标本在雅培组影响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所测结果低于贝克曼组,并随黄疸程度的加深,测定结果偏低的趋势有加大的倾向.

    作者:钟虹;梁美春;包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濮阳市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发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生产加工过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方法:按照《河南省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21类252份样品,合格11类182份,合格率72.2%.其中微生物指标检验6类72份,合格7份,合格率9.7%;理化指标检验19类228份,合格218份,合格率95.6%.直接入口食品凉拌菜、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盒饭合格率仅有3.3%.结论:濮阳市餐饮服务单位总体卫生状况一般,高风险食品合格率极低,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提示应加强餐饮服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晓燕;徐国锋;王想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研究

    目的:了解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对象山县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的军团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夏秋季军团菌检出率高,冬春季节未能检出.不同场所军团菌检出率不同,医院、宾馆酒店阳性率分别达78.95%、50.70%.菌型分布为多样性,主要为嗜肺军团菌Lp1型,占68.7%.检出率还与中央空调冷却塔基座类型相关,漏斗型未检出军团菌,只有平台型检出军团菌.结论: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消长有季节性,菌型分布多样性,以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冷却塔基座为平台型的中央空调为重点.

    作者:林朝;宋晓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

    目的:为了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方法: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螯合剂,在pH 7.0时,用T 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样品溶液中铅和镉,并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技术联用测定铅和镉.结果:铅含量在00.00 μg/L ~ 50.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低检出限为0.11 μg/L,镉含量在00.00 μg/L~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9,低检出限为0.04 μg/L.结论:用该法测定田鱼干(高盐基体样品)中铅、镉的含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线性关系均比较满意,避免了大量基体的背景干扰,大程度发挥各分析仪器的检测效能.

    作者:柳丽海;宋瑞强;纪律;付艳岚;李伟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fas系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考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mFas、mFasL、sFas和sFasL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及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以ELISA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sFas和sFasL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 ±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 (Z =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 (9.82%±3.76%,n =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 (F=120.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仅为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对于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血清Fas(sFas)两项.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关系为密切,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Fas (sFas)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活动度.

    作者: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海盐县2011年流感样病例监测

    目的:了解海盐县流感病毒优势株的亚型变化和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和漱口液168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4份,其中,新甲型H1N1流感5份,B型流感9份.2011年1月-2011年3月是海盐县流感流行的高峰期,新甲型H1N1、B型流感病毒交替出现.结论:2011年流感阳性率8.33%.1月-3月新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毒株,9月份后以乙型流感为优势毒株.新甲型H1N1流感流行速度快,活动力强,25~岁年龄组人群是此流行期的高危人群.

    作者:孙明华;陆文彪;徐佩华;周晓红;倪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用微量铁盐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用微量铁盐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寻求分离空肠弯曲菌良好的培养基.方法:采用五种不同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对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观察其生长效果,用菌落计数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含微量铁盐培养基对空肠弯曲菌分离效果好,检出率高.但也有遗漏,为了提高检出率,应与布氏菌血琼脂同时使用.结论:含微量铁盐培养基可用于空肠弯曲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验,空肠弯曲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落大,数量多,且制备简易、价廉,建议各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使用的试剂、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进行合理的改良.方法:用0.05 g/L酚试剂作为使用液,用硝酸配制硫酸铁铵,在室温条件下显色,用630 nm波长比色.结果:本法甲醛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57% ~2.17%,低检出浓度为0.016 mg/m3(以采集3L空气计),质控结果在参考范围内.结论:改进后的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中的甲醛,方法精密度好,准确性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黄志强;亓跃蓉;俞文妍;赵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运行与实施,探讨该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范围内定期发放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质评图,收到回报结果后以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进行结果评价并及时将质评结果、参考值反馈给参评实验室,对质评活动存在的问题以简报或读片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运行三年,回报实验室稳定,适合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推广;年度完全符合率逐渐上升,2011年达到81.5%,其中恶性肿瘤细胞、骨髓瘤细胞、间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脂肪滴等形态完全符合率显著提高,P均<0.01;本质评图的发放既普及了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知识,又使实验室收集到一套资料较完整,类型较齐全的形态学图谱,便于日常工作参考与教学培训.结论: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是一种全面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临床应用价值深远,值得推广.

    作者:单志明;乐美萍;夏晓华;钱晓华;吴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定量结果的比对分析及联合定性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对比评价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cTnI的检测效能和可靠性,并探讨POCT法Myo、CK-MB和cTnI三项联合定性检测对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患者,采用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对cTnI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42例早期入院病人在不同时点进行三项联合检测,比较敏感性.结果:在cTnI阴性和高浓度时,仅化学发光法能检测;在低和中浓度时两种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关性很强;三项联合定性检测中Myo升高时间快,敏感性高.结论:POCT法快速简便,适于快速诊断;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好,适于确诊和监测.

    作者:黄玲玲;李祥云;潘峰;刘玉华;楼洪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方法的评估

    目的:建立荧光PCR系列检测金葡菌肠毒素基因,评价3种金葡菌肠毒素测定方法.方法:对185株金葡菌野生株同时采用荧光PCR法、微孔板法和酶联荧光免疫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PCR系列体系其DNA灵敏度为1.34 ng/μl ~ 2.80 ng/μl.以酶联荧光免疫法为金标准,185株金葡菌野生株中有124株产肠毒素,阳性率为67%;荧光PCR法的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87%;微孔板法(不分型)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89%;微孔板法(分型)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结论:酶联荧光免疫法的检出率高,适合用于样品初筛.所研制的荧光PCR体系操作简单、特异性高,适用于菌株的分型鉴定.

    作者:王冰;黎桂莲;陈妙玲;贺连华;吴平芳;林一曼;扈庆华;石晓路;邱亚群;李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及评价标准合理性分析

    目的:从抽样方案和评价标准分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 19295-2011)的合理性,回应社会公众对该标准修订合理性的质疑.方法:假设一批产品总数为N个,其中随机分布有K个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品,根据GB 19295-2003和GB 19295-2011标准所提供的抽样方案,计算并比较其抽中不同数量阳性个体的概率.结果: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抽中阳性产品的概率更高,但依据该标准,抽中阳性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不合格.结论: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的样品代表性高,抽中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高,依据样品检测合格率进行推论也更为合理,由样品检测结果推论总体更可靠.

    作者:柴鹏飞;郑文慧;富小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手足口病毒病原学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对手足口病(HFMD)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北京市西城区HFMD的流行特征.方法:提取标本中病毒核酸,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核酸阳性标本使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1年共收集咽拭子标本192份,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1例,阳性率为42.19%.EV71、CoxA16及未分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32例(16.67%)、36例(18.75%)和13例(6.77%);病毒分离培养过程中我们对标准方法中的操作进行了改良,培养阳性率达到91.23%.结论: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手足口病毒分离的改良培养方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提高阳性率,而且增加获得的病毒量.

    作者:张晶波;王永全;刘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线性探针法MTBDRplus用于涂阳肺结核的耐多药检测研究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法MTBDRplus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河南省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液和结核杆菌菌株作为检测标本,以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为标准,获得MTBDRplus方法的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MTBDRplus检测145例痰标本和169株菌株中结核杆菌耐多药(MD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84.62%和100.00%、98.90%.结论:线性探针法MTBDRplus能快速检出涂阳痰标本及培养菌株中耐多药结核杆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和诊断.

    作者:李辉;马晓光;石洁;王瑜;闫国蕊;杨洪毅;李强;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直接溶解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铅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铅的方法.方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经0.2%硝酸水溶液稀释,震荡摇匀后定容,注入石墨炉中,同时加入10%硝酸基体改进剂,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铅含量.结果:铅浓度在0 μg/L~ 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01×10-3X+4.76×10-6,相关系数r =0.9992,检出限为0.015mg/kg,相对标准偏差≤7.8%,加标回收率在94.7%~98.0%之间.结论:样品前处理简单方便,大部分操作由自动进样器在线完成,避免了前处理的污染,标准与样品出峰时间和出峰峰型一致,背景基本被消除,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翟志雷;杨瑞春;张耀光;张向兵;银恭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输血患者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和分析

    目的:探讨对预输血患者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25例预输血患者样本采用伽利略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201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3924例.结果:8125例样本中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2例占0.52%(42/812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76% (32/4201),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25% (10/392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4,P<0.01).鉴定出特异性的抗体以Rh系统和MNSs系统抗体为主.结论:为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预输血患者尤其是有妊娠、输血史的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

    作者:陆贤吉;马幼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h尿液总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目的:初步评价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并观察磺柳酸定性结果和它的吻合性.方法:以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测定总蛋白,再以磺柳酸定性法进行比对,结果不一致者以考马斯亮蓝法复核.结果:1475例标本中,蛋白定量阴性者259例,占17.56%,阳性者1216例,占82.44%,阳性患者中,定量超过2.5 g/L有143例,占阳性患者的11.76%.1458例标本德林生化仪测定结果与磺柳酸定性结果相符,其吻合率达到98.85%.17例与定性结果有偏差的标本,两种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尿液总蛋白各测定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的需要.与磺柳酸定性法结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陆丽;沈薇;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