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结珍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医学教育等学科教学的基础”。医药院校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抓好实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目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表现在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滞后于理论教学,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袁树民;黄大林;韦晗宁;乔永超;陈建宏;赵琰;何玉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卒中后遗偏瘫,多出现半身肢体凉麻或兼上下肢僵硬不利,多年来笔者选玉竹、炒白芥子、生南星、肉桂(以下简称四药)加入对症方药中治疗中风后半身凉麻不用患者,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孟凡辉;孟庆良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率,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和正确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邓茵茵;汤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11月所接收并诊治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在本组肺癌患者中,采取中医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利用中医理论开展辩证性护理,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接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细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时有效性、安全性的对比。方法观察133例PICC与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结果 PICC组(P组)平均留置时间为(83.7±11.2)d,静脉留置针组(C组)为(4.5±1.3)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利用活动平板试验探讨健康体检吸烟者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2例健康体检吸烟者及110例健康体检不吸烟者,应用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时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92例吸烟者中阳性9例,可疑阳性13例,阴性70例。110例不吸烟者中阳性1例,可疑阳性5例,阴性104例。结论吸烟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目前已经确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的发病有关。Hp是慢性胃炎重要致病因子,Hp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到治疗策略做了一系列的变更,Hp是重要的致癌因子等。
作者: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析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应用不同剂量的戊酸雌二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育龄女性90例,按术前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30例,A组予以戊酸雌二醇3m g/d,连服3d;B组予以戊酸雌二醇1m g/d,连服3d,术前2h阴道置入1枚卡前列甲酯栓;C组术前服用戊酸雌二醇1mg/d,连服3d。比较三组的节育器取出效果及宫颈软化度、镇痛效果。结果 A、B组的宫颈软化度、节育器取出术成功率、镇痛效果显著优于C组(P<0.05);A、B组的节育器取出成功率、镇痛效果及宫颈软化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应用不同剂量的戊酸雌二醇疗法,服用大剂量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取器成功率,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美菊;李文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我注射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胰岛素笔进行自我注射,且都按社区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糖的控制情况、注射时疼痛及注射部位硬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注射时疼痛及注射部位硬结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自我注射技能,更有利于血糖的改善。
作者:朱艺萍;王晓洪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查对制度、技术水平、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水平入手。
作者:郝春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有利于教与学的可操作性教学技巧,与同仁一起探讨和商榷。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新式剖腹产腹壁切口缝合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诊治的行新式剖腹产术后因各种原因导致再次妊娠而行再次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为逐层关腹者,在治疗中采用0/1号可吸收线扣锁缝合子宫肌层,观察组50例患者为未逐层关腹者,在治疗中通过0/1号可吸收线全层扣锁缝合子宫。观察术后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未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腹腔粘连轻,手术时间短,观察组腹壁粘连较重,手术时间长。结论新式剖腹产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术中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效果显著。
作者:朱丽娜;朱月华;吴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从系统护理角度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VAP发生率。结果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作者:李雪峰;李雅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内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4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在原有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个性、心理,做好及时、科学、合理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
作者:唐敏怡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通过方法对旋覆花当中的绿原酸以及咖啡酸含量进行同时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分析对旋覆花的提取进行工艺优化,并针对旋覆花当中绿原酸及咖啡酸的含量选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比例为70:30);色谱柱为Interil-ODS(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5nm;流速则控制为0.5mL?min-1。结果:经过检测后发现,绿原酸和咖啡酸在0.83-4.54ug/ml、0.45-2.10u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为1.21%、1.43%。结论:采用HPLC法对旋覆花当中的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同时检测,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罗嘉玲;陈奇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急性心梗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习惯,腹部按摩机功能锻炼,缓泻剂的应用来预防患者便秘。结果发生42例便秘患者,责任护士均能及时发现,并分析原因及时解决,无1例因便秘诱发再次心梗。结论通过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有效地制定护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患者早日健康。
作者:李淑兰;王晶;苏桂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洗手现状,探讨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和监督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护士的手卫生情况进行微生物学采样检测,并分别进行洗手前后的检测比较。结论:应提高护理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有针对性改善病房内洗手条件,提高护理人员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接受度,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作者:李晶;赵淑琴;惠素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向更加专科化发展。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术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血液肿瘤科的护理不同于其他专业,专科性强,知识面宽,护理难度大。为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低年资护士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血液肿瘤科临床护理需要,我科在护理带教中借鉴研究生带教模式-导师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徐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直接、可靠的检查诊断消化道疾病的方法,而无痛内镜下介入切除治疗,对疾病治愈率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翠芹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