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血压的门诊治疗和医患沟通对策

李东霞

关键词:高血压, 门诊治疗, 医患沟通, 治疗依从性, 重要器官, 临床表现, 患者, 功能衰竭, 动脉血压, 多发病, 常见病, 症状, 控制, 结构, 监测, 家属, 程度, 病人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往往病人对其严重程度认识不足,一般要等出现症状才寻求救助,由于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所以对于高血压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与监测,还要与患者及家属积极良好的沟通,保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病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排尿困难一般指的是自觉有尿意,出现下腹胀痛,但就是排不出尿液,或在不增加腹压的情况下,无法自行排出尿液。排尿困难患者,有时候觉得排尿时出现延迟症状,有时候排尿必须借助腹部肌肉完成,甚至有时候在排尿完毕后,仍然感觉膀胱内还有尿液没有排出,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因长期排尿困难而引起尿潴留[1]。排尿困难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4%左右,由于肛门的疾病与损害很容易引起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产生反射性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2]。该病多发生于手术当日,亦有持续几日者,它是肛肠病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美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导师制在小儿血液科低年资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向更加专科化发展。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术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血液肿瘤科的护理不同于其他专业,专科性强,知识面宽,护理难度大。为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低年资护士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血液肿瘤科临床护理需要,我科在护理带教中借鉴研究生带教模式-导师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徐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操作的临床分析

    笔者自2010年2月-2013年7月,共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式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泗泾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

    目的:调查肺炎支原体(M P)在泗泾地区儿童中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与防治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本院患儿14周岁以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血清M P抗体共1897例,并对M P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897例患儿中,M P阳性857例,阳性率为45.18%,其中男童930例中376例阳性,阳性率为40.43%,其中女童967例中481例阳性,阳性率为49.74%,男女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女性儿童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MP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在本地发病率比较高。

    作者:朱峰;金雅琼;王君锋;任芳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主要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加以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11例,发生率是27.5%。主要与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具有紧密关系。经针对护理干预后,11例患者中,好转者8例病情稳定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1例患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结论:了解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避免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子宫损伤28例临床分析

    子宫损伤常见原因是人工终止妊娠,子宫损伤后器械进入腹腔,若未及时发现,继续操作必致内脏损伤,重者并发内出血或腹膜炎。本组单纯子宫损伤复杂性子宫损伤各14例,复杂性子宫损伤中伴回肠破裂6例,大网膜嵌入子宫腔5例,结肠破裂、膀胱破裂、输卵管卵巢损伤各1例,肠破裂伴内出血2例,伴腹膜炎1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预防子宫损伤要明确术前诊断做好术前准备,术前2-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0.6mg可避免宫口扩张困难,术中遵守操作规范。一旦出现子宫损伤应立即停止操作积极处理。

    作者:陶春梅;孙才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RT置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避免或减少CRT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红玉;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产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分析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类型,探讨产科医院感染防控方法。

    作者:黄永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妇临产前、后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产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正确纠正临产孕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为正常分娩提供有力的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碧霞;黄素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痛风病的护理体会

    痛风是一组以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有了明显的增加,本病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饮食有关),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痛风的发生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结石也不称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只有10%-20%发生痛风。长期得不到控制的痛风患者,可引起关节畸形,更为严重者造成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演变成尿毒症。为此,应重视痛风病的防治。痛风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原发性痛风多与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有关。中医认为,痛风病与先天禀赋不足,脾肝动能失调,以及饮食失调、肥胖过度、劳倦及六淫侵袭有关,现就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吴美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56例临床分析

    目的: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疗效观察。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人,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意识障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昂丹司琼对全麻下脊柱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预防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全麻脊柱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将50例择期全麻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在患者术后回病房后给药,观察组给予昂丹司琼8m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比较两组PONV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昂丹司琼用于预防全麻术后PONV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杨靖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78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T2期肾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5.4ml,平均术后24h内的引流量为140.5ml。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中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法发生雾小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发生雾小的原因,从而改善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方法对我科2012年住院病人中30个需要中心氧气雾化吸入的病人,采用观察及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了解并查找原因。结果30个病人中心氧气面罩雾化时雾小,没有达到雾化吸入的效果。结论及时准确地纠正雾小的原因,能使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冼泳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痰液标本的涂阳检出率,提高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水平。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规程》中的萋尔-尼尔逊氏染色方法严格操作,并按镜检结果分级报告结果不同时间留取的痰标本与涂阳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而送检痰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人制作涂片的痰膜厚薄、脱色效果均能影响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

    作者:陈华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及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及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8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12h到术后手术后24h均连续用林格氏液进行静滴,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抑肽酶进行静滴。结果经过试验发现试验组的脑水肿以及出血量减轻情况都要对对照组显著,并且两组相比较脑水肿及出血量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围术期对患者采用抑肽酶静滴可以有效的减少脑肿瘤手术的出血量以及脑水肿情况,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简新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和护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观察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指导和孕期管理,做好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赵爱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我院药房药品盘点方法及存在问题的讨论

    目的:加强我院药品盘点管理,减少误差率。方法:从我院药房计算机管理实际出发,从药品管理方面,药剂工作人员责任心,数据录入,盘点方法等多方面引起盘点数据不符原因进行讨论。结果:存在盘点误差。结论:完善盘点制度,加强药品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盘点时的误差。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技巧探索

    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有利于教与学的可操作性教学技巧,与同仁一起探讨和商榷。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