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针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临床观察

高志祥;王健;刘红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腹针, 体针, 生存质量, 痹证
摘要:目的 探讨腹针治疗因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早、中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腹针组和体针组,随访12月;统计分析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JOA29分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52例、常规体针组58例,所有参与者随访12月;2组终纳入96例,共失访6例,失访率5.5%.经统计学分析2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6月在VAS评分、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ODI评分、SF-36评分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治疗组优于常规体针治疗;而在治疗后12月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ODI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针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在早期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而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之我见

    “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来源于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窦汉卿的《标幽赋》.本文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初步探讨,考辨大钟之穴名、特性和应用机理及联系临床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大钟为肾经之络穴,其通于相表里的膀胱经而络于脑,其脉又上至心包;发现老年痴呆实与心肾相关,其所指心内呆痴,实为脑之呆痴;因心主神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如髓减脑消,则神志混沌渐成呆痴.

    作者:高艳;李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刺远端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远端穴位对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采用针刺双侧后溪、腰痛点;对照组37例,采用针刺双侧腰椎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腰眼.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8%(3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7.6%(25/37).结论 针刺远端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有效.

    作者:宋聚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角度,构建名中医工作室与社区家庭医生联动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以增强全民中医药文化自信,助推文化自信建设.

    作者:亢连茹;郑爽;于志国;朱路文;唐强;尹洪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校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对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如何提升科研能力是需要重视的题目.经过相关课题论证提出思路,要从本科开始抓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模式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李珍一;曹媛;杜莹;王建波;颜晓睿;贾连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民族医药治疗面瘫的研究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及针灸在治疗面瘫疾病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和疗效,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是颇多,通过大量的系统研究,中医药及针灸在治疗上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及独特的医疗,而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医药对此疾病的治疗亦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和疗效,现将不同民族医药治疗面瘫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面瘫的方法总结归纳,以便临床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国徽;杨世刚;王银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神经性皮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2/2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功命;杨才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锻造和谐医院文化——曹县中医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纪实

    本文从强化思想教育,严抓班子队伍,塑造高效服务团队: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服务品牌,创建和谐医疗环境;深化创建活动,开展优质服务,弘扬以人为本精神;组织公益活动,倡导爱心奉献,承举社会公共责任;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让群众“舒心”五个方面诠释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锻造和谐医院文化方面的做法、体会、成效,从而使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医院综合满意度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作者:孙根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结合中药标本馆管理下的中药保管养护学课程改革初探

    中药保管养护学是一门专业性应用学科.笔者将本课程与中药标本馆相结合,利用中药标本馆内的馆藏中药材,让学生了解学习到中药保管养护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课程中动手养护中药材,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药保管养护这门课程.

    作者:王又迪;滕毅;钱桂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王晓燕教授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作者:苏姣姣;王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消定膏商品化瓶颈问题的新解决方案

    消定膏是陇上中医骨伤科长期使用的品牌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对骨折、损伤等病症的疗效良好.药学研究表明其药理、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均已有相关研究.然而消定膏却迟迟不能开发为新药,其主要原因是该制剂的稳定性差、有效期太短、包装落后、患者使用不便.针对制约消定膏商品化的瓶颈问题,课题组拟定了两套新实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助于加快其商品化进程.

    作者:韩静;程芳;张晓刚;杨锡仓;窦霞;靳子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作者:李兵;卢汝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实脾饮治疗水湿困脾型臌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实脾饮加减对水湿困脾型鼓胀患者外周血中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实脾饮加减,疗程均为45 d.监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外周血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EA)的数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脾饮可提高水湿困脾型鼓胀患者的肝脏蛋白合成水平,缓解腹胀、纳差、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昊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系统中医护理对化疗肺癌患者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经化疗治疗肺癌患者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入院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中医组患者进行系统中医护理.护理2周后,从患者心理和不良反应2方面,对护理效果加以评价.结果 中医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中医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肺癌患者进行系统中医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等情况,同时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陈焕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新时期中医教育纳入师承的思考

    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院校制的统一培养占据了中医药教育的主导地位,师承教育逐渐淡出中医教育的舞台.在院校教育的平台下将师承教育融入中医药教育中,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道路,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佳选择.

    作者:裴婷婷;李妙铿;张继苹;黄泳;戴娇娇;曲姗姗;钟正;肖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行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颈肩腰腿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颈肩痛、腰腿痛VAS评分中无痛的例数明显的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的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部疼痛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风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临床观察

    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发作时的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的参与,高反应状态的气道一旦接触到外界微弱的理化因素刺激,如冷刺激、烟雾、刺激性气味等,就会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痉挛,从而引起刺激性的咳嗽、胸闷,甚至喘息.气道高反应性咳嗽临床症见多属中医风痰伏肺型,故治疗以疏风宣肺为主.中医运用苏黄止咳汤治疗风痰伏肺型咳嗽,通过疏风宣肺、宣散肺邪,祛痰,润肺止瘁,在临床中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中药制剂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春发;吴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3例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3例,予以推拿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均于治疗3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何江;谢心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从乌梅丸谈肝热脾寒型泄泻的证治

    关于乌梅丸病机,历代探讨良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肝热阳郁等诸般说法,争论至今,大多数学者多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此说法概念固然不错,然却过于笼统.笔者认为,乌梅丸病机应从中医理论的独有规律出发,将其纳入五脏范畴而言,将其病机具化为肝热脾寒,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一简要探讨.由此衍生出乌梅丸是治疗肝热脾寒泄泻主方的认识.

    作者:丁立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针联合艾灸对脾虚痰阻证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艾灸对脾虚痰阻证肥胖伴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患者均常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足三里联合丰隆穴温和灸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BMI、肥胖度、体脂百分率)、脂质水平(TC、TG、HDL和LDL)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P< 0.05);2组治疗后BMI、肥胖度、体脂百分率、TC、TG和LDL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H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艾灸能够降低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肥胖指标,调控其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鹏;丰建宇;刘志鹏;王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香薰疗法抗抑郁现状及进展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存有合成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大、疗效不佳易复发等问题,越来越多患者将目光投向传统中医药,寻求更多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对于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及新型香薰疗法抗抑郁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祺;左安娜;刁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