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忠;邢大荣;夏晓莉
目的:通过对公交车司机工作过程暴露于尾气污染的监测,评估城市道路流动作业人群(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交警及交通协管员等)在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暴露水平.方法:选择从市区东西向和南北向行驶的公交车,随车监测公交车运营时司机呼吸带范围NO2、CO、SO2的浓度,每日两趟,连续三日.结果:广州市空气交通污染严重,道路CO、SO2、NO2浓度均明显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并且大大高于城市固定点的监测值.结果表明,公交车司机各主要污染物高暴露水平的时间加权浓度分别为CO 10.62 mg/(m3.h),SO20.99 mg/(m3.h),NO20.34 mg/(m3.h).结论:城市公交车司机工作中处于交通污染的高暴露水平,应开展更详尽的个体暴露特征研究.
作者:张秋丽;林蓉;于莹莹;宋宏;杨轶戬;蔡琳;钟洁莹;杨翠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检测空气中乙二醇的方法.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3,相对标准偏差<10%,回收率:96.3%~104%,方法检出限为0.6μg/10 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实用,可用于空气中乙二醇的测定.
作者:杨明光;方磊;胡迪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阿坝州地震后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6县重灾区送检的63份水样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006)检验和评价.结果:63份水样中合格率为71.42%,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分别是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肉眼可见物、浑浊度、铝、铁和锰.结论:震后6个县的水质检测总体情况良好,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的指标是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对不合格的饮用水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灾后广大群众饮用水的安全.
作者:谷明惠;郭光才;李祥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提高大样本低概率的细菌阳性检出率,降低工作强度,节约检测成本的一种检测程序.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敏感的PCR作为样品初筛试验,结合传统方法培养、分离、鉴定.结果:342份奶粉样品,PCR检测阳性16份,阳性率为4.68%;传统方法检测阳性样品5份,阳性率为1.46%.检测耗时折算PCR法仅为传统方法的16.67%(10/60).结论:PCR作为初筛试验,与传统方法的联合应用,为致病菌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值得在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项目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鹃;吴清平;周艳红;徐晓可;张菊梅;郭伟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本中心大型检测仪器管理,提高其使用效能,合理投入和使用政府公共资源,充分发挥疾控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支撑作用.方法:根据疾控系统业务特点,探索建立适应疾控系统大型检测仪器绩效考核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咨询方式,给出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对疾控中心大型检测仪器绩效的量化考核.结果:安捷伦6890型气相色谱仪的综合得分为54.6,瓦里埃AA-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综合得分为45.6,绩效考评分均小于60分.结论:安捷伦6890型气相色谱仪的综合得分为54.6,瓦里埃AA-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综合得分为45.6,按绩效考评100分计,以上两仪器设备绩效考评分均小于60分,说明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大型检测仪器的使用效率是较低的,经济效能较低.实验室有必要定期开展大型检测仪器的绩效考评.
作者:郑丽芳;徐淳行;江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一种同时测定水中两种多环芳烃(萘、蒽)和三种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方法.方法:选用85μm PA纤维,恒温45℃,稳定的磁力搅拌萃取60 min,带FID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RSD在5.71%~8.84%间),加样回收率在82.3%~119.6%间.结论:该方法首次实现了两种多环芳烃和三种酞酸酯类物质的同时测定,具有快速、准确和方便等优点.
作者:蔡英;李圣君;陈波;姚守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山梨酸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详细介绍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步骤.结果:得出果汁中山梨酸浓度的相对不确定度为6.2%,扩展不确定度为0.026 g/kg.结论:该评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利用高效液色谱法进行检测这一类形的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
作者:罗晓燕;林玉娜;周洪伟;朱惠扬;刘莉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ICP-MS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铁的干扰情况并采用合适手段来消除.方法:比较不同接口、不同同位素、使用内标前后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Xi接口具有更低的背景强度和背景等效浓度.采用56Fe和混合内标可完全消除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测定结果和原子吸收法一致,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结果均符合分析要求.结论:可采用Xi接口ICP-MS准确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铁.
作者:彭荣飞;侯建荣;黄聪;于桂兰;卓召模;贺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别构建含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解螺旋酶-引物酶编码基因UL5、UL52与UL8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PCR扩增UL5、UL52与UL8基因全长序列,分别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1,转化E. coli DH10Bac,通过转座作用制备分别带有3种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结果:克隆的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序列一致,各目的基因正确重组至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结论:成功构建分别插入HSV-1 UL5、UL52与UL8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为在昆虫细胞内表达组装HSV-1解螺旋酶-引物酶以及建立靶向该酶复合体的药物筛选平台奠定基础.
作者:向阳飞;钱垂文;王一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谱.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新生儿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挑取住院成人对照(考虑标本科室分布、来源、时间等因素),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统计分析用x2检验.结果:新生儿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年龄为3~36天,所有分离株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均敏感.新生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全部阳性,MRSA发生率为68.6%,对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4%、8.6%、3.0%、20.0%、22.9%,均显著低于成人分离株的耐药率(P<0.01).结论:新生儿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普遍低于成人的耐药率.
作者:陈坚;王彩虹;张雪青;余方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为了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别,探讨控制麻疹发生的措施.方法:在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采集本地区麻疹暴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共103份,用CDWl50细胞分离到麻疹病毒17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基因羧基端450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17株麻疹病毒均属H1基因型中H1a亚型.结论:H1基因型是吉林省延边地区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是导致吉林省延边地区麻疹局部暴发和散发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张勇华;严英浩;郭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掌握水质动态变化,为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县的供水工程水点,于枯水期及丰水期,对水源水及末梢水中色度、浊度、pH等20个项目进行检验.结果:全年检验水样300份,色度、pH、氨氮、铁、锰、砷等项目均合格,其余项目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主要超标指标是感官和微生物.结论:我市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主要问题是水源管理不善,无水处理设施及消毒措施.存在经饮用水传播疾病的潜在性危险,影响农村人群身体健康,需认真加以改进.
作者:李爱英;刘小娜;白皓;贾云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验一例硬膜外麻醉死亡人体内的布比卡因含量.方法:样品碱化后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布比卡因.结果: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死后人血、心、肝、肾、脑、脑脊液、颈段脊髓、胸段脊髓(T5-9)(T10-12)、腰段脊髓和骶段脊髓中含量分别为2.369μg/ml、1.221 μg/g、1.138μg/g、1.149μg/g、0.393μg/g、63.311μg/ml、0.491μg/g、54.230 μg/g、96.366μg/g、156.690μg/g和248.040 μg/g.结论: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死亡人脊髓和脑脊液中含量较高,排除其它死因条件下,推断其为硬膜外麻醉误人蛛网膜下腔死亡.
作者:曹洁;王振华;贠克明;尉志文;贾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实验产生的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按照GB/T5009.60-2003[1],对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中的蒸发残渣(正己烷)进行测量,评定其不确定度.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找出引起不确定度产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整个测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计算,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2].
作者:李德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2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4.5)(65:3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结果:辛伐他汀在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85%,RSD为0.83%.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辛伐他汀的质量.
作者:张红辉;王俊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尿游离皮质醇(UFC)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药盒对加入不同防腐剂的标本、存放温度不同的标本和24 h尿量不同的标本进行测定.结果:防腐剂为盐酸和叠氮钠时,UFC测定水平较低(P<0.001),置于4℃的标本的UFC略高于置于-20℃的标本,而未服强的松龙时的UFC水平则较服药时显著降低(P<0.001).结论:防腐剂和24 h尿量对UFC测定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张殿喜;李乃适;黎明;龚凤英;潘慧;邓洁英;孙梅励;陆召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腹部开放伤伴随不同温度海水浸泡条件下对大鼠生存时间及其伤情进展的影响.方法:建立腹部开放伤大鼠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腹部开放伤组和腹部开放伤伴随生理盐水或海水浸泡组.与单纯腹部开放伤相比,观察腹部开放伤合并10℃、15℃、22℃、26℃和33℃不同温度生理盐水或海水浸泡条件下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在相同温度下,与单纯腹部开放伤或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相比,腹部开放伤伴随海水浸泡大鼠生存时间明显缩短;与单纯腹部开放伤相比,腹部开放伤伴随10℃生理盐水浸泡大鼠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而腹部开放伤伴随15℃、22℃、26℃和33℃生理盐水浸泡组大鼠生存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条件下,大鼠在10℃、26℃和33℃水温浸泡较在15℃和22℃水温浸泡条件下生存时问明显缩短.结论:海水浸泡是加速腹部开放伤大鼠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过度低温(10℃)或接近体温(33℃)的海水浸泡都可加速腹部开放伤大鼠死亡.
作者:曲佳;张达矜;熊鸣;乔媛媛;王大鹏;安怀杰;赵晓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1],2008年3月27日安徽阜阳市发现首例感染EV71导致死亡病例,而后在近两个月内造成阜阳市1520名儿童感染,死亡20例.由此引起卫生部高度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临床疑似手足口病儿童进行EV71、Cox16等肠道病毒RNA检测.
作者:顾松叶;张志超;蒋文雅;王忠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奉化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与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率的增加.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在2006~2008年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空气等项目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2006~2008年样品总合格率分别为72.8%、80.2%、83.2%,市级医疗机构总合格率为90.4%,乡镇卫生院为76.7%,个体诊所为64.6%,私立医院为76.9%.结论:奉化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需加强对空气、手、物表的消毒监测工作,特别是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更应加强.
作者:江金伦;陈静;竺稽定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