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千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口服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并用独活寄生汤口服及中药熏洗治疗,共3个疗程,将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任效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医三联疗法及中医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三联疗法和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总有效率96%,疗效显著.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及中医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细娥;蒋治莉;熊燕;贺志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探讨五运六气理论的易学背景,以了解传统文化对运气理论形成的影响.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运气理论中的易学内涵.中国的古代文化,肇始于易, 《内经》反映了易学思想.七篇大论论述的是天、地、人之三阴三阳之气的变与化,自然、物候、气象包罗其中,与易之理相承,而非易以说理,易与七篇大论同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九宫之说、数的概念都是借用了易之法,而用以说明九州地理、天气变化规律.七篇大论所言九宫则是以后天八卦之九个方位来定位天之九宫,与地之九州八卦方位相对应,用以说明地理的气化特征.《内经》运气理论既有记生化之用之数,又有易之数,用以说明地理方位及运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九宫和数在运气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于辨地理之方位,说明气象变化及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加强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微信公众号、QQ家校群等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以加强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改革模式.
作者:赵黎;章健;南淑玲;李进京;吕明安;许霞;张绍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语教学”对中医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效果.方法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2013级1班80人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本科2013级2班78人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意见、态度和反映.并通过两组中医内科学成绩对比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者占98%,认为有必要者占97%.研究组中医内科学总成绩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技能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韩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76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汤剂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疗效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肝功能(ALT,AST,TBIL)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均具有清肝胆湿热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相当,用药安全,颗粒剂方便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付有兰;林伟豪;田黎;吴婵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少少与”是《伤寒论》中常见的一种服药、调理方法,仲景通过“少少与”这种见微知著式的中医思维方法,旨在顺应脾胃气机升降的生理功能,顾护后天胃气,以利于防病传变和病情的好转.
作者:李鹏举;薛艳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康妇消炎栓塞肛,辅以盆腔炎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丹黄祛瘀胶囊每次4粒、日三次口服,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一枚塞肛,辅用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对照组单用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和康妇消炎栓塞肛.以14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经期停用.观察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盆腔B超的变化,以及停药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96%,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71%,复发率1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盆腔炎治疗仪配合中药内服加塞肛疗法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孙自学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熟读经典,医术高超,在对男性不育患者中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一则典型案例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的讨论和遣方用药的探讨,简要总结了孙自学教授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用药经验和一些学术观点,突出他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特色.
作者:黄永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药学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140例例作研究对象,使用抓阄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n=70)应用传统取药服务模式,研究组(n=70)则应用中药药学服务模式,对比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性是95.71%,服务满意度是97.14%;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是82.86%,服务满意度是78.57%;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服务满意度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在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实践教学在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拿流派手法”作为《推拿学》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课堂教学学时所限,难以在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展示.但是实践教学阶段,相对充裕的学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为学习推拿流派手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的理念就是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和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来展示流派手法魅力和其美好的应用前景,从而激发学生对其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手法得以传承.
作者:李多多;陈红;杨晓明;王锡友;王宾;温建民;刘长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更加有效的临床思维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单独开设临床思维教学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新型临床思维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结论 新型临床思维教学模式的实践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作者:王峥;闫军堂;王利敏;王冬;马小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方法 回顾既往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内侧间室型膝骨关节炎患者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术前的(7.18±1.64)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1.80±0.54),P<0.05;患者的WOMAC评分:术前的(126.90±6.38)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63.30±5.69),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创伤小,花费低,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通过查找中医对鸡眼治疗方法的近10年文献来对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类探讨.方法 通过查找近10年发表的有关中医治法治疗鸡眼的相关文献,并从中药外敷、针刺、灸法及验方等方面整理分析总结出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结果 中药外敷、熏洗及针灸(针刺、火针、温灸、刺络放血、针刀等)都可应用于治疗.通过治疗,可使患处达到软化硬结、行气疏滞、活血止痛、祛腐生新的作用,各法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 中医疗法治疗鸡眼其疗效肯定.
作者:陶雨晨;李培豪;李汶航;范顺;陈沫;褚梦圆;孙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杨涛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在肺系病、脾胃病、肿瘤疾病及膏方运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及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特点,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笔者跟师多年受益匪浅,将杨涛主任医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韩宁;朱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为(6.88±4.21)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疗效确切.
作者:王磊;肖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赤带下的清肝止淋汤及其方歌、功效、主治、方解、验案等.清肝止淋汤主治辨证属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气滞血瘀所致赤带下.症见: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可伴见疲乏无力,腰酸膝软,心烦眠差,面色黄白少华,舌淡苔白或舌红苔少,脉细弱或浮弦.临床亦用于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经间期出血等妇科病证.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选取120例,均给予以电针背部华佗夹脊穴为主疗法以及中医药灸疗法相结合的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并详尽记录患者的晨僵时间、臀地距、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等临床指标,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接受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法后,显效患者56例,显效率为46.66%;有效患者59例,有效率49.16%;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治疗后明显好于治疗前,活动能力、臀地距、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等较治疗前都显著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恢复状况和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予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三步五法矫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正骨医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按门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腰部牵引、腰部熏洗、常规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毛书歌教授三步五法矫正术(腰部三屈位优值牵引、腰部熏洗、正脊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临床随访3个月,疗效评定采用腰椎(JOM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并功能锻炼后,经腰椎(JOA)评分评定,两组在总体疗效、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度方面差异对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毛书歌教授三步五法矫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毛晓艳;吴一梦;毛书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在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8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采取针灸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针灸及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的观察组,将2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患者眩晕程度、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脉冲指数(PI)、血清纤维蛋白原(Fib)、血清总胆固醇(TC)等各项指标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Fib与TC值分别为(3.9±0.17) ml、(4.1±0.46) mmol/1低于对照组(4.5±0.36) ml、(5.1±0.94)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采取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治疗后患者脑血流、血清Fib、总胆固醇得到一定改善.
作者:王钰;赵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