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效冬
孙自学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熟读经典,医术高超,在对男性不育患者中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一则典型案例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的讨论和遣方用药的探讨,简要总结了孙自学教授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用药经验和一些学术观点,突出他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特色.
作者:黄永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列胜;杨才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拜师王永炎院士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临床评价心身医学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委员.在2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中,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辨中风病及疑难杂症的诊疗,临证时,刘教授善用圣愈汤辩证加减治疗线粒体脑肌病,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冯珍珍;刘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实践教学在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拿流派手法”作为《推拿学》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课堂教学学时所限,难以在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展示.但是实践教学阶段,相对充裕的学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为学习推拿流派手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的理念就是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和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来展示流派手法魅力和其美好的应用前景,从而激发学生对其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手法得以传承.
作者:李多多;陈红;杨晓明;王锡友;王宾;温建民;刘长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月经量少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亦少的月经病.近年来,月经量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张晓丹教授认为月经量少根本病机多属于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证,临证中常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分期论治,并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作者:于瑞蒙;张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试卷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教考分离是客观评价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试题库建设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本校尚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试题库,本项目建设符合我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标准化试题库,体现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原则,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现实意义.
作者:牛仁秀;刘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河南省中医院院内自制中药塌渍(热敷一号)配合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腰椎键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均采用热敷一号中药塌渍和桃红四物汤疗法治疗.结果 50例中治愈6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 热敷一号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省时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乙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些年来人们对美洲大蠊药理作用研究越来越多,美洲大蠊具有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等特点.美洲大蠊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组织修复、镇痛、保肝、抗氧化及增强免疫作用.美洲大蠊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生长及增殖,如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及小鼠转移细胞瘤,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该文对美洲大蠊抗肿瘤作用进行深入综述,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董京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杨涛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在肺系病、脾胃病、肿瘤疾病及膏方运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及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特点,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笔者跟师多年受益匪浅,将杨涛主任医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韩宁;朱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康妇消炎栓塞肛,辅以盆腔炎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丹黄祛瘀胶囊每次4粒、日三次口服,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一枚塞肛,辅用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对照组单用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和康妇消炎栓塞肛.以14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经期停用.观察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盆腔B超的变化,以及停药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96%,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71%,复发率1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盆腔炎治疗仪配合中药内服加塞肛疗法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岭南地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经体格检查及头颅CT等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入院时以中医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内科学》进行辨证分型及临床症状采集,分析症状、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肢体乏力症状在脑梗死急性期出现概率较大,占所有患者的73.04%;其次是头晕、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分别占53.47%、16.08%、40%;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痰热腑实>肝阳上亢>痰热蒙窍>痰湿蒙神>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其中风痰阻络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轻型、中型为多,出现中重度患者主要是在痰湿蒙神、痰热蒙窍及气虚血瘀三种证型.结论 岭南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证型以风痰阻络常见,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晕、肢体乏力、言语不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痰湿蒙神、痰热蒙窍及气虚血瘀三种证型尤为明显.应重视通络法在中风急性期的运用.
作者:余锋;刘南;信梦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肿瘤微环境主要包括缺氧、酸性、炎性因子聚集等.这些特点与人体正常内环境是不同的,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血管生成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抗肿瘤的临床疗效,能防治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转移.近年来中医药与肿瘤微环境成为防治肿瘤研究的焦点.本文就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常用中医治法为主的中药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防治肿瘤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赵双梅;李慧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三步五法矫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正骨医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按门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腰部牵引、腰部熏洗、常规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毛书歌教授三步五法矫正术(腰部三屈位优值牵引、腰部熏洗、正脊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临床随访3个月,疗效评定采用腰椎(JOM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并功能锻炼后,经腰椎(JOA)评分评定,两组在总体疗效、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度方面差异对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毛书歌教授三步五法矫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毛晓艳;吴一梦;毛书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临床上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湿疹等疾病常见.目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各相关学科面临的难题.而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上,中医诊治历史悠久,并且有其独特的方法和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湿疹的中药治疗实验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卢雯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2组,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点疏血通,前列地尔.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3个月内复发率,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对照组24 h内、48 h内、3d内、7d内TIA发作停止例数分别为12 (16.90%)、18 (25.35%)、42 (59.15%)、50 (70.42%).而针刺组分别为18 (26.47%)、25(36.76%)、50 (73.52%)、65 (95.58%),病情恢复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内、2个月内(包括1个月内)、3个月内(包括2个月内)定期复查或者回访,追踪治疗后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8.45%,14.08%,16.90%.而针刺组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4.41%,7.35%,11.76%,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2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2组治疗1周后,针刺组较对照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降低进展为脑梗死风险,可能与针刺能够改善脑供血有关.
作者:王威;唐伟;张军;迟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替代疗法为主,给患者带来严重负担.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主要是针对原发病为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赵振昌教授以瘀立法治疗慢性肾衰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疗效显著,能显著减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
作者:冯培云;刘冰冰;张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针对当前医学生普遍存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学特点,开展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要素分析构建模块化的知识体系.然后,基于病案教学方法,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自我建构.后,以临床医学院为依托,建立临床见习与病案讨论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实现临床思维能力的强化培养.
作者:林佳;郑峰;林燕玉;吴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少少与”是《伤寒论》中常见的一种服药、调理方法,仲景通过“少少与”这种见微知著式的中医思维方法,旨在顺应脾胃气机升降的生理功能,顾护后天胃气,以利于防病传变和病情的好转.
作者:李鹏举;薛艳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体三教授为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以三阴立论擅治各科疑难病症.高老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皆是由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肝脾肾三脏),进而影响冲任督带之脉终导致妇科疾病.高老立足三阴,以脏腑辩证为核心,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临证时治疗崩漏喜用黄土汤加减,不孕喜用《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痛经喜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每收良效.
作者:易建华;易华;张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巨刺法为《黄帝内经》记载的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一种治疗方法,指在针灸经络理论指导下取病变对侧相应的穴位行针刺、艾灸等治疗疾病的方法.人体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有左右交叉支配特性,神经科疾病,应用巨刺法治疗,疗效肯定.近7年巨刺法在面神经炎、中风病、面肌痉挛、头面部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疗效尤为突出,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马培锋;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