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培云;刘冰冰;张守琳
目的 观察中医三联疗法及中医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三联疗法和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总有效率96%,疗效显著.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及中医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细娥;蒋治莉;熊燕;贺志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解决传统针灸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定穴不准确的问题,本实验研究通过观察组学生在等大的没有标注穴位的铜人上,对十四经各个腧穴的位置进行摸索从而练习定位,同时配合功法练习,提高临床能力.对照组学生按照大纲要求完成基本课程学习,学期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绩为36.36±1.73,对照组成绩为34.67±2.34,P<0.05),总成绩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绩为84.79±7.48,对照组成绩为78.64±7.56,P<0.05).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郭娅静;程相琨;周巧;吴亚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替代疗法为主,给患者带来严重负担.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主要是针对原发病为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赵振昌教授以瘀立法治疗慢性肾衰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疗效显著,能显著减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
作者:冯培云;刘冰冰;张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加强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微信公众号、QQ家校群等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以加强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改革模式.
作者:赵黎;章健;南淑玲;李进京;吕明安;许霞;张绍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76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汤剂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疗效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肝功能(ALT,AST,TBIL)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均具有清肝胆湿热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相当,用药安全,颗粒剂方便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付有兰;林伟豪;田黎;吴婵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肿瘤微环境主要包括缺氧、酸性、炎性因子聚集等.这些特点与人体正常内环境是不同的,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血管生成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抗肿瘤的临床疗效,能防治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转移.近年来中医药与肿瘤微环境成为防治肿瘤研究的焦点.本文就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常用中医治法为主的中药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防治肿瘤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赵双梅;李慧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孙自学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熟读经典,医术高超,在对男性不育患者中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一则典型案例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的讨论和遣方用药的探讨,简要总结了孙自学教授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用药经验和一些学术观点,突出他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特色.
作者:黄永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河南省中医院院内自制中药塌渍(热敷一号)配合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腰椎键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均采用热敷一号中药塌渍和桃红四物汤疗法治疗.结果 50例中治愈6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 热敷一号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省时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乙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理气活血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理气活血颗粒,7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69.3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理气活血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周银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焦虑症等神经症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西医西药对焦虑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也十分突出.为此寻找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突破口变的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各代医家认识焦虑症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行气清热豁痰法治疗焦虑症,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行气清热化痰法能有效的治疗焦虑性神经症.
作者:曹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1.5 g日一次饭中口服,对照组在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再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日一次;治疗组在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消渴肾安方.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更好,故在治疗时配伍应用有很好的临证指导意义.
作者:王新娜;于伟宏;张博;南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妇科学是在中医理论基础指导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宏观性、抽象性,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妇科疾病具有独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案,在临床教学中使用归纳总结法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向新的高度,有助于养成其自发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系统理解领会知识,全面掌握中医妇科理论知识,为日后的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海燕;王利春;李杨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饮食医嘱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其服用药物、执行饮食医嘱的依从性,结合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工作状态、参加健康讲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服药方面,依从性好的患者有43例(65.2%),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其它患者(P<0.05);饮食医嘱的依从性方面,能较好执行饮食医嘱的患者有29例(44%),参加过培训班健康讲座的患者其依从性也有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班健康讲座者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的依从性普遍较服药依从性差,其中,文化程度可能是此类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的一个影响因素,工作的状态、是否参加过饮食培训班也是影响此类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因素.所以,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健康指导、门诊随访,着重转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固有观念,使其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疾病的预后.
作者: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康妇消炎栓塞肛,辅以盆腔炎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丹黄祛瘀胶囊每次4粒、日三次口服,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一枚塞肛,辅用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对照组单用丹黄祛瘀胶囊口服和康妇消炎栓塞肛.以14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经期停用.观察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盆腔B超的变化,以及停药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96%,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71%,复发率1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盆腔炎治疗仪配合中药内服加塞肛疗法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巨刺法为《黄帝内经》记载的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一种治疗方法,指在针灸经络理论指导下取病变对侧相应的穴位行针刺、艾灸等治疗疾病的方法.人体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有左右交叉支配特性,神经科疾病,应用巨刺法治疗,疗效肯定.近7年巨刺法在面神经炎、中风病、面肌痉挛、头面部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疗效尤为突出,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马培锋;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的培养是摆在中医药院校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的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医药在健康服务领域新的历史使命以及改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低、水平低的状况,服务面窄等困境和现状的方法,讨论了“治未病”在农村大有可为之处及中医药终身教育在老龄化社会中如何创新式发展的可行之路.
作者:孙延娜;李海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拜师王永炎院士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临床评价心身医学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委员.在2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中,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辨中风病及疑难杂症的诊疗,临证时,刘教授善用圣愈汤辩证加减治疗线粒体脑肌病,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冯珍珍;刘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方法 回顾既往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内侧间室型膝骨关节炎患者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术前的(7.18±1.64)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1.80±0.54),P<0.05;患者的WOMAC评分:术前的(126.90±6.38)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63.30±5.69),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创伤小,花费低,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升提固脱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Ⅱ度直肠脱垂43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住院脾虚气陷证脱肛患者43例,据刘佃温教授临证经验给予升提固脱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结果 2组综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改善肛门坠胀感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排便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2.33%,对照组复发率13.95%,2组复发率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升提固脱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气陷证Ⅱ度直肠脱垂,始终贯穿补气升提,收敛固脱的治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朝阳;刘佃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性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老年人的特点,术后疝复发、皮下出血、阴囊水肿及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何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相应地预防和治疗,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作者临床工作的长期总结,对腹股沟疝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逐一讨论,以期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这些临床常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徐鲲;任明;陈晨;郭嵩;高国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