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探如何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

胡宪文;张野;李云

关键词: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摘要:为提高规培医师在麻醉科规培的质量,本文根据科室数年来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了教学工作中师生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落实措施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高麻醉科规培医师的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综合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PCOS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采用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采用LOD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脂联素、瘦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血清瘦素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升高更明显(P<0.05),血清瘦素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不仅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刘红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平扫对急诊腹痛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诊腹痛的诊断价值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8月246例急诊腹痛患者CT影像,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46例患者中,233例发现腹痛相关病因表现,其中尿路结石53例,急性胰腺炎4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37例,肠梗阻27例,阑尾炎31例(其中13例伴有阑尾结石,5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腹膜后血肿1例,肝、脾、肾破裂18例,空腔脏器穿孔15例,输卵管积脓1例,宫外孕2例.首次检查未发现确切病因者13例,其中7例因病情变化进行了复查,复查诊断胰腺炎2例,外伤胰腺损伤1例,肠系膜损伤1例.结论:CT平扫对急诊腹痛寻找病因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临床进一步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4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9)、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贺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随访1个月~4年,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冠脉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毅贞;张玉丽;裴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健宝灵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厌食症患儿体质量指数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厌食症患儿体质量指数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9例厌食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多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宝灵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儿体质量指数变化、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宝灵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体质量指数,降低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卉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骨钙素(BGP)、骨密度(BMD)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MD、BG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且安全性佳.

    作者:白杨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妈富隆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对其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非司酮相比,妈富隆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方面疗效更确切,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血清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张六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冰冻制片的组织冷冻方法介绍

    冰冻切片是病理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临床手术将采取何种措施的依据,但组织的特殊性,切片的困难造成制片不良,难以诊断甚至误诊. 冰冻制片从取材、组织冷冻、切片、固定到染色,环环相扣,任何一环都要保证无差错,不断优化操作,才能制作出良好的切片. 组织冷冻不好,将出现冰晶、过硬、过软组织,或组织伏倒没有切出需要的黏膜、肌层、浆膜层,这些因素均会影响诊断. 笔者根据经验分享一些组织的冷冻方法,来提高冰冻切片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斐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调控EPCs延缓颅内动脉瘤 进展的相关机制

    颅内动脉瘤(C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生与发展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以往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延缓CAs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CAs患者的EPCs数量降低和功能减退;上调EPCs可降低CAs的发生率并延缓其发展.而且,阿托伐他汀已被证实可以提高EPCs的数量和功能.EPCs及其介导的血管新生是阿托伐他汀延缓CAs发展的新机制和重要作用靶点.大量的研究阐明了阿托伐他汀调控EPCs延缓CAs发展的具体机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CA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本综述基于上述假说和研究结果,并回顾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相关调控方法,以期为CAs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尉辉杰;王东;田野;俞凯;江荣才;张建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中不易发生堵塞的吸引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吸引器装置是现代手术基本的必备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可及时将积液、积血、固体颗粒物等推向吸引器内,保持术野清晰[1]. 腰椎固定、髋关节置换术等骨科手术中,打磨、锯割骨质、清除软组织等手术步骤可产生数量、大小不等的骨碎块、碎屑等固体颗粒物[2]. 而固体颗粒物特别容易堵塞在吸引器连接管与引流瓶的连接处,导致吸引器无法正常使用[3]. 因此,护士需要仔细查找堵塞原因并疏通堵塞部位,甚至更换吸引器头或吸引器连接管,从而延长手术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笔者设计了一种不易发生堵塞的吸引器装置,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苏增标;蔡骅;杨慧娟;裴彬宏;林秀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与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本院血液净化室MHD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EORTC-QLQ-C30评分、CQOLI-74评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容;林秀连;王新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单手三指送管法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手三指送管法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240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单手两指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三指送管法.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83%(P<0.05).结论:单手三指送管法应用于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同时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ICU内应激性高血糖运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 血糖水平、病情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出ICU当天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情入至危重恢复期时间及血糖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3.68%)(P<0.05).结论:针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促进其病情恢复,缩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且能减少ICU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阿托西班与利托君用于治疗双胎妊娠先兆早产的抑制子宫收缩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2例孕28~33周的双胎妊娠诊断先兆早产的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使用阿托西班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利托君治疗.对比两组延长孕龄的有效率、患者不良反应、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延长孕龄7d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西班和利托君延长孕周效果相当,但阿托西班对孕妇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托君,阿托西班更适用于双胎妊娠先兆早产患者.

    作者:周丽;刘国栋;鲁娟;李蓓蓓;毛惠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效果分析

    目的:对嵌顿痔患者采用扩肛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接收的嵌顿痔患者42例,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扩肛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相比于对照组的71.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以及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嵌顿痔的过程中,应用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邢佼涛;李祥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 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及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差异,探讨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肾病科收治的CKD患者265例.包括DN患者76例(DN组),NDN患者189例(NDN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与心房收缩时二尖瓣充盈峰速(A)的比值.分析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和E/A比值<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DN组年龄、空腹血糖、24h尿蛋白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NDN组(P<0.05),DN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eGFR明显低于NDN组(P<0.05).DN组室间隔、LVEDd、PWd、LVMI水平及LVH、E/A比值<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NDN组(P<0.05),LVEF低于NDN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N、血红蛋白、eGFR可能是LVH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DN可能是LVEF、E/A比值<1和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DN增加患者LVH及左心功能损害的风险要高于NDN,是CKD患者LVH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临床上应重视DN患者的心血管损伤,根据病情,加强个体化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其预后.

    作者:苑高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改良开塞露灌肠联合FTS理念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10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措施,于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FTS理念护理+改良开塞露灌肠.对比两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腹胀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开塞露灌肠联合FTS理念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訾爱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部CT影像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自我效能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初产妇开展协同护理干预对其产后抑郁、自我效能感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分娩的223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111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干预,于入院当天、出院当天、产后第42天、产后第120天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初产妇产后抑郁进行筛查和评估,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结果:入院当天、出院当天两组患者的EPDS评分、抑郁的发生率、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42天、产后第120天研究组EPDS评分、抑郁的发生率、G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对维护初产妇的心理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新爱;郭小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综合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DQ值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DQ值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分析,依据家属自愿原则,分为综合康复干预治疗组(综合组,n=56)和未行综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n=32),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DQL、DQP、DQC、DQT值;比较治疗后,综合组患儿年龄与DQ值的关系.结果:干预后,综合组DQL、DQP、DQC、DQT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同年龄层DQ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迟滞儿童发育,且越早治疗,患儿恢复越好.

    作者:晋培鹤;马文丽;李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