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王南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等进行收集并整理.结果:8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研究对象中,57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患者,患肢为左侧43例,占75.4%,右侧14例,占24.6%.股静脉血栓患者多,占比42.1%,其次是股静脉及髂静脉,占比19.3%,髂静脉患者例数少,占比3.5%.手术/外伤、长期卧床/久坐、吸烟、发热、感染性疾病、静脉血栓史几个因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影响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占总病例数多的前几个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外伤、吸烟,分别为77.2%、80.7%、7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外伤、吸烟为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转归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和淤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胸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总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旭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牙周参数值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且探诊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张丹丹;黄莹;许晓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类克治疗克罗恩病输液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情况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类克治疗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调查其可能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观察其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11.9%)发生了输液反应,其中荨麻疹5例,皮肤瘙痒2例,寒战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过敏史者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6.606,P=0.035),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2.343,P=0.004).结论: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不严重,用药时多关注患者个体因素影响.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圆头精子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和正常精子形态与超微结构差异.方法:通过IMSI精子放大系统观察精子形态,利用透射电镜对比圆头精子与正常精子超微结构之间区别.结果:IM SI结果显示圆头精子为100%圆头精子,与正常精子比较,大量圆头精子颈部歪向一侧或尾部弯曲;在超微结构上,与正常精子比较,圆头精子可同时存在质膜、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微管等细胞器结构损伤与超微结构缺陷.结论:超微结构异常系圆头精子症男性不育原因之一.

    作者:安娜;吴银玲;葛少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挂线法之后立刻应用黏膜环切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先行挂线法治疗肛瘘,愈合后应用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但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霞;苏玉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6%>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可有效治疗宫颈疾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创面愈合美观度佳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肩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不同时间内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出血量和导气管拔除时间.结果:观察组MAP、HR数值及数据波动性、拔管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能够起到有效的降压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曹春平;刘云洁;吴军;梅海翔;涂娟;熊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改善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不良情绪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治疗对儿童白血病的作用.方法:选择68例白血病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和心理干预治疗2周后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紧张、恐惧、抗拒的不良情绪变化,同时让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心理干预治疗后12岁以下的患儿不良情绪显著降低(P<0.05),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林婷;翁依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分娩的1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35例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羊水污染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宫内死亡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临床上应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菌涂片镜检辅助诊断腰椎结核术后肠瘘1例

    腰椎结核常并发寒性脓肿,但穿破腹腔形成肠瘘的则属罕见,国内报道极为少见.近,笔者在利用原始标本细菌涂片镜检时,于第一时间与影像科医生一起为临床医生及时诊断了1例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肠瘘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要比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好,并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胃食道病变患者95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对照组为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美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分析总结有效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其中一次性成功取出32例,二次成功取出8例.术中并发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康复.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可以提高异物取出率,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卢翠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 、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的含量,探讨PG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胃病种类,将患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8例,萎缩性胃炎组23例,胃癌组44例.检测三组患者PGⅠ 、PGⅡ水平,分析PG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PGⅠ 、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P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PGⅡ含量明显低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PGⅠ 、PGⅡ含量及比值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根据PGⅠ 、PGⅡ含量及比值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进行早期发现及诊断.

    作者:江爱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92例,均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华;黄国雄;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15例,进行相关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总共统计出21例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其中有3例水肿,2例低血压,4例头晕恶心头痛,4例支气管痉挛,2例低血钾症,3例咳嗽,3例心动迟缓.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9.77%.结论:用药时,应当熟悉掌握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的禁忌证、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竹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 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2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根据机械通气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通气前后PTC和WBC水平,按照PCT≥0.5ng/ml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PCT诊断VAP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VAP组机械通气后PCT和WBC显著高于非VAP组和通气前(P<0.05).通气后,VAP组不同水平分布(<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与非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ng/ml为阳性.结论:PCT诊断VA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用于VAP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白兰;朱红艳;张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探究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相同的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似,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比帕罗西汀快,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芹;徐领先;王文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富血小板血浆明胶对胫骨粉碎性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X线及免疫组化,研究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对成年新西兰白兔胫骨粉碎性骨折愈合的预期积极作用.方法:将建立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模型的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杀死部分实验白兔取血制备同种异源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浸泡血浆制作富血小板明胶,并附着于实验组的骨折端,对照组骨折端附着空白明胶,所有白兔行骨折断端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实验组第4周X射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端骨痂行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BMP-2、VEG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能有效增加骨痂形成以及BMP-2、VEGFA合成,推论富血小板明胶对骨折愈合存在积极影响.

    作者:茹正良;吴明义;景孟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