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曾涛

关键词:腹提式心肺复苏机, 心肺复苏
摘要:目的:探讨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的心搏骤停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抢救的方法,观察组实施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气及二氧化碳分压、血压值、心肺复苏时间等各项情况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氧气及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自由呼吸的恢复时间、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提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改善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酮替芬及美敏伪麻溶液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酮替芬治疗组和美敏伪麻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替芬治疗组和美敏伪麻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美敏伪麻治疗组优于酮替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敏伪麻或酮替芬,能更好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美敏伪麻比酮替芬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葛林阳;赵明明;陈刚;杭燕萍;郑海霞;张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某综合医院住院精神病人合并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合并传染病感染状况,为传染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收入院的1498例精神病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人合并传染病的患病率是2.87%,精神病人患传染病主要分布在40~50岁之间,占30.23%,患有传染病精神病人与未患有传染病精神病人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5,P=0.42).患有传染病精神病人与未患有传染病精神病人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26).结论:对于精神病人入院时需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作者:刘水桂;石立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文版COMHON压疮评估表在ICU的测评者间信度分析

    目的:检测中文版COMHON(Concious level,Mobility,Haemodynamics,Oxygenation,Nutriti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患者中应用的可信度.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将原量表进行翻译,并结合原量表对子条目的解析,对原量表条目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中文版的量表易于理解和评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IC U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由3名受过训练的护士分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量表的评价者间信度做出评价.结果:COMHON量表的总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5(95%CI 0.90~0.97),各项目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高于0.6(0.60~0.98).结论:中文版的COMHON量表在我院IC U患者中有良好的信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应用血小板抗体测定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应用血小板(PL T)抗体测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4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血3次以内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测定两组PLT抗体.统计两组PLT抗体阳性率、PLT计数增高指数及PLT输注无效率.结果:观察组PL T抗体阳性率为17.39%(8/46)高于对照组的2.17%(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 T抗体阳性患者PLT输注后1h及24h的PLT计数增高指数均低于PLT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抗体阳性患者PL T输注无效率为75.00%(6/8)高于PL T抗体阴性患者的7.89%(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易出现PL T抗体,PL T抗体测定可判断PL T输注效果,为患者输血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效果,防止出现PL T输注无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汉华;曾志;赖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宿迁地区甲状腺癌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宿迁地区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587例.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结果:(1)58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16例,占19.76%,女471例,占80.24%,男女比例为1:4.06;男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平均年龄为(46.94±14.0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6.69±11.18)岁,男女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构成从高到低分别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占96.9%,按性别分类男性乳头状癌占95.6%,女性乳头状癌占97.2%;(3)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有157例,占26.7%;男性淋巴结转移率为33.6%(39/116);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5.1%(118/471),男女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4.5%,显著高于甲状腺非微小癌.结论:宿迁地区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以早期无淋巴结转移者多见.36~55岁女性高发.其中乳头状癌占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癌非微小癌.

    作者:朱红;曹长春;吴利;周文;侍小红;江小玲;孟凡庆;吴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酮 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酰苷葡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苷葡胺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 NO、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如: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在环磷酰苷葡胺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对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采用早期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救护理,将两组平均恢复时间、呼吸频率、平均脉搏、每小时尿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和平均脉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效率,迅速稳定患儿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喜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发病在72h内的64例患者资料,总结DWI显现出的病灶数量、分布及DWI图像特征,并比较不同发病时间段患侧与健侧的ADC值.结果:共发现病灶79个,其中单发病灶55个;多发病灶9例,共24个病灶.病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呈片状、斑点状或结节状.在发病72h内不同时段,64例病例DWI均能清晰显示病灶,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呈现低信号.发病时间在6h以内9例,T1 WI、T2 WI及FLAIR信号显示正常;发病时间在6~24h之间24例,20例T1 WI呈稍低信号,17例T2 WI呈稍高信号,23例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清晰度均不及DWI;发病时间在25~72h 31例,27例T1 WI表现为较低信号,29例T2 WI呈高信号,31例FLAIR呈明显高信号,清晰度接近于DWI,但显示范围不及DWI.不同时间段病灶ADC值比较,患侧ADC值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新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8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 F-36评分各维度得分及GC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患者中,能使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贵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建立与运用研究

    目的:分析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建立与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作为对照阶段,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分别对应未施行病案信息化管理以及已实行病案信息化管理阶段,对比两个阶段内病案管理差错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出现病案管理差错13例次,低于对照阶段的37例次;观察阶段临床科室满意率96.00%(144/15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79.33%(11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内建立后,运用效果良好,可降低病案管理差错,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作者:黄晓青;梁一霞;陈丽;张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产后康复操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操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按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授教产后康复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且对产后康复有信心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后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增加产妇对产后康复的信心,并且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产妇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与手术引流的疗效探析

    目的:对比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与手术引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自愿为原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胆红素下降50%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钧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老年患者院感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干部病房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659例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记录患者是否患糖尿病、营养不良;是否服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气管切开、导尿管、胃管、动静脉导管的侵入性操作,对以上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糖尿病、广谱抗生素应用、导尿管置入三项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结论:通过筛选检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陈璟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使用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9,P<0.05);但两组误吸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对照组患者2年死亡率为19.44%,复发率为30.56%,观察组患者依次为2.78%、11.1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GC患者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后行D2根治术虽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近期生存率较高、复发率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跃;卢文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共97例为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结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5.05%(34/97)、25.77%(25/97)、21.65%(21/97).此外,肠道感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占比分别为18.56%(18/97)、11.34%(11/97).不明原因3例,占比为3.09%.结论:合理指导饮食、劳逸结合、保持积极心理、严遵医嘱、做好个人卫生有助于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合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救治分析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为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本例高危儿合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临床救治难度极大 ,我院采用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方法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雪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10月-2017年1月被诊断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22例,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将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并分别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水平,同时分析NLR与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两组比较,稳定组、不稳定组淋巴细胞值分别为(2.19±0.51)×109/L、(1.87±0.56)×109/L,NLR分别为1.44±0.57、2.56±0.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8).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不稳定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48,95%CI:2.367~12.378,P<0.001).结论:NLR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艺菲;罗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对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门诊风险管理对医院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影响,为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实行门诊风险管理制度期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率为74.67%,满意度为85.00%,分别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00%、9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00%,投诉率为12.00%,分别高于观察组的3.67%、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投诉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保证医院门诊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a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a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所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各3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pax-2表达,总结pa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结果:pax-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94.44%、38.89%和5.56%,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的pax-2表达率比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更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pax-2表达率比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2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减低,pax-2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作者:徐中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VBI患者80例作为VBI组,同时收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效果.结果:VBI组VA、VFO与Vm值均显著高于对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Vs和Vd中VA、BA均高于健康组,PI-CA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通过CDFI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TCD检查灵敏度为86.25%(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