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目的:观察环磷酰苷葡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苷葡胺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 NO、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如: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在环磷酰苷葡胺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分别与黄体酮胶囊、醋酸甲羟孕酮联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对患者月经周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无排卵性功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治疗,39例)和B组(戊酸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治疗,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月经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均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头晕、嗜睡、乳房胀痛、恶心、疲劳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相对戊酸雌二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具有更为显著疗效,同时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晓岚;梁小娟;陈小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腹腔镜盆腹腔手术中输尿管损伤较少见,但为妇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盆腔的解剖,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使用各种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和早期识别输尿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可有效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谢冰惠;黄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10月-2017年1月被诊断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22例,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将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并分别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水平,同时分析NLR与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两组比较,稳定组、不稳定组淋巴细胞值分别为(2.19±0.51)×109/L、(1.87±0.56)×109/L,NLR分别为1.44±0.57、2.56±0.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8).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不稳定粥样斑块所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48,95%CI:2.367~12.378,P<0.001).结论:NLR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
作者:徐艺菲;罗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例)采取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实施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经处理后可缓解,患者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群;伍尤华;伍小平;韩守恒;李跃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异物和支气管灌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30例存在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手术组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的异物,手术+灌洗组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的异物并联合支气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植物性异物取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灌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灌洗组植物性异物取出时间短于手术组(P<0.05);手术+灌洗组肺气肿、喉头水肿、喉痉挛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异物和支气管灌洗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在短时间内将植物性异物取出,减少创伤,减少咽喉和肺部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霖;彭绪云;刘建平;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VBI患者80例作为VBI组,同时收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效果.结果:VBI组VA、VFO与Vm值均显著高于对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Vs和Vd中VA、BA均高于健康组,PI-CA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通过CDFI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TCD检查灵敏度为86.25%(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12日-2017年1月20日采用PFNA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Gross方程来计算隐性失血量,讨论PFNA术后1、3、5d隐性失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PF-NA围手术期平均总失血量为843.02ml,平均隐性失血量693.00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82.20%.隐性失血主要发生于术后前3d.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围手术期失血主要为隐性失血,应及时观察处理隐性失血.
作者:侯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低场M RI诊断的效果.方法:对39例63髋经临床证实早期股骨头坏死的DR、CT及低场M 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检出率,总结低场M RI诊断的优势.结果:6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R、CT、M RI检出率分别为28.6%(18/63)、74.6%(47/63)、100.0%(63/63),MRI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DR及CT.结论:低场MRI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确切,明显优于X线片和CT.
作者:张傲;陆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共97例为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结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5.05%(34/97)、25.77%(25/97)、21.65%(21/97).此外,肠道感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占比分别为18.56%(18/97)、11.34%(11/97).不明原因3例,占比为3.09%.结论:合理指导饮食、劳逸结合、保持积极心理、严遵医嘱、做好个人卫生有助于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外敷外洗、功能锻炼对尺桡骨青枝骨折患儿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尺桡骨青枝骨折患儿2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儿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外敷外洗、功能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功能恢复指标包括前臂旋后、前臂旋前、腕尺偏、腕桡偏、腕背伸、腕背曲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9%)显著优于对照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敷外洗、功能锻炼治疗尺桡骨青枝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前臂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赖锦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PSG结合上气道CT或MRI测量在OSAH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在意识清醒状态情况下,对患者舌后区与软腭后区横截面积和左右径、前后径以及咽壁厚度加以测量并记录.同时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低氧饱和度与暂停呼吸长时间等规律特点加以分析.结果:除软腭后区相反外,观察组上呼吸道左右径前后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上呼吸道咽侧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呼吸道横截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HI与ESS评分及鼾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QLI评分与SaO2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努力呼吸及努力呼吸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SG结合上气道CT或MRI在测量OSAH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曹小华;程仁红;杨永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索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随机选出85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PCOS于我院妇科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单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5).结论: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内分泌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救治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均进行DHS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45例)进行PFNA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较DHS具有一定优势,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满意度更高,但两种手术方法均疗效佳,并发症少,患者愈合良好.
作者:祝文发;刘鹏原;阙勇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K 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明确,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段树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识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组)52例和观察组(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组)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的M M S E量表、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10分者比例、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分别为76.92%VS 78.85%,(32.36±4.59)分VS(32.40±4.48)分、(389.95±18.97)ms VS(390.01±19.02)ms、(4.86±0.45)mV VS(4.41±0.50)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观察组的MMSE量表评分<10分者比例、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明显改善,观察组分别为46.15%、34.62%、(20.56±3.15)分、(16.41±2.53)分、(345.65±15.82)m s、(310.41±14.46)m s及(6.11±0.60)m V、(7.45±0.66)m V,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7.31%、57.69%、(28.92±4.09)分、(21.51±3.24)分、(372.70±17.73)m s、(350.24±15.66)m s及(5.10±0.49)m V、(6.07±0.59)m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认识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自身建设,强化规培医师素质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管理,重视医、教、科研全面发展.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培训质量.结论:搞好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是成为合格的具有临床麻醉工作能力的住院医师的基础与要求.
作者:解成兰;薛红;居从金;颜学军;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香糖咀嚼.对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初次肠鸣音发生时间、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初次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梗阻、术后呕吐、术后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提供早期口香糖咀嚼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肠道功能改善,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喻丹;巫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淋巴细胞(PL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患者70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6例,非脓毒血症组34例;脓毒血症组中重度脓毒血症(SS)组24例,非重度脓毒血症(non-SS)组12例.对比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以及SS与non-SS组间的CRP、PCT及PLT水平.结果:在血浆PC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SS组高于non-S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CRP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PL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SS组与non-S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PC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永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