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他赛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段树锋

关键词:多西他赛, 腹腔热灌注化疗, 热疗, 晚期卵巢癌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K 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明确,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助产技术对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无创助产技术在阴道分娩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另选取16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接生技术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会阴疼痛程度、产时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会阴水肿、产后尿潴留、产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产技术降低会阴侧切率与裂伤程度,减少会阴水肿,减少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感,应用于阴道分娩中意义重大.

    作者:顾文清;江丽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输尿管损伤特点及防治

    腹腔镜盆腹腔手术中输尿管损伤较少见,但为妇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盆腔的解剖,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使用各种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和早期识别输尿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可有效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谢冰惠;黄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a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a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所的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各3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pax-2表达,总结pa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结果:pax-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94.44%、38.89%和5.56%,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的pax-2表达率比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更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pax-2表达率比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2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减低,pax-2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作者:徐中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引起代谢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研究进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的比率居高不下,其中使用氯氮平者高达50%左右,关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睡眠的改善作用也各不相同,使用某些药物可以延长深睡眠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而有些药物则无此方面的作用,目前关于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问题关注较少,本文对上述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郝剑辉;白丽娟;陈海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MRI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常见肿瘤的M RI表现,以提高该区域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咽旁间隙肿瘤的完整临床及M RI资料,重点观察肿瘤的位置、对周围结构的推移方向及信号特点.结果:19例肿瘤中,多形性腺瘤9例(47%),全部位于茎突前间隙内,使茎突及其肌群向后推移;神经鞘瘤6例(32%)位于茎突后间隙内,使茎突及其肌群、颈血管鞘向前、内侧推移;颈动脉体瘤2例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使颈内、外动脉分离,内可见留空血管影;淋巴瘤2例,向内、前推移颈血管鞘,肿瘤内信号均匀.结论:M RI对咽旁间隙肿瘤能准确定位,结合周围结构移位情况及信号特点可提高肿瘤诊断正确率.

    作者:朱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专项护理.结果:两者有效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莹;涂阳林;贾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酮 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酰苷葡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肺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苷葡胺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 NO、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如: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在环磷酰苷葡胺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儿科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从我校2014级本科班中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儿科护理学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两个班级理论和实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王茜;王松;李娜;刘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脓毒血症患者CRP、PCT及PLT水平检测及其预后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淋巴细胞(PL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患者70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6例,非脓毒血症组34例;脓毒血症组中重度脓毒血症(SS)组24例,非重度脓毒血症(non-SS)组12例.对比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以及SS与non-SS组间的CRP、PCT及PLT水平.结果:在血浆PC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SS组高于non-S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CRP水平上,脓毒血症组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PLT水平上,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SS组与non-S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PCT在鉴别脓毒血症以及预后诊断时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永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对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采用早期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急救护理,将两组平均恢复时间、呼吸频率、平均脉搏、每小时尿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和平均脉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效率,迅速稳定患儿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喜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染料木黄酮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检测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用MTT观察染料木黄酮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观察染料木黄酮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染料木黄酮作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在体外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作者:徐丛荣;魏建威;曾敏玲;林琼花;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肝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乌司他丁治疗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治疗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B组),心肺复苏后于复苏即刻(T0)及复苏后1d(T1)、3d(T2)、7d(T3)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T0、T1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B组患者评分高于A组,意识恢复较A组好;两组复苏后1、3、7d 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T1与T2时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3比较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T1、T2时两组不同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低于A组;B组患者死亡例数与M ODS发生情况均低于A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运用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方园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文版COMHON压疮评估表在ICU的测评者间信度分析

    目的:检测中文版COMHON(Concious level,Mobility,Haemodynamics,Oxygenation,Nutriti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患者中应用的可信度.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将原量表进行翻译,并结合原量表对子条目的解析,对原量表条目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中文版的量表易于理解和评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IC U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由3名受过训练的护士分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量表的评价者间信度做出评价.结果:COMHON量表的总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5(95%CI 0.90~0.97),各项目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高于0.6(0.60~0.98).结论:中文版的COMHON量表在我院IC U患者中有良好的信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共97例为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结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心理因素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5.05%(34/97)、25.77%(25/97)、21.65%(21/97).此外,肠道感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占比分别为18.56%(18/97)、11.34%(11/97).不明原因3例,占比为3.09%.结论:合理指导饮食、劳逸结合、保持积极心理、严遵医嘱、做好个人卫生有助于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8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测血压,实验室生化检查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周围神经病变检查、肌电图检查,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51%,单因素对照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

    作者:田莉;牛小萍;刘耀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产后康复操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操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按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授教产后康复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且对产后康复有信心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后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增加产妇对产后康复的信心,并且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产妇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个体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61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实施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86.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的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整体教学设计

    生理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应该契合基层医疗岗位任职要求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的需求,培养学生相应的基本专业能力及岗位素质.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案、考核体系及改革思路五个方面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实施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见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