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成兰;薛红;居从金;颜学军;王军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8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 F-36评分各维度得分及GC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患者中,能使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贵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检测中文版COMHON(Concious level,Mobility,Haemodynamics,Oxygenation,Nutriti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患者中应用的可信度.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将原量表进行翻译,并结合原量表对子条目的解析,对原量表条目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中文版的量表易于理解和评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IC U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由3名受过训练的护士分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量表的评价者间信度做出评价.结果:COMHON量表的总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5(95%CI 0.90~0.97),各项目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高于0.6(0.60~0.98).结论:中文版的COMHON量表在我院IC U患者中有良好的信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专项护理.结果:两者有效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莹;涂阳林;贾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对亲情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依照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亲情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焦虑情绪改善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应用亲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易红玉;张素梅;翁晓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羊水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羊水过少为研究组(30例),羊水偏少或者正常为参照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胎膜早破后导致的羊水过少可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早预防以及处理.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输血患者760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输血期间及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不同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9%,以血小板发生率高,其次为红细胞悬液,后为血浆,其他血液成分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6例输血反应发热占32.6%,过敏占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输血反应高于≥18岁者,有过敏史、输血史高于无过敏史、输血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白细胞滤器使用率为100%,可显著减少血小板与红细胞输注时发生发热反应.结论:血小板、红细胞及血浆输注后易发生输血反应,且过敏反应常见,其影响因素为过敏史、输血史及未成年人,需高度关注此类患者.
作者:曾晓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光镜下观察胃肠道间质瘤以上皮样细胞、梭型细胞、两种细胞混合型为主;CD34、CD117、SMA、DOG1、Desmin及S-100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CD117、SM A、DOG1、Desmin及S-100指标阳性率与胃肠道间质瘤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形态学较为复杂,且表现症状无特异性,临床上应结合基本病理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检验结果对其进行鉴别诊断,CD34、CD117、SM A、DOG1、Desmin及S-100表达阳性率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门诊风险管理对医院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影响,为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实行门诊风险管理制度期间收治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率为74.67%,满意度为85.00%,分别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00%、9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00%,投诉率为12.00%,分别高于观察组的3.67%、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投诉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保证医院门诊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识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组)52例和观察组(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组)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的M M S E量表、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10分者比例、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分别为76.92%VS 78.85%,(32.36±4.59)分VS(32.40±4.48)分、(389.95±18.97)ms VS(390.01±19.02)ms、(4.86±0.45)mV VS(4.41±0.50)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观察组的MMSE量表评分<10分者比例、ADAS-cog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明显改善,观察组分别为46.15%、34.62%、(20.56±3.15)分、(16.41±2.53)分、(345.65±15.82)m s、(310.41±14.46)m s及(6.11±0.60)m V、(7.45±0.66)m V,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7.31%、57.69%、(28.92±4.09)分、(21.51±3.24)分、(372.70±17.73)m s、(350.24±15.66)m s及(5.10±0.49)m V、(6.07±0.59)m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认识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PCOS于我院妇科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单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5).结论: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内分泌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生理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应该契合基层医疗岗位任职要求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的需求,培养学生相应的基本专业能力及岗位素质.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案、考核体系及改革思路五个方面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喘息性肺炎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的比较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显著,可减轻甚至治愈患儿发热、咳嗽、喘憋等症状,缩短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且操作简便、无痛,有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例)采取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实施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66.67%,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经处理后可缓解,患者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范群;伍尤华;伍小平;韩守恒;李跃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使用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9,P<0.05);但两组误吸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对照组患者2年死亡率为19.44%,复发率为30.56%,观察组患者依次为2.78%、11.1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GC患者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后行D2根治术虽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近期生存率较高、复发率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跃;卢文芬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肝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腹腔镜盆腹腔手术中输尿管损伤较少见,但为妇科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盆腔的解剖,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使用各种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和早期识别输尿管损伤的风险因素可有效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谢冰惠;黄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61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实施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86.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的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究分消清利汤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58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分别给予患者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与分消清利汤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腹胀气、恶心、便秘、厌食以及大便稀溏等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消清利在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可观,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操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按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授教产后康复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且对产后康复有信心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后康复操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增加产妇对产后康复的信心,并且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产妇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香糖咀嚼.对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初次肠鸣音发生时间、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初次排便时间上,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梗阻、术后呕吐、术后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提供早期口香糖咀嚼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肠道功能改善,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喻丹;巫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